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日常

bookmark

至於發兵的時間,尚早,初擬在今歲秋時,還有約半年的時間,足夠大漢朝廷做準備。在這點上,卻也由不得劉承祐,南方氣候所限,尤其是嶺南,按照潘美的建議,最好在冬季發兵。

劉承祐呢,也非逆勢逆時,任意而爲的君主,該等還是得等的。因此,等真正開啓南征之時,大漢已然休整近四年了。

“具體事項,有何疑問,所涉將帥,可詳諮樞密院。尤其是回京的將軍們,他們有些意見,樞密院也需多作交流,綜合軍情敵情,適當調整完善平南軍略!”掃視一圈後,劉承祐看向樞密使李處耘。

“是!”大權在握的李處耘,在皇帝面前,姿態一向放得很低,聞令,立刻應道:“策略無恆定者,當因時勢變化以制宜,臣本有事務需請教諸將軍!”

點了點頭,劉承祐站起身來,他這一動,一干人都緊跟着離席,見狀,劉承祐對柴榮幾人道:“諸卿皆奔千里還京,旅途勞頓,正需歇息,走,陪朕去瓊林苑,朕好好犒勞你們一頓!”

四人正當道謝,趙延進卻佔了出來,道:“陛下,關於平南方略,臣有一問!”

“有什麼疑問,樞密正副使皆在,問他們!”看着趙延進,劉承祐微微一笑。

趙延進卻道:“陛下,臣之疑問,只怕兩位樞密使也難以解答!”

“哦?”劉承祐眉毛微挑,看了看同樣有些意外的李處耘、趙匡胤,扭頭看着他,臉上表露淺笑,說:“你且說來!”

“敢問陛下,朝廷四路用兵,其他三路,主將明確,不知兵力最重、實力最強的江淮大軍,誰人爲帥?”迎着君臣齊齊投來的目光,趙延進沉聲道。

聽其言,劉承祐默然了,這個問題,他仍在遲疑之中,是以在樞密院的計劃中有如此體現。如果李谷的身體康健,那毫無疑問,帥位無憂,但他畢竟身體欠佳,軍事戰爭,統戰滅國,是容不得這等風險的。

當然,這種情況,如果心中覺得虧欠,劉承祐大抵可以與李谷名義上是帥位,而另遣將帥掌兵,實際指揮平南。然而,於李谷而言,需要這種補償嗎?

當年的允諾,使其展其高志,率北兵平江表,最後一步卻不由他來走,劉承祐怕把這老臣心頭過不去。說起來,爲平南戰事,李谷在揚州已經待了三年多了,若是各項準備都妥當了,又差其他人去摘果子,對李谷卻也有些不公了。

不過,究竟如何,也還需參考李谷本人的意見。再者,也許等到發兵之時,李谷的身體有所改善呢。當然,劉承祐心裡並不樂觀,風痹之症,怕的就是天冷溼寒......

趙延進這一問,有點把劉承祐問住了,不過他心思很靈敏,面色不改,輕笑道:“關於平南的主帥,朕心中早有人選,屆時便知!”

隨駕前往瓊林苑的路上,潘美向曹彬道着喜:“恭喜曹將軍,獨領一軍,大展身手,乃酬英雄抱負之時啊!”

二者並轡而行,偏頭看着笑眯眯儼然心情不錯的潘美,曹彬也稍微笑了笑,一副淡泊的樣子,道:“比起將軍獨滅一國,在下自愧不如啊!”

聞言,潘美嘴角的笑容又上揚了幾分。可以說,在平南的戰事上,潘美勝過了曹彬。兩位名將在湖南的時日中,是不免有所比較的,曹彬雖然爲人謙慎,但不代表懦弱,在行事上,在戰場上,都有與潘美一爭高下的表現。從十二年的漢粵戰爭,就可以看出了,當初曹彬移師奪取連州,就是在得知潘美取下桂州之後的決定。

因此,在平粵將帥的人選上,劉承祐選擇將二人拆開,以潘美爲主略粵國。而相較於潘美滅粵,曹彬被委任爲上游主將,也是大用,但終究只是一路偏師,配合助攻江南,在江淮行營的節制之下,在用兵的自由度上,當然無法和潘美相比。

這也是曹彬如是說的原因,潘美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開懷。並且,從二者的語氣中,可以聽出,江南苟延殘喘的諸國,於他們而言,只是一個個戰功了......

“郴、連的戍軍,還望將軍善待!”難得地,曹彬主動向潘美道。

聞言,潘美當即道:“國華所率之軍,都難得的壯士,軍中健卒,可堪重用,只要不違軍紀軍令,自當視之爲手足!”

