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共勉海疆

bookmark

汴梁殿中,趙匡胤臉色是複雜的。

明明入了幽州城,明明延命續祚之機近在眼前,但……

雖有韓世忠戰績作補,但無論是還沒克復幽州就開始索略其城,還是那涿州守將蠢如豬狗的應對,都讓他差點一口氣喘不上來。

爲此還不得不找點東西出氣,比如旁邊方纔坐着的椅子便已經碎成了一堆斷木。

而最終,這份怒意變成了對弟弟及其子嗣的鄙薄:

果真不能成事也!

既如此,還不如讓他來盡力將事情做完!

這也是趙匡胤撇開思緒在石桌上寫字見於後世的原因。

實際上寫時還是有一點忐忑的,但最終眼看着後世增加的一個個要求,趙匡胤不知爲什麼感覺心中堵堵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趙普看光幕的神情前所未有的認真:

“時過千年滄海桑田,後世仍爲我宋意難平也。”

“官家當不致後輩失望也。”

趙匡胤抿着嘴點了點頭。

簡單總結之後,趙普旋即換了個角度鼓勵大宋官家:

“這諸帥雖不知兵,但從岳飛韓世忠等來看,我宋亦不缺驍將。”

“唯缺能善用驍將之法,更缺識別冗官濫觴之法。”

趙匡胤臉色肅然少許,琢磨一下道:

“遼乃契丹朕已知曉……可這金國到底是何部?”

這也是他如今最大的疑惑。

對這個問題,無論是趙普還是初次來此的劉翰都愛莫能助,最終也只能暫時簡單猜測這金國或是渤海國興復而來。

畢竟渤海國舊址位於契丹以北不說,完顏這個姓氏聽起來也確有點像渤海國前身的靺鞨部落。

甚至趙普心中推測的更遠:他記得後世隨口說過遼亡於內亂,從表面上看或是亡於郭藥師這類降將,但同樣也能用靺鞨部叛亂立金亡遼來解釋。

他可是記得很清楚,那渤海國便是爲契丹所滅,族部諸人皆爲契丹所奴。

不過因爲渤海國除已經近五十年,故而這個猜測趙普只是簡單放在心裡,打算等閒暇時再多多搜尋看是否有更多資料。

那邊趙匡胤則是又回過頭去還是免不了幾分耿耿於懷,嘆了一口氣道:

“果不輸於石重貴也。”

趙普一臉莫名。

趙匡胤則是記得清楚,後輩說,宋人著史稱亡國之醜無甚於石重貴也。

但如今看這徽宗贖買幽州而盡失北地民心之舉,果真如後輩所言,靖康之亡尤甚於石重貴。

只不過這種話當然是沒必要跟趙普說清楚就是了。

趙匡胤轉而與趙普笑言道:

“後輩所說倒是提醒了朕…開海疆之事亦不能忘,當與唐太宗昭烈帝共勉纔是。”

趙普對此事只是略略有印象,因爲後輩聊海疆諸事時他纔剛接了官家除罪復起的詔令,正在返回汴梁的路上呢。

此時聽聞官家如此說,趙普也略有一點好奇道:

“若論出海,我宋當不輸於唐?”

對此趙匡胤也不太敢確定,最終也只是模糊道:

“或是如此。”

……

漢長安將軍府中。

或是因爲此前早已有了心理準備,故而此時張飛眼看這北宋“克復”幽州之事,臉上也只不過是浮現一個輕蔑的笑容:

“俺是看明白了,這北宋君臣失了搜刮百姓的錢財,那便一事也難成。”

旋即便是爲故鄉不服:

“河北幽燕之地,自古多出慷慨悲壯士,重氣俠,言敢勇。”“何以受如此多苛待?”

