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舊識

漢宮,午後的陽光照耀下,潘美與曹彬二將,順着長長的廊道,走向待詔所。禁宮森嚴,作爲臣子,四下張望是失禮的表現,不過,闊別已久,潘美還是小心地觀察了一下週遭的景象,最終化爲一聲感慨:“宮中,似乎沒有多大的變化啊!”

曹彬與他走在一塊兒,或許是從郭威那裡學來的謙慎持重,聞言,只是禮貌地笑了笑,並未接話。再加上,曹彬不似潘美在禁宮內當過職,沒有那麼多感慨,他的仕途生涯,是從地方職吏的位置上不斷提拔上來的。當然,郭威的關係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說起來,此番奉詔還朝述職,還是曹彬第一次進京,第一次受皇帝接見。是以,就曹彬個人而言,沉穩的面容之下,也有一個激動的心情。

自從乾祐八年,朝廷收取荊湖後,潘曹二將,便一直被放在湖南,統兵、練兵、鎮亂、剿賊,至今,已然快七年了。

哪怕在當初,劉承祐對全國軍隊進行調整,湖南地區沒有幸免,似杜漢徽、李筠這些將領,都有調動,唯有潘、曹二將,沒有挪動,皇帝的任用意圖,可謂明顯。

如今,兩個人,都已年過三十,曹彬還可以說年輕些,那麼潘美則已經可用奔四來形容了,可以說足足七年的寶貴時光被耗費在了湖南,潘美心裡多少是有些不甘與鬱悶的。

潘美少有壯志,是個事業心、功利心很重的豪傑,從平蜀到北伐,兩場大規模的戰爭,都沒有他的份,對他而言,實在是種痛苦。這也是,在十二年漢粵之間的“復辟戰爭”中,潘美極力向朝廷請命,加派兵馬,一舉滅粵,盡復嶺南。

雖然被皇帝壓制住了,但潘美心裡的功業慾望越發強烈了。如今,又是兩年多過去了,當皇帝的詔令飛傳湖南,潘美知道,他苦等多年的建功時機,到來了。

經過多年的南戍生涯,對於南粵的情況,潘美早已是爛熟於心,其國內形勢,於他而言沒有任何遮掩的地方。並且,潘美已經完全勾畫好了,如何滅粵,如何進兵,有一整套的方案,準備在此次回京後,面呈皇帝。

待步入待詔所,見到坐在席位上,正與郭廷渭交談的柴榮,潘、曹二人楞了下,旋即反應過來,上前行禮:“見過樞相!”

“郭將軍!”又朝郭廷渭拱了拱手,兩者之間,本來只是點頭之交。

“我現在,已卸樞密使了!”柴榮見到潘曹二將,也顯得很開心,指出稱呼上的錯誤。

潘美這也是習慣了,畢竟柴榮從樞密副使到樞密使,掌握軍政的時間可實在不短,可算是深入人心,而潘美當初在樞密院也做過一段時間的下屬。

反倒是曹彬,微微一笑,禮節到位,恭敬道:“末將拜見柴公!”

曹彬就是這樣,總給人一種穩重踏實規矩的感覺,根本挑不出什麼差錯來。看着也已邁入而立之年的曹彬,柴榮道:“國華能有如今的成就,邢公夫婦,也當欣慰了!”

曹彬當即謙虛道:“多謝國公誇獎,末將不敢當之,我之所願,唯上不負君恩,下無受民怨,如此足矣!”

“你呀,這麼多年脾性就沒變過!”見其狀,柴榮表情愈顯寬和,他本就是個嚴肅沈重的人,對曹彬這種毫不張揚的言行很是認可。

“我給你介紹介紹,靖海軍都指揮使郭廷渭,郭將軍!此番同樣,奉詔赴京!”柴榮介紹着,在場四人中,也唯有曹彬與郭廷渭互不相識。

郭、曹二者見禮,柴榮又朝向潘美,語氣十分感慨:“仲詢,如今果爲朝廷大將啊!”

潘美微微一笑,恭敬道:“還要多謝陛下與澶公提拔,只是未能參與北方大戰,甚爲遺憾!”

聽其言,柴榮難得地笑了笑,道:“看來,你此番回京,是已擬好請戰書了吧!”

潘美接着話頭便道:“末將斗膽請問澶公,此番陛下召我等回京,是否已定下平南之議?”

注意着潘美的眼神,滿滿的立功欲,柴榮卻搖搖頭:“我方北巡歸來,對於陛下與朝廷決議,尚不清楚,不過,既已回朝,陛下自有囑託,你們不必心急!”

幾個人,就在待詔所中寒暄着,尤其是與潘美、曹彬的交談,柴榮有些用心,特別關心南方的情況。

說起來,也無怪劉承祐對郭氏父子,會有難抑的忌憚。別的不說,僅看這等候召見的幾名將領。曹彬,郭威的甥侄;潘美,早年就是柴榮的下屬,爲其所發覺,後來又受其舉薦進入禁軍,樞密院任職又擔當了一段時間直系下屬,對潘美的任用也大力支持;郭廷渭,當年的交情,至今發揮着作用,而作爲降將,柴榮是也其所親近的對象......

