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四章 兵家四道

bookmark

“要地,要人,要勝,不要守....”

廉頗看着趙括帶來的秘信,連續搖了三次頭。

“王上他們都覺得你還可以,那麼你覺得,王上這個任務,能完成嗎?”

趙括恭敬的行禮:“我見到上將軍搖了三次頭,第一次,應該是覺得王上之說難以達成,第二次,應該是覺得白起之兵難以擊破,第三次,應該是覺得上黨之地難以守住。”

廉頗皺眉,詢問道:“你覺得你猜的很對,看的清楚了?”

趙括卻是搖了搖頭:“有些模糊,其實第三次,括並不確定上將軍的心意,但括料想,前兩次,必是準確的。”

“邯鄲雖遠,卻也能盡知長平戰況。”

“武安君帶領的秦軍,自他征戰以來,幾無敗績,世人莫不聞白起之名而喪去膽魄,與其當世並稱着寥寥無幾。”

“上將軍覺得,武安君不好打,但世間,除去上將軍之外,恐怕沒有人再能擋武安君如此之久了。”

廉頗沉默了一會,纔開口道:“烏龜能活上百年,靠着堅硬的殼,把四肢縮進去之後,即使是兇暴的鼉龍也只能瞪着眼睛而無可奈何,但是鼉龍咬着烏龜,僵持不下,烏龜不飲不食,鼉龍不飲不食,比拼的是什麼?”

趙括:“是體力,或許鼉龍會勝,因爲鼉龍可以懈怠,但是烏龜稍有懈怠,必然粉身碎骨。”

“武安君正是鼉龍,但上將軍必須要守,武安君卻可以無數次的重整旗鼓。王上已經聽聞此間戰事,平陽君亦曾言過.....”

聽完朝堂上的事情,廉頗大爲感慨,平陽君是明白人,而平原君這一次是真的糊塗了。

趙國的國力還是太虛浮了,而秦國卻是腳踏實地,人家有底,而廉頗,說實話沒有多少。

“藺公白髮,廉頗老矣。”

這是簡牘中趙王寫的八個字,讓廉頗深有感觸。

自己已經很老了,而趙王派遣趙括來到長平,也是存了讓自己教導他的心思在內,但是廉頗多多少少也知道趙奢對他這個兒子的評價,那並不能算得上好。

熟讀兵法,在常人眼中看起來是極好的苗子,但是在趙奢眼中,就是一個不知變通的蠢貨。

因爲趙奢當年一戰成名,就是沒有遵循兵法!

孫武,吳起等人寫下的兵法,不是給後人照本宣科來讀的,而是他們所說的那句話,纔是兵法的真正要意!

“兵者,詭道也!”

兵家會堂堂正正?那是武夫!兵家的人,其實心計最多!

武力對於兵家來說,只是保障最後計劃成功的一個“安全繩”而已,沒有足夠的武力,有些計劃就難以實施,有些威懾也沒有辦法順利展開,而頂尖武力握在手裡,也不是讓人把這張牌立刻就打出去。

就如同白起上次偷襲關城,如果不是三大高手突然出現,哪裡能把陳龍右全軍都幾乎吃掉?

“你也知道這些道理。”

廉頗看向趙括,趙括躬身作揖,卻又道:“但括以爲,此戰既已陷入僵局,便需要儘快掙脫,從中尋找破局之法。”

“趙,耗不過秦,王上之語,也有此意。”

趙括豎起手指:“括以爲,天下之戰,不論怎麼變,無非是攻守而已,沒有第三種形式的作戰方法,也不可能有,誰來攻,誰來守,如今武安君是攻,上將軍在此守,那麼接下來,要破局的話,上將軍必須要攻。”

“括亦以爲,攻,不該莽撞的攻,而是.....”

廉頗擺了擺手。

“不能攻。”

趙括一愣,而廉頗盯着他:“攻守易形,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我尋找破局之法就一定要攻麼?”

