第271章 再度上演檀州事

春陽高照,略顯乾燥的風,吹拂在雲州大地,雲中城外,大漢的戰旗遮天蔽日的,自發起進攻始,雄渾的戰鼓之聲就沒停過,爲給將士助威,擂鼓手都換了好幾批。

雖說是攻城,但在雲中城垣上,卻沒有多少廝殺。漢軍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土工作業上了,步軍方陣陳列於城下,鐵騎遊弋於四周,不爲進攻,只作掩護。

大量的隨軍輔卒及民夫,像一羣羣辛勤的螞蟻,自後方將一袋袋裝好的泥土,投入城下的壕溝之中,繼續此前未完成的工作,將之填滿、填平。

對於漢軍的動作,守軍也是早有預料,畢竟在此前的試探進攻之中,已經填充了一部分,壕溝不平,漢軍的許多衝城利器,都無法發揮效用,對城郭產生太大的威脅。

對此,遼軍自是以弓矢射之,對軍民施以打擊,冒着城上的箭雨,雖有一些防護器械及設施,仍舊有不小的傷亡。當然,城下亦有弓弩手,與之對射,因爲雲州城太過高聳,也難以起到太好的壓制效果。

不過,在把壕溝填滿之後,接下來的動作,就讓遼軍有些坐不住了。土袋繼續向上堆積,以圓木、繩網固定,再充實以黏土,在軍民的辛苦打造下,土牆越積越高,一座斜坡逐漸成型,並且繼續壘高......

耶律撻烈在北城上,是眼瞧着漢軍的動作,以他的眼光,自然知道漢軍這是在搞什麼名堂。

沒有絲毫的猶豫,即可開城門,派騎兵出城襲擾,想要打斷漢軍這危險的工程。然而,在城下嚴陣以待的漢軍步騎也不是幹看戲的,槍盾軍陣以一種壓迫性十足的姿態逼向出城遼軍。

因爲空間狹小,出城的遼騎人數雖然不算多,但根本施展不開,而論近戰混戰,又哪裡是漢軍軍陣的對手。城上雖有弓箭的掩護,但起到的效果不大。

很快,出城的遼軍就擋不住了,非但沒有破壞掉土山,反而折兵六百餘卒,慌忙撤回城內。尋到機會,漢軍趁勢衝向城門,想要尾隨還城的遼騎入內。若非城上守軍不惜箭矢、滾石,耶律撻烈又果斷潑火油阻擋,並親自指揮阻敵,降下千斤閘,或許就真讓漢軍突進出了。

雖然是有驚無險,但耶律撻烈也是驚魂不已,同時冷靜下來,心知在漢軍如此迫城的情況下,是不好出城的,箇中風險,着實太大了。

但另一方面,面對漢軍不停罷地堆積土山,壘造高牆,心中的焦躁,也是無以復加的。

漢軍的此番土木工程,比檀州那一次,還要過分些,土山堆得更近,擺得更寬,壘得更高。也是因爲在防禦方面,遼軍也是花了大功夫的,檀州失守前前後後的細節情況,耶律撻烈是同蕭思溫、韓匡美二人,仔細交流過的,也做了針對性準備。

一個冬季下來,雲中的城牆被拔高到近四丈,擴寬增厚一丈有餘,城牆周遭的房屋等木質建築,全部拆除,又廣備沙土,同時也儲備了大量了火油。這就導致漢軍的雲梯這等重型攻城器械基本失去了效用,不夠高,當然,不是不可以改造,但是費時費力,轉移不便,也不穩......

於是,因地制宜,乾脆造幾座土丘,那樣人擺得更開更多,也可在高度上建立優勢。漢軍什麼資源都不缺,尤其不缺人。

整整一個白日的時間,漢軍將士做的,就是體力活,大造工程,即便如此,仍未完成。當夜,遼軍再度出擊,想賭個漢軍懈怠的可能,藉着夜色,搗毀土丘。

然而,漢軍又能不備,在那土丘高牆後邊,暗中埋伏有精兵。待遼騎出,弓矢弩箭如雨直下,令其損折頗多,狼狽逃返。

第二日,又是同樣的做法,並且效率更高了,以北城爲例,一共營造了三座土丘,皆與雲中城平齊,甚至更高,土丘之間,間隔半里。而每座土丘頂部的平臺,可容兩千卒,騎兵都可直馳其上。

當然,四面城牆,進度各有快慢,以慕容延釗那邊效率最高,畢竟有檀州城的經驗。花了三天的時間,土丘高牆全部營造好。

到第四日,漢軍拋車齊出,每座城門,都調集了一百五十架霹靂車,火油、石彈,不要錢地往城上拋射,鋪天蓋地的“炮彈”,似乎要把城砸塌一般。一整日都是如此,絲毫不吝惜消耗。