而這三人,顯然是劉承祐爲平南戰事所準備的統軍將領,都是要大用的。更別提,大漢軍中,其他老壯將校中,與郭柴有牽扯之人了。

並沒有讓四人等太久,約一刻鐘後,內侍前來傳諭,召四人萬歲殿覲見。劉承祐其時,正在後宮,與周淑妃調情,聽她談琴吹簫,緩解一下國事的壓力。

前幾年,他曾放過一段時間權力,但不知覺間,又收了回來,尤其在十二、十三年的軍政大調整中,是親自監督着下面,壓得很多官僚都喘不過氣來,待進入十五年,方纔好了些。

對於柴郭潘曹四人的回京,劉承祐當然顯示出了他的熱情與親切,拿着幾張炊餅,對四人道:“這可是朕特意命人的從宮外採購的孫家餅,名氣很大,招牌響亮,朕早有聞之。今日始嘗之,你們回得正巧,有口福了!”

皇帝這番親和的姿態,還是讓人很舒服的,用幾張炊餅,就打消了似潘美、曹彬在面聖時的緊張感。

“此番北巡,忍風冒雪,一路辛苦了!”當然,劉承祐首先關注的,還是歸來的柴榮。

“代天巡狩,這是臣的榮幸,陛下信重,銘感五內,何言辛苦?”柴榮顯得很平靜。

這只是君臣間的一種交流方式吧,劉承祐迅速揭過,談起正事,說道:“你上的奏章,朕已經閱過,對北巡的結果,朕很滿意。不過,你其中提到,契丹有異動,朕很好奇,這異樣何來,說說看你的想法!”

聞問,柴榮也嚴肅起來,應道:“臣是通過與諸邊將領交流,與察問邊市部民及胡賈,方纔得知。這一年來,契丹的部族、戍卒,有向西遷移的趨勢,雖則隱秘,但終究難以徹底掩蓋痕跡。並且,據九原李萬超將軍所報,這三年間,遼主數次西狩,最遠曾至陰山北麓的白達旦部。

雖然只是猜測,但臣相信,契丹是在秘密籌劃着什麼計劃,且必定在西面,朝廷不得不防!”

聽其言,劉承祐則冷聲道:“就在不久前,朕也收到了西北盧多遜的奏報,言定難軍李光睿,在秘密聯絡契丹人。你說,契丹人會不會在謀劃河西地區?”

對此,柴榮也不能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只是鄭重地說道:“臣以爲,北伐之後,遼國遭受重創,絕不是這短短三年就能恢復過來的。其主動謀攻大漢的可能,並不大,但如果同定難軍聯合起來了,對西北地區,必然造成重大禍害,不得不重視此事!”

考慮了一會兒,劉承祐方纔道:“看來,平靜了這幾年,都不安分了。契丹人,定難軍,倒也都選了個好時機。”

說着,劉承祐也表明了他在此事上的態度:“而今,朝廷的重心,當放在削平江南,統一天下。至於西北,契丹人意圖未明,党項疑而未動,只要局勢沒被打破,只能暫時擱置。不過,朕已然下詔,令西北軍政提高警惕。”

第90章 交趾收復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2127章 世宗篇2 唯一結論第97章 再臨井陘第69章 張彥威之死第212章 慕容皇叔問事第33章 有人想腐蝕孫將軍第111章 暫息伐蜀之心第1744章 此路不通第79章 勢孤危第361章 皇長子的氣度第473章 又當又立世宗篇終 駕崩第132章 向訓爲帥第342章 殺肥第97章 隰州第1756章 海豐號第51章 詔令西進第162章 兵事世宗篇37 翻篇收場第111章 “名將”之敗第412章 二王第71章 六合堤上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81章 內外變動第422章 朕的話說完了第136章 收一將,納一妃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190章 榮寵無過於高氏第30章 可以準備善後了第45章 靖江軍第1811章 歸來第62章 奸宦昏主第462章 一地雞毛第126章 問罪第80章 春夜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2064章 太宗篇11 太和樓裡諸王會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82章 殺俘第197章 開封擴建第272章 被放棄的耶律斜軫第47章 高麗定安之事第106章 誘惑第262章 賢妃之賢,調整方向第2141章 世宗篇16 中亞風雲終第128章 蜀中亂象第118章 商賈第468章 信教不留頭留頭不信教第152章 聽政3第344章 劉規改革第180章 躊躇滿志第441章 登聞鼓又響了第357章 國滅第337章 劉皇帝不死,天下何得太平?第440章 又借錢?不借!第513章 最後的旅途12第24章 巡遊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132章 進宮第29章 獨眠孤館第377章 漳泉之治第27章 大漢二十三道第413章 態度與宣言第369章 皇帝不好伺候第389章 宮廷秘聞第2201章 仁宗篇18 三年政亂第1806章 燕燕,幫我參謀一二第154章 耕地缺人第93章 班師第48章 接納迴歸第127章 冬至宴3第164章 監國第115章 西北情況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1789章 “猴子”的反應仁宗篇1 正統時代第220章 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第70章 未來宰相的安排第277章 軍政安排第502章 最後的旅途2第362章 宮城之寶第33章 豪強第301章 藩臣離京第334章 下詔平南第174章 帝崩第97章 再臨六合第7章 小張探花第467章 蕭思溫的價值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64章 回鶻汗之死第211章 籌議北伐第280章 回京之前第483章 南巡第15章 小人行徑第56章 彌月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