相較於曹彬的寬厚,潘美實際上是個狠人,敢殺人,也捨得殺人,不論敵我,事實上,在對粵作戰的過程中,已經表現出一定的殘忍性。當然,作爲一軍主帥,爲了保證軍事勝利,怎麼做都不能說過分,開國的高級將帥,哪個不是殺人如麻的。

用潘美,也正是因爲他對粵人的威,粵人對他的畏,更重於曹彬。

“這瓊林苑啊,是陛下修建的唯一一座皇家園林,坐落金明湖畔,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每逢省考,及第士子,都會於此參與瓊林宴,天子親自宴請。聽說即將開始今春科考,或許我們也能借機沾染一些文氣......”多了些閒情雅緻,潘美又主動向曹彬介紹道。

在瓊林苑,自然是沐浴、飲宴、女色,一條龍服務,對於歸來的將領,每個人,劉承祐都賞了兩名舞姬。

春夜微涼,坐在案邊,劉承祐下意識地緊了緊身上披着的單衣。明亮的燭火微微閃動着,光線照在劉承祐臉上,卻是一片認真像。

劉承祐還在考慮事情,想的是,如何安排柴榮,就朝局而言,似乎沒有適合的職位,低了肯定不行,高職又沒空缺。

看起來合適的,是把他放到平南戰爭上去,但是,劉承祐這心裡又不怎麼踏實。不是猜忌他會造反謀逆,只是如果他在軍中威望過高,實權太重,不管對哪方面而言,都不是好事。

西北巡閱使,最終,劉承祐提起筆,寫出這五個字。

“官家!”一陣香風襲來,悅耳的聲音彷彿勾引着他的靈魂。

擡眼看,美人出浴,身裹單綢,姣好的面容,搭配着成熟誘惑的身材,正是伴駕的周淑妃。放下筆,劉承祐雙眼中流露出“欣賞”之意,朝着她招招手,美人娉婷而來,輕入懷中,嬌臀與他大腿有了緊密的接觸。

周淑妃如今已然二十七歲,容顏身材趨於完美,不變的是那知書達禮的才女氣質,爲劉承祐誕下了一男一女。

或許是因爲征服才女的成就感,抑或是出於其他什麼心理,最近,漢宮的妃嬪中,最受劉承祐寵愛的,就是周淑妃了,幾番臨幸,讓在宮內存在感不怎麼強的淑妃被滋潤得豔麗了幾分。

不堪輕薄,再聽得劉承祐略顯浪蕩的話,大周娘子氣息急促了幾分,面色紅潤,更添嬌豔,道:“官家近來是怎麼了?爲何如此,如此......”

看她似乎有些難以啓齒,劉承祐則興致愈盛,盯着她泛着豔光的面龐,問道:“如此什麼?”

“輕佻!急色!”檀口中吐出兩個詞。

劉承祐略愣,收回手,摸了摸自己的鬍鬚,疑惑地看着她:“有麼?”

不過,很快就笑了,直接攬起淑妃,往榻上而去,嘴裡則強勢地說道:“那就再急一點......”

這段時間,皇帝的慾望似乎特別重。

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216章 初夏第255章 雍王犒軍第116章 掙扎無力第160章 河東風雲(7)第259章 自置死地第1779章 四王畢第100章 無法避開的錢糧問題第364章 皇子戍邊第297章 心虛第87章 對夏綏事宜第494章 輕輕放下第38章 湖南無戰事第36章 奉宸營第451章 完顏來朝,東北將亂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239章 耀州之戰第205章 遼國新君第178章 祭拜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1691章 晉王的成就第131章 川間棧道敗兵急第134章 乾祐元年終第292章 得意失意第269章 先鋒慕容承泰第1677章 軍議與戰爭利器第151章 開寶七年第395章 瘋漲的鹽價第215章 手忍不住顫抖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475章 吃人的河隴備災第20章 武德司的收穫第126章 問罪第373章 被逼無奈第2065章 太宗篇12 雍熙皇帝第27章 出兵爭論第178章 會獵第2051章 最後的旅途(終)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2123章 康宗篇14 臣亦擇君,兄弟之間第172章 太子妃第347章 割韭菜第280章 傳國玉璽的消息第168章 忠奸難辨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375章 少林寺第312章 一舉蕩平第196章 楊邠案(4)第316章 不裝了第290章 定要讓漢旗揚於上京第95章 玩陰謀第48章 接納迴歸第178章 頭腦清醒的乾祐帝第374章 太室山上第31章 邊公在任第1793章 又一個四品大員沒了第2139章 世宗篇14 中亞風雲(下)第114章 欲謀大功第51章 該當有所“表示”第134章 回府第400章 晚節不保第68章 離京前的安排第34章 史卿,朕還有重任相托第32章 郭氏之慮第113章 希望渺茫第116章 淮陽王太傅第357章 宮廷與宗室第130章 監察系統的變動第68章 二次北巡第202章 錢糧百萬計第216章 馬政第135章 許州兵匪第101章 亂情控制第18章 詔議國策第185章 勤勉爲國楊相公第2059章 太宗篇6 一朝天子一朝臣仁宗篇8 罷相“疑雲”第144章 東宮家事,接連凋零第155章 漢帝的反思世宗篇22 建隆三年第161章 折氏進宮第43章 事畢第195章 漳泉獻地第1762章 契丹政變第153章 楊業戍代第119章 賭博式北伐第132章 進宮第19章 輕取江陵3第98章 追捕第1782章 數百年後的問候第94章 汝公出山第124章 輕取揚州第83章 惠妃母子第1818章 慈母敗兒第323章 漢遼第二次和議第1771章 襄陽王第146章 到了還得親征第32章 後宮不平靜第282章 宋琪的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