“你還是不清楚啊。”

趙括很不理解,但是又有些不服氣,而廉頗看着他一會,發現趙括還是覺得需要更改攻守形勢,這便嘆了口氣。

“你要跟着我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馬服君的評價或許沒錯。”

趙括的臉色一陣紅一陣白,拳頭微微攥緊。

“哼!”

廉頗的臉拉了下來:“趙括,這裡是戰場!你知道嗎!你一個失策的決定,就會讓我趙國士兵白白送死,趙王在簡牘裡寫的東西,你看見了。”

“你只能帶五萬兵,多一個,也帶不了。”

趙括沉默,這確實是趙王的命令,而且是臨時更改的。

因爲這一次,趙王看到了趙括面對那些軍隊士卒時候展現出來的傲氣與藐視,這讓他心中明白了一些事情,於是極大的限制了趙括的權利,並且明言告訴廉頗,不允許給趙括過多的軍權!

此世的趙王,非彼世的趙王!

王的決斷,即使在千里之外,也會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場大戰爭的走向!

“五萬人,當然很多,但他們不是數字,不是齊國人在地上寫寫畫畫的數目,他們是命,一條命要用在該用的地方上,一個趙人的命......他也有爹孃。”

廉頗板着臉,陰沉的嚇人:“攻守,易形?”

“主動權不在你手上,你怎麼易形,怎麼易勢啊!”

“主動權到現在還在白起的手上,我去轉爲攻勢,那不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長嗎?那長平不要三天,就失守了!”

“什麼是兵權謀,兵形勢,兵陰陽,兵技巧?”

“兵道四法,你得其一二矣?還是一法皆不見?”

“你熟讀兵書,讀的是孫武的著作,還是吳起的絕筆?讀到最後,連這四個基礎的兵道,都看不明白?”

“你不是在邯鄲,已經盡知此方戰況了嗎!”

趙括被這一通話說的難以開口,硬着頭皮,正欲辯解,廉頗便又打斷了他,而是直接拋出了一個問題。

“來,武安君現在逼迫我,我們攻守僵持在此,累月累日的耗,他用的,是四道中的哪一個?”

趙括開始思考,在短暫的思索之後,趙括迴應道:

“武安君擅長打奇攻,光狼,華陽,諸戰皆已應驗,往往神兵天降,冒險突擊,敵人往往無所準備,於是被打的措手不及,潰不成軍。”

“該是兵形勢!”

“是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合背向,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但他又想了想,又加了一句:“括姑且妄言,兵家四道,非單獨而舉,實乃細細相連...”

廉頗盯着趙括,搖了搖頭。

“是兵權謀。”

趙括不解,於是辯解說道,前不久白起突襲關城,若不是三大高手,說不定關城已經陷落,因爲三大高手不在,恆山武士也就不在,鐵鷹銳士長驅直入,那些飛衛士被近身就完蛋了。

“兵權謀,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廉頗看向趙括:“你自己還在說,四道相連,兵權謀是四道之中上上之道,白起已經貫通三道,他想怎麼打,就怎麼打,主動權在他的手上,即使他屢戰屢敗,我也難以奪過來。”

“爲什麼?因爲我們現在,已經陷入了他的‘權謀’之中。”

“他有三勝,而我有三敗。”

“兵形勢,因勢利導,先立己於不敗之地而使己不會敗,其中大成者,太公呂尚也,小成者,龐涓也。”

“白起的戰術,可退可進,而我卻必須待在這裡,這是他的一勝,勝在遊走如風,是我的一敗,敗在固守墳土。”

“他的陰陽,所謂兵家陰陽,順時而發,推行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而爲助者也。指的是左右戰場的地理、天象等外在環境因素,用四個字概括就是‘天時、地利’。其大成者是爲孫臏。”

“長平之地,他是攻手,掌握了戰術,他就掌握了作戰的良好時機,我雖然以逸待勞,但我閒着的時候,他也閒着,地利在我,但天時在他,此又是一勝一敗,他謀事在天,而我據土爲壑,天使暴雨,大地化爲汪洋,而大地翻滾,震威卻觸及不到天上。”

“第三,兵技巧,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利攻守之勝者也,其中大成者,墨家諸子與公輸般也。”

“器不強,不足以攻守城池,人之技不善,不足以稱爲強軍。”

“秦國還在等,他們在等一些人。”

廉頗看着趙括:“那些人,或許比起鐵鷹銳士強大數十倍,是破開我恆山鐵壁的關鍵所在,而我料定,那些人必然是騎兵!”

