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 滇國來朝

年節將近,大漢朝臣們忙着籌備正朔大朝,各郡縣長官僕射又循例參加政令講席,皆是忙碌不已,無暇顧及赴京來朝的外邦使臣。

滇國乃首次遣使來朝,頗是慎重的派出了太子莊淼出使,且是隨返京述職的南越國相張騫同行,冬月末便已抵達長安,然眼瞧過了大半個月,莫說入宮覲見大漢皇帝,便連掌外邦往來的大行令都沒能見着。

張騫又忙着參加政令講席,他雖尚了大漢長公主,可也沒能有甚麼特殊對待,每月該呈策論還得呈策論,每歲該上計還得上計。

近年來公府的政績評鑑制度愈發縝密完善,公平公正公開的賞罰分明,管你甚麼封疆大吏,甚麼皇親國戚,該懲處時絕不會手下留情,非但要在中央官署張榜公示,甚至還通過邸報下發各郡縣官府。

若有官員遭受重懲,邸報一經發布,其官聲至少毀去大半,日後官途就頗爲黯淡了,除非再立下天大政績,足以將功折過,才能重獲重用。

張騫本就要衝着丞相之位努力,自不願在官途上留下甚麼污點,政令講席堂堂不落,策論篇篇用心,故確是沒有甚麼心思關照滇國使團。

況且滇王的態度讓他頗是不滿,從大漢邊市獲得不少好處,卻仍遲疑不絕,不肯與夜郎國完全斷絕往來。

此等喂不熟的白眼狼,風吹兩面倒的牆頭草,即便是張騫此等與人爲善的溫潤脾性,也不禁有些惱火。

他好歹是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現今在南越幾是一言九鼎,又越過大行府代表漢廷與滇國締結了邦交,如今久久不見進展,大行府的屬官們指不定都在等着看笑話。

此番返京述職,皇帝陛下雖沒多說甚麼,然現下大漢已出兵征伐夜郎,偏生不見滇國動靜,張騫覺着這無疑是他的重大失職,畢竟他就任南越國相已近兩年光景,還沒能擺平滇國,着實是有負陛下重託。

說實話,他先前確有些輕忽,覺着滇國乃未開化的西南蠻夷,眼皮子應是淺的,可輕易利誘之,卻不曉得滇國君臣竟是頗爲熟稔邦交斡旋。

仔細探底後,他才曉得滇國的來歷不簡單,倒是和華夏有些淵源的。

戰國末年,楚將莊蹻率萬餘楚兵征討滇地,迫使當地滇人歸附楚國,後因歸路被秦國所斷,便留在滇池地區,建立滇國。

故現今滇國君臣多爲楚國遺民,貴族也多以楚人自居,可視爲滇族諸部奉“楚族”爲首領的部族聯盟。

滇國王室爲莊蹻後裔,自也姓莊,且不忘往臉上貼金,說是道家先賢莊周的後人。

嗯……莊周乃戰國中期的宋人,後宋國被齊楚魏三國聯手覆滅,瓜分齊國,莊蹻即是戰國末年楚將,那滇國王族說自身是莊周後人也沒甚麼人能提出反證。

在張騫看來,無非乃是滇國君臣見得大漢強盛,又崇道家奉黃老,就把道家先賢莊周擺出來,想借此攀附大漢罷了。

蓋因大漢皇帝屢次言明“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導致外夷都頗是膽戰心驚,便連西域諸國的君長大多都已着漢袍,習漢隸,讀漢書,學漢話,甚至娶漢女,就想着歸化,早些脫去那“非漢族類”的危險名頭。