面對漢軍這等戰法,即便耶律撻烈早有準備,真正面臨的時候,還是有種無力感與憋屈感。事實上,在漢軍的土丘高牆立起之後,遼軍守兵,就徹底被鎖死在城中了,再沒出擊的餘地了。

有鑑於此耶律撻烈也在城內,做了應對性措施,比如把每座城門用土石堵死,以表死守的決心。耶律撻烈是熟識兵法的,心知一味的死守,是要不得的。在他的構想中,哪怕守城,也要充分利用騎兵的機動能力,襲擾、破壞、突擊,但是,漢軍根本不給機會。

原本耶律撻烈是寄希望耶律璟在長城一線留下一支精騎,一員大將,用以整合陰山一帶的州縣部卒,在外襲擾。兵馬不需多,只要能起到一定的牽制作用,與城內守軍內外呼應。

然而,一個沒想到,是遼帝又敗於楊業之手,耶律沙軍那邊又出了問題,使得兵心大喪,難以留力。兩個沒想到,是遼國內部的叛亂,遠比想象的要嚴重,影響深遠,實無力照顧雲中的戰況。

雖然,耶律璟還是留下了耶律賢適在南面統兵,策應雲中,但是,漢軍也不是沒有反應。給那耶律賢適找了兩個對手,一個石守信,一個郭崇威,以兩萬步騎在長城一線佈防。

是以,雲中就是孤城一座,在這樣的情況下,漢軍仍是結硬寨,打呆仗,窒息般的準備,壓迫性的進攻節奏,完全讓人喘不過氣來。

一座檀州城固然堅固,但同雲中比起來,卻有不小的差距,是以,雲中成了真正檢驗漢軍攻城實力與展現其進攻藝術的城池。

當然,再多的設施建築,都是爲人服務的,戰爭的勝負,還得靠將士左右。一直到第六日,在將帥的指揮下,一場比檀州更“富裕”仗,正式展開了。

二十多萬大漢軍民,被分爲三批,不分晝夜,輪番休息,連續進攻,以一個極其強勢自信的姿態,向雲中的守軍展示大漢軍隊的勇猛風采。

雲中的遼軍,倒不像檀州守軍那樣手足無措,他們也是經過守城訓練的,在耶律撻烈的統籌指揮下,也是頑強抵抗,用命相爭。

但是,兵寡如此,漢軍也太強勢,耶律撻烈苦心經營的雲中外城城防,堅持了三日,告破。

第71章 安東大開發2第21章 禍從口出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1755章 良平島第170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第343章 趙府君當權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96章 劉皇帝就是定海神針第106章 倒趙第119章 難審第204章 事態擴大第42章 天上掉下來的禁帥之位第46章 不滿與警惕第372章 封王第1764章 禁轎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62章 奸宦昏主第106章 誘惑第23章 皇帝的底氣第284章 讓皇帝放心的少數人第150章 爲將軍踐行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248章 兩戰破寨第1章 封禪的餘韻第2045章 最後的旅途16第38章 殿議第76章 處置決議第61章 北使南歸第66章 商業互吹第1689章 高規格第101章 這就是開寶盛世?第85章 少壯派第142章 鐵索橫江第60章 “暴斃”第2070章 太宗篇17 妥協的,裝傻的,跑偏的第191章 北巡結束第391章 大漢第一將帥第73章 紙上談兵第47章 陶谷自薦第184章 劉承贇也來了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84章 示警第121章 父子異見世宗篇23 官錢糧鹽第180章 賞功第4章 見完這個見那個第426章 仍在進步的太子第243章 總結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348章 文武並舉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214章 正在準備整頓朝綱的耶律賢第143章 園苑中瀰漫着自在的氣息第59章 明貶實升第1716章 共治時代第287章 趙普使蜀1第252章 兩面攻勢,四路進兵第495章 市場的形成第257章 上京叛亂第228章 形勢危急第2100章 太宗篇47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下)第52章 聯姻第2102章 太宗篇49 魔都的誕生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150章 天子之威,恐怖如斯第313章 遼國崩潰指日可待第155章 河東風雲(2)第147章 德勝渡第185章 趙礪案世宗篇33 天王的“加冕”,奠基者之死第49章 欲收其精兵,先收其匠器第44章 蘇逢吉案結第2085章 太宗篇32 血肉澆築王權第74章 契丹高麗之事第192章 再得兩子第383章 敞開談第73章 解決第189章 燕王南來第48章 處處矛盾第91章 王峻驕狂第338章 爭執第189章 趙大述職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272章 困獸猶鬥第52章 巫宦之國第177章 躬身入村野第284章 影響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97章 擴*整頓第90章 交趾收復第124章 目標大理第71章 北齊鎮第457章 粉飾一二第24章 巡遊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188章 後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