“秦國之軍,我細細思索,上溯至秦文公時,還真的響起來一個可破天下萬法的軍隊。”

“旄頭騎!”

“此爲我第三敗也,恆山鐵壁若破,長平必失。”

恆山武士是趙國的最高戰鬥力,不論是什麼敵人在恆山武士的鐵杖面前都如同脆紙一般,輕易就會被粉碎,但如果恆山武士也敗了呢?

白起和自己大大小小接戰至如今,卻依舊沒有走,因爲他在摸底,在摸廉頗的虛實,以及恆山武士的一些“情報”!

“用無數秦軍的命,來換取這些情報,白起不僅僅是權謀的大成者,亦是一個能拿得起,放得下,捨得出兵卒性命的狠人。”

趙括安靜聽完,沉默了許久,方纔緩緩道:“上將軍....此番說,我趙國根本沒有主動權....”

“從拿到上黨的一刻起,就註定如此,但若說拿不到主動權,也並非這樣,轉機就要到來了。”

廉頗對趙括道:“等到秦軍決定動用那隻軍隊的時候,是我們的生死局,也是秦軍的生死局,如果能一舉消滅旄頭騎,乘勝追擊,那麼主動權就在我們的手中了!”

“上一次,如果不是因爲兩大天帝人物突然相遇,將乾坤都掀翻,我本可以拿到至少一半的主動權.....”

廉頗想到上次的事情,不免心中大爲嘆息。

白起確實是一個能見縫插針的人。

趙括捏着拳頭,他冷靜的思考,背後驚出了一身冷汗。

看似沉穩的上將軍,其實早就已經開始賭了,秦與趙之間,生死,攻守,追擊與逃亡,破關與遠走,這種轉換隻在一瞬間,拿着主動權的人也在尋求破局的方法,而沒有主動權的人,則是想要拿到主動權,這樣他才能破局。

兵家的博弈,不僅僅顯露在戰場的廝殺中,陣列的變幻中,同樣在後方的佈置與籌謀,那纔是真正左右一場戰爭的關鍵。

或許有人能夠憑藉着個人的勇武力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但這種人,終究是極少數。

就在長平之地,雙方都準備孤注一擲的時候,趙國邯鄲,接到了來自北地的軍報!

戰馬的嘶鳴聲,出現在雁門關外!

驚濤駭浪如同風暴來臨,至少有十萬以上的匈奴騎兵在逼近,而且這個數目還在增加,並且最讓人感到震駭的事情....

大漠龍神,金天君王,那長生四神,已經齊至雁門之外!

“李牧將軍要求調回恆山武士!雁門告急!”

趙王瞪着眼睛,把自己的案几直接掀翻!

“長平之地,正是生絕死戰之刻,匈奴人居然在這個時候挑着南下,他們必然是從秦國那裡得到了消息!”

“恆山武士一走,長平必危,上黨必落!”

趙王心中大恨:“李牧是擋不住嗎!沒了恆山武士,他就不行了嗎!不是兵家千年一出的天縱聖人嗎!”

他的聲音迴盪在朝堂上,沒有人敢迴應。

過了一會,藺相如來了。

“恆山武士要撤。”

藺相如已經頭生白髮,不復十年前的容顏,很多聖人的暗傷都源自於六年前那一次鬼門關大開的事情,參戰的聖人是受到了夏桀等天帝級厲鬼的波及,而沒有參戰的聖人,自然是爲了對付那些逃竄在人間,沒有被斬殺乾淨的鬼門強者。

藺相如在四年前遇到了曾經大破楚國的無形狀神,因爲後者神出鬼沒的能力,加上當年屠殺楚國得到的神力,已經讓他不是對手,故而雖然聯合其他聖人打退了他,但藺相如也被吸走了氣血,精氣神明衰落了下去。

趙王緊緊握着他的手,藺相如則是嘆道:“此時難以兩全,李牧將軍雖然是天縱的聖人,但匈奴四位天神齊至.....方纔來時,我又收到戰報,王上且看。”

簡牘被趙王拿着,而趙王的目光逐漸瞪大。

有一尊巨大的金人出現在雁門關以北,隨後,整個雁門的風雪都停下了。

取而代之的,是漫天無盡的浩大風雨!