滇國雖不如夜郎國富庶,然滇國君臣好歹是楚國遺民,縱橫斡旋的謀略乃是有傳承的。

北有夜郎,南有哀勞,被兩大國夾在中間,滇國就憑最初的萬餘楚軍,硬是將本是鬆散的滇族各部團結成部族聯盟,傳國百餘年而不亡,足見莊氏王族是有些本事的。

史上漢武帝征服西南夷,夜郎和滇國皆滅,然其後夜郎各族數度反叛,滇地卻鮮有作亂者,則不可忽視乃有莊氏王族對滇族各部的百餘年教化之功。

然聰明人就是心思多,着實不好對付。

現任滇王既想與大漢交好,又不願得罪夜郎國乃至哀勞國,使得張騫頗是無奈。

他本想請南越中尉公孫昆邪抽調閩騎和甌騎,前往南越與滇國交界戍邊,逼迫滇王早些決斷,奈何滇王卻又派了太子莊淼出使,且入京來朝。

伸手不打笑臉人,滇王此舉倒是讓張騫犯了難。

他將滇國使團帶來長安,見得大行府屬官將之安置在蠻夷邸後,便也沒再多做關照,打定主意先晾些時日。

臘月初五的太上皇壽誕,滇國使臣也得以觀禮,見識過漢軍加農炮陣的神威,或許會有幾分轉機。

張騫如是想,卻也沒急着去探底,仍是每日皆到中央官署,除了上計述職就是參加政令講席,權當滇國使團沒入京。

大行令竇浚倒是想見見那滇國太子,現今滇國成爲大漢獲取哀勞乃至身毒特產的重要途徑,且也從大漢邊市購買大批漢貨,實是清河百貨的大貨源和大客戶。

竇浚的長子竇憲作爲清河百貨的主事者,先前又和國舅田勝到嶺南拓展商路,在大漢邊市見過不少滇商乃至滇國貴族,與滇國關係還是挺不錯的,回京後也仍與滇國派駐長安蠻夷邸的使者打着不少交道。

滇國此番遣使來朝,使團內的不少使者正是田勝和竇憲的老熟人,自是要來登門拜訪,除卻贈送些禮品,也是想走走竇憲的門路,說是自家太子想親來登門,拜謁大行令竇浚。

竇浚聞得此事,倒也覺着該見見,滇國不算小國,他接見滇國太子也算不得屈尊紆貴的。

然皇帝陛下沒發話,他也不敢私自應下。

昔年他照着陛下的囑咐,接見朝鮮太子衛長,暗中逼迫其弒父篡位,使得大漢幾是兵不血刃的奪取大片朝鮮疆土。

事成之後,皇帝陛下雖不便明着重賞他,但私下讓少府都竇氏的諸多族業大行方便,便連在嶺南四城都對竇氏產業頗多關照,總之好處是沒少撈。

現今這滇國太子進京,竇浚尚不曉得皇帝陛下可有旁的盤算,故也不敢輕易接見他,免得壞了陛下的大事,到時免不得惹上大麻煩。

然竇浚是貪財的厚道人,見得滇國使團送來厚禮,也想着既是拿錢就還是要辦事的,故某日在早朝見得皇帝陛下貌似心情愉悅,待得下朝後,便是往宣室殿求見。

近年來,三大外戚紛紛轉型經商,沒再執着於朝堂上的爭權奪利,劉徹對他們的知情識趣頗是滿意,又因竇浚屢屢幫着安撫保守派勢力,使得許多政令推行無礙,劉徹對他也改觀不少。

況且竇浚乃太皇太后的幺弟,論輩分乃是劉徹的舅祖父,且血緣沒出三服,說是血親都不爲過的。

雖說天家多薄涼,但若不涉及太大的利益衝突,在以孝治天下的大漢朝,還是講個家和萬事興。

故劉徹聞得竇浚求見,也沒擺甚麼皇帝架子,讓宦者令李福宣他覲見,順帶奉茶招待。

竇浚入得殿內,向劉徹躬身見禮,劉徹倒也還了半揖,此乃華夏自古禮數,即便貴爲天子,也需對師長作揖。

竇浚見陛下還禮,又讓宮人奉茶,就曉得陛下之意乃此時視他爲長輩,而非單純的臣子,不禁老懷大慰,心下也稍鬆了數分。

“陛下,老臣此番求見,乃因滇國使臣登門拜訪,且送上厚禮,想讓老臣見見那滇國太子,臣不敢擅自決斷,故來請陛下諭示。”

竇浚倒是坦然,他曉得長安城裡的發生甚麼事,若陛下想知曉,多是能探究清楚的,倒不如實話實說。

陛下的行事風格已然被大漢權貴熟識,只要官員不貪污舞弊,不怠惰瀆職,收受些外邦使臣的孝敬賀禮,多是不會被視爲收受賄賂。

唯是嚴禁官商勾結,行賄受賄乃是朝廷最大忌諱,不過那多是無需皇帝過問,御史府會將犯官彈劾至死。

御史府近年的監察權限愈發大,雖不管任何實務,但是王侯權貴和封疆大吏們見着諸御史皆是頭皮發麻,最怕御史大夫請他們過府“喝茶”。

“嗯,他既是想見,卿家不妨就接見接見。”

劉徹微作沉吟,輕笑道:“既是收了厚禮,也當有所回報,索性露個口風,就說朕打算讓張騫運十六尊加農炮到嶺南四城,每城的東西南北四方正門城樓都擺上一尊,每月逢初一和十五鳴炮,卿家以爲如何?”

