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五章 雁門風雨

bookmark

匈奴人的戰車來到這附近,金色的,高大的金人屹立在上面,雁門關的人們從沒有看過像是南楚一樣的風雨,這甚至有些溼潤,連氣候也變得像是南方了。

趙長城上,李牧看着那個巨大的金人,匈奴人的騎兵沒有接近,只有金天君王護送這尊金人抵達這裡。

金人似乎不能自己移動,必須要別人拉着戰車,拖着它走,但是李牧卻很清楚,這個金人是世間最可怕的東西。

或許沒有之一。

如果要說古代傳承下來的至寶,大禹的九鼎,舜的歌簡,堯賜予大羿的弓箭,夏代裝着龍女褒姒的盒子,商代的武丁帝劍以及那株怪異的桑樹,到了周代,這種寶物越來越多,每一位天子都試圖鑄造出堪比這種至寶的天子信物。

但是最後,天子信物們,似乎還是差了這些東西一籌,不過即使是所有的天子信物,哪怕文王的黃厲原都被搬出來,六十四卦天象,也不可能比眼前這個東西更強。

“匈奴的祭天金人,被他們當做神一樣來供奉。”

“五十二仙人中的‘大宗師’!”

“知天之所爲,知人之所爲者,至矣!知天之所爲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爲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知道自然的作爲,並且瞭解人的作爲,這就達到了認識的極點。知道自然的作爲,是懂得事物出於自然;瞭解人的作爲,是用他智慧所通曉的知識哺育、薰陶他智慧所未能通曉的知識,直至自然死亡而不中途夭折,這恐怕就是認識的最高境界了。

此位仙人,是世間通曉一切的存在!

“只是近似全知,非真正全知,道阻且長,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祭天金人發出了聲音,面對李牧那遙遠的喃喃自語,他隔着很遠,就給予了浩大的迴應。

匈奴的戰士們都聽見了,趙國的守衛們也聽見了。

“如果你能打開雁門關,就可以避免無謂的殺戮,天下沒有人希望見到戰火,你們守在關隘這裡,但是彼方的人們只是想要一塊生存的土地。”

“如果人都沒有戰意,那麼這場戰是爲何而起,這座關是爲何而建,那彼方與此方敵對的意志,又是被誰強行灌注?”

祭天金人的話帶着迴音與詢問,卻又下了一個新的結論:

“所以古代聖人使用武力,滅掉敵國卻不失掉敵國的民心;利益和恩澤廣施於萬世,卻不是爲了偏愛什麼人....”

“樂於交往取悅外物的人,不是聖人;有偏愛就算不上是仁。”

李牧站在雁門關上,對祭天金人道:“兵家,沒有仁,兵者,詭道也!天地自然之性,從踏入兵門的一刻,便不曾存在於身了!”

“如果諸位真的是來遷移的,不是來起戰事的,那我們即使開關也無不可!”

“但我看不到你們的平民,在我眼中,看到的是數以萬計的戰馬!”

“天上龍行,天下馬嘶!你們沒有誠意,這關又怎麼能開呢!”

李牧大聲迴應:“天下沒有人渴望戰爭!但你們不會服從中原的命令,而中原有七國還在紛亂不休!”

“誰都想成爲王,但天下容不下這麼多王了!諸夏親暱,不可棄也,戎狄豺狼,不可厭也!”

“諸夏尚且爭鬥不休,不能有一個共同的主宰,天子衰微而有諸侯爭鬥,你們進來,會依附於趙國嗎?會聽從調遣嗎?”

“會和樓煩,林胡一樣嗎?不,你們當然不會,因爲你們貪戀的是這片豐饒的土地,而不是過來爲他人效命。”

“只思索獲得而不思索付出,矛盾是誰挑起來的?爲什麼秦國降伏義渠,義渠的子民都成了秦人,義渠的王還在試圖反叛呢?”

“你們不是爲了子民而來的,而是爲了……自己的貪婪!”

“渾邪,休屠,呼衍!三王四神齊至,不破雁門勢不還?”

“仙人啊,道不同,不相爲謀!”

李牧的身後,無數的弓箭手已經嚴陣以待,雁門關外風雨滔天,長生四神的目光也逐漸沉凝下來。

那巨大的影子橫亙在天!

大漠龍神!

可怕的威嚴爆發出來,逼近天帝級的氣息讓世間的羣山都在顫抖!

“上尊何必多言!降伏之事,趙人是絕不會做的!”

“我來破關!”

“恆山武士不在,趙悝不在,就憑你一個區區聖人,不是我的對手!”

金天君王是長生四神中的戰爭之神,但因爲逐年戰事不利,他的力量大幅度下降,故而只能與三五聖人交手,不能與天帝人物匹敵。

而大漠龍神,只在長生高天與白馬胡巫之下,但實力與白馬胡巫不相伯仲。

長生高天就是長生天主,這是虛幻神,是不存在的空祭祀,也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作用的至高神。

大漠龍神的地位很高,但是知名度卻不是太高,在他之上是白馬胡巫,而金天君王的位置跌落到徑路聖子之下。

四神準備叩關,恆山武士不在,李牧雖強,但終究年輕,修行不足,而在絕對的實力之前,戰略都是狗屁!