第六百六十七章 三天帝之損第五百章 帝力於我何有哉!第七百七十七章 太上之疑第七百一十一章 禮無我第五百一十八章 主動權歸誰?第三十二章 予我烽火,還你人間第五百零八章 爭權者第二百八十一章 夢 · 青秧遍野,望橓爲花第四百六十五章 太一太乙第五百七十二章 聖戰(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擇碑記(一)第七百六十六章 伏羲!第七百三十章 無衣第一百二十章 書中自有千鍾粟第三百七十二章 少年口吞五方風雨第九十八章 狂浪生(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太阿倒持(上)第四百三十章 八字真言第六十四章 確認過眼神,是可以砍死的人第七百六十二章 劍蕩祁連(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羞辱第五百八十九章 終究還是躲不過!第六百八十一章 說劍第五百五十二章 人之初,性本_?第一百九十二章 和光之上(中)第四百五十六章 跑路之法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牢勢第六百四十三章 昊天之力第九十七章 白鹿東行第二百五十九章 可使你爲出題人(上)第六百三十九章 天子劍第二十七章 醉駕不可取第五百九十四章 論子之德與戰第一百八十四章 擇碑記(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夢 · 欲物無止第三百八十一章 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卒必發於行伍第十四章 盛怒於土囊之口第一百六十三章 仙與鬼(三)第四百二十章 天距人間三尺三第七百八十一章 龍紀第七百零五章 齊世三聖第六百七十章 絕望(下)第五百二十五章 不能面見法家第四百五十八章 黃鐘譭棄,瓦釜雷鳴第五百八十二章 聖人滅於秦(下)第五百一十一章 莊生是誰?第四百四十四章 雍容華貴第二百七十九章 夢 · 望嬚巫第五百四十三章 再借我一次,謝謝!第五百七十四章 風雨起咸陽第五百八十三章 秦趙之間第六百九十四章 葬土(終)第三百五十六章 飛熊入夢第五百六十章 推杯換盞(上)第五百五十五章 法家第四派!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見青山,青山見我第九十章 夢 · 徵三夷(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連山》!第四百一十二章 聖人之軀第四百三十五章 毒城計第三百四十四章 歧路亡羊第一百六十章 霜女“鬿”(下)第五百零九章 哪條野狗是趙高?第三百九十七章 軒轅十四第二百九十七章 周世 · 天移第三百一十三章 交稅的白馬第六百四十三章 虛藏之相第五百八十章 拿得起定秦劍者,可爲秦王!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斷走偏的道路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戲開始(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獨目銅匣(四更)第一百章 仲夏之炎(一)第四百七十四章 騙術之高(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先王的學識第四百三十七章 逼其動,離其心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風暮雪,大道無行(下)第六百四十八章 背棄天命第一百八十五章 擇碑記(五)第四百一十八章 程跑跑跑了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帝漸落第五百九十五章 燭火(上)第六百四十章 黑日第六百四十章 黑日第九十五章 夢 · 鉞,天子之怒也第一百零五章 龍淵而來第五百零九章 哪條野狗是趙高?第二百八十三章 夢 · 山神不遠行第二百九十九章 偏執之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放匣(下)第六百七十二章 天與地卑,山與澤平第二百三十一章 放匣(下)第二十章 廬山有火第二十九章 狗腦子打出來(買魚去了,更新晚了點)第三百七十四章 鬼穀道人第二百四十一章 劍天子!第二百八十八章 夢 · 我母雞啊第一百五十六章 公子嘉第六百八十五章 十年之後,再背一次第五百六十七章 荀子入秦,與狼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