竇浚自是會意,不禁撫掌大笑:“陛下此計甚妙,滇人應是會更識趣些的。”

劉徹頜首道:“只是炮彈金貴,如此耗費貲財,總得有所收穫纔是。”

竇浚微是揚眉:“陛下莫非是想逼迫滇國出兵夜郎?”

“滇國居於我大漢與哀勞和身毒的通商之途,因地勢緣故,其便利遠較夜郎更好,過往只因南越未曾歸漢,故無法通商罷了。現下南越已入我手,大漢又尚無餘力轄治西南,還是以夷治夷爲好,保證滇地商路暢通才是正事。”

劉徹搖搖頭,出言解釋道:“滇國的國力尚比夜郎弱不少,暫時不宜迫其大動兵戈,只需讓滇國大張旗鼓的遣兵調往與夜郎交界處,略作牽制即可,無需越界犯邊。”

竇浚眼神微亮,出言應諾道:“陛下放心,老臣醒得了,既非讓滇國真與夜郎對陣廝殺,想來滇國應不至推拒此事。”

劉徹淡淡道:“若他們真是識趣就好,若是不然,只怕要勞煩卿家故技重施,讓那滇國太子學學朝鮮衛長了。”

竇浚聞言,哈哈大笑道:“正該如此。”

第八百三十四章 秀才待詔第六十七章 國之羽翼 第七百三十二章 張篤遇襲第三百四十章 經濟作物第一百三十八章 協從理政第十一章 父子攤牌第二百一十章 如何識人第四百三十五章 鮮卑南遷第三百九十四章 長輩震怒第二百一十九章 踏破王庭第四百八十二章 糧食傾銷第六十七章 國之羽翼 第五百九十五章 商業發展第四百五十二章 劉沐封王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四百九十七章 霍氏去病第八百一十一章 先鋒抵達第七百七十章 家族利益第四百九十二章 衛生防疫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二百一十一章 癡女渣男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二十六章 營建之事 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二百八十二章 碑前行祭第八百二十二章 踏破龍城第七十七章 暗流洶涌 第三百三十三章 兩代醫者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一百九十章 太子監國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三百四十九章 劉舜務工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二百五十三章 驚聞身毒第一百九十一章 國事家事第二百二十五章 血色七夕第三百八十八章 兩軍接戰第三百一十一章 長安械鬥第五百七十二章 嶺南鋁業第六百一十章 趙府貴女第一百四十六章 暗自盤算第二百九十六章 暫緩圓房第七百零三章 假冒太子第四百四十二章 文教師範第六百九十七章 發展代價第一百八十八章 罪證確鑿第一百二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七百八十章 邁向成熟第一百六十三章 父女相見第四百零七章 朝堂換血第八百一十七章 匈奴都尉第二百一十二章 匈奴來襲第一百八十五章 悍然出手第五百三十章 勒石蔥嶺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八百三十五章 不務正業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六百九十八章 搭乘火車第四十五章 劉榮歸國 第一百零六章 播下種子第三百七十七章 安排妥當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兒第二百零六章 以食爲天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大軍班師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六十章 紡織工藝第八百零三章 東方先生第八百二十章 迎汝還漢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一百七十六章 南陽孔僅第七百二十五章 皇后賜笄第四百六十五章 圁陰船廠第三百五十九章 椒房用膳第六百二十八章 戰局有變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臨城下第八百零二章 教宗爲質第六百二十九章 以羌清藏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臨朝第八百一十二章 大軍備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募民屯田第二百零三章 悄然萌生第六百零九章 官辦醫館第四百三十四章 發條玩具第七百八十六章 生猛婆媳第五百四十五章 伏特電堆第五百九十章 覬覦太子第七百三十章 匈奴內亂第三十七章 遺孤內院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四百四十章 火炮設計第一百八十七章 太守府衙第四百四十三章 東郡油田第三十一章 特種作戰 第六百八十二章 金融危機第七百四十四章 狠人妙人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擁基金第一百六十五章 載人運輸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