一個強大的軍事家,需要有強大的士兵爲他驅使,否則,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大漠龍神化出百丈軀體,塵埃與大地都被掀動,山河裂位,東南改易,雁門關散發出一股古老詭異的氣息,阻擋着大漠龍神的攻勢。

匈奴三王也向前逼來,聖人境的氣息不斷流轉,雁門關承受着巨大的壓力!

但是第二股聖人氣息出現了,境界已經接近了“子”!

大漠龍神恐怖的眼睛看過去,那股聖人氣息之下,是一個站得筆直的老人。

“顓孫師!”

匈奴三王中,呼衍部的王對其他人開口,儒家七十二聖人的名頭確實比較嚇人,但是四神中的徑路聖子淡淡道:“連子都不是,也想與天帝人物交手?”

“龍神只差半步就是天帝人物,區區一個主聖,螻蟻而已,儒家七十二聖人早就該湮滅於塵埃了。”

然而大漠龍神在震擊雁門關數次之後,卻突然停手了。

“這關城,上次來時未曾注意……”

“這關,竟然與恆山合爲一體!”

大漠龍神巨聲咆哮,乾坤震顫,隨後,雁門關附近的山體內,至少有數十位流光昇天而起!

“古之真人!原來如此,是真人合身於恆山雁門,所以雁門關就是恆山!”

恆山是上古四嶽之一,大漠龍神感到棘手,而此時,白馬胡巫上前。

真正天帝級人物的氣息升騰而起!

“移山倒海之術,還是我來吧。”

“我將,搬動恆山。”

第二百三十八章 莊子·徐無鬼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子後裔第六百六十六章 世間塵埃與螻蟻(下)第六百五十一章 山與風第六百七十四章 普天之下!第七百五十四章 遇道則止!第六百四十章 騙局第四百八十九章 夢 · 牧野之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隻手遮天第五百三十六章 太阿倒持(上)第六百五十二章 存在於前第三十二章 予我烽火,還你人間第四百七十七章 天子無章璽第七百七十章 天界(三)第五百六十章 推杯換盞(上)第九十章 夢 · 徵三夷(四)第一百三十六章 論傾世之勇者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服王化第四百四十九章 山陵之約第六百七十一章 邱山毫黍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子後裔第六百六十一章 俠祖、女妖第三百九十九章 殷其雷者第二百五十章 只爭朝夕第二百二十七章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第六百六十八章 天下有義則生,無義則死第五百二十二章 吾師當爲堯舜第十一章 人間又喧囂了第九十二章 夢 ? 穆天子劍第七百三十六章 十六第四百一十五章 大風雨中劍氣近(上)第四百二十章 天距人間三尺三第七百一十三章 葉公好龍第三百九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七百七十章 天界(三)第一百三十五章 虎狼鷹漁第七百三十二章 比於列星第六百零一章 程子的道理第五百零三章 是誰舉報了我?第六百八十章 熒惑與夫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地游龍(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周世 · 天移第二百六十章 可使你爲出題人(下)第六十九章 寒蟬悽切第五百六十七章 荀子入秦,與狼共舞第三百二十五章 木銅鈴搖,氣意所至第二百八十一章 夢 · 青秧遍野,望橓爲花第五百六十九章 東崑崙與鎮秦劍第六百四十五章 幕後黑手第四百六十六章 共工折天第五百九十九章 飯和油(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騙術之高(中)第六十四章 確認過眼神,是可以砍死的人第六百零八章 神者,聖者?第一百章 仲夏之炎(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敢問鬼神何存焉第二百四十四章 失怒第四百三十三章 庚子與程子(中)第七百一十四章 嬴政第四百四十八章 “小人”的作用第四百一十七章 大羅劍網第五百九十一章 我見青山,青山見我第三百九十二章 三等分的計較第一百三十八章 羞辱第六十五章 俺是石頭裡蹦出來的第四百二十九章 湯鼎之沸第二百零八章 憶妖第三百五十章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第一百八十九章 雷崩第一百五十四章 手捧地獄第一百六十七章 靈槐第四百三十章 八字真言第一百八十九章 雷崩第六百五十一章 山與風第六百四十五章 幕後黑手第七百二十五章 雁門風雨第二百三十四章 澤國江山入戰圖(上)第六百六十三章 天與地相去一萬五千裡(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齊國的打神鞭第三百一十七章 青風暮雪,大道無行(上)第五百零四章 黃金大道第四百九十章 夢· 諸侯之劍第二百六十八章 先王的學識第六百三十七章 誅聖!(上)第二百零五章 劍心(五)第二十三章 天下之物,何物不爭第三百九十四章 盛情難卻第二百七十八章 夢 · 望山巫第五百一十四章 樂正氏西來第三百四十六章 天下甘十,雉兔同籠第三百一十八章 青風暮雪,大道無行(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口裝着江山的箱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天道誰握,天命所歸第三百八十八 霊山裡鬼神部衆第二百九十八章 陣鎖聖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夢 · 百獸還糧第五百五十四章 萬法之法第三百二十五章 木銅鈴搖,氣意所至第六百三十一章 立下規矩第四百七十六章 雲神之殤(上一章標題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