張飛倒不是真想求個答案,畢竟被後輩依次點名的那些也都離着不知多少年,唯獨一個李二鳳與其中的其他人相比還算是好的了。

再說三個月前這二鳳君臣剛交流過火炮相關,軍師都說所獲頗豐,因此也多少有點拿人手短的感覺。

因此將軍府中的張飛也只是彆扭了一下,最終在劉備的安撫下憤憤不平放過了這一茬。

馬超則是略微算了下,搖頭道:

“這北宋之盟約,何其多也。”

“與遼締盟結兄弟,與西夏結盟抗遼,與金國締盟滅遼,又締約贖買幽燕……”

“真乃的翼德將軍所說,與禽獸稱禮,與生民行暴。”

“此前吾尚以爲,這宋與我等隔千年當有可取之處,如今看此醜態……”

馬超臉上也是毫不掩飾:

“遇袁本初,亦難勝也。”

這倒也並非馬超苛責——就如此前所說,劉備等一干人等遽逢亂世,可以不通筆墨但不能不曉戰陣。

而這奇取幽州之役,除了裡應外合入城可圈可點之外,餘者無論是略殺生民,還是飲酒恣行,皆乃行軍之大忌。

更別說後面那被嚇破膽的將軍,燒輜重營帳致使後方軍令不一,最終爲賊所趁。

法正擡起頭殺氣騰騰:

“這名爲劉光世者,按律當剮!”

漢長安的諸人的皆感覺自己越發看不懂這個宋朝了。

報國者無門,猛將者位卑,尸位素餐之備大行其道。

孔明的心情也變得更加複雜,既有惋惜亦有好奇,還有三分期待:

內有權宦掣肘,外有強敵迎面,這岳飛當何爲?

……

“如今河北自與後世史不同!”

李世民辯解道:

“登萊聚海師,自可跨海而去攻高句麗,亦能耳使船運精兵戰馬一戰而定,無需強徵數萬人的民夫。”

杜如晦自知曉陛下說的沒錯。

登萊海師眼看已步入正軌,所需輜重糧草只需經黃河入海再經東海北上即可,大大節省了人力物力。

前兩天涼州那邊也傳來消息,薛仁貴眼見蘇定方鎮守青海將諸般事物安排的井井有條,自覺無用武之地的他乾脆領了親兵往西域探查情況,結果在敦煌北遇到了正在行軍的突厥人。

雙方不打不相識,最終都布可汗認出了薛仁貴手中那李世民御賜的寶弓,並且據薛仁貴表功稱,都布可汗有認真考慮奔唐。

貞觀宰輔對此毫不奇怪,因爲這都布可汗他們已經在光幕裡見了太多次:

十年後的大唐名將阿史那社爾多半就是此人。

按後世記載,阿史那社爾因突厥亡國遷怒於薛延陀而興兵,結果討伐失敗之後一蹶不振,最終入唐成爲名將。

如今既然提早搭上了線,李世民等人研究了一番認爲,無論是薛延陀還是西突厥,或也均可儘早謀劃。

而在這其中,李世民已經決心將河北經營爲用來穩定北方的要衝。

必不使其遭罪。

第467章 平地好作歸魂鄉第65章 虎符 符牌第538章 人中之龍,聲動華戎第492章 燈火神龍239.第239章 密信117.第117章 輕重緩急328.第328章 華夏後花園第762章 稱兄道弟179.第179章 三尺之劍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第789章 誌異與克己第48章 白羆陶俑250.第250章 打不過猴子第618章 贅婿噬主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第637章 打光就打光327.第327章 某不具名的完顏氏226.第226章 四萬義軍139.第139章 諸葛村夫第742章 不好意思放錯了第590章 抗金奇俠第507章 什麼叫兄友弟恭第697章 我可以解釋第724章 生不逢時342.第342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189.第189章 玄奘第727章 馬可波羅308.第308章 徐庶你咋不結婚第412章 遂君平生願237.第237章 北伐第469章 鐵騎第729章 延祐復科242.第242章 老將猶勇第806章 暢所欲言198.第198章 世家跪族第654章 洪武大典第680章 翼德將軍高見219.第219章 哭錯墳第571章 流水怒濤303.第303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570章 江寧堅城第443章 又見玄武門305.第305章 我四弟天下無敵第11章 老曹家血脈有問題啊第712章 一言爲定第663章 欲圖東進當北上第584章 環環相扣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237.第237章 北伐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304.第304章 君子劉阿斗第706章 難熬時光第817章 汝乃諸葛軍師之弟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第550章 奪淮324.第324章 強叩國門114.第114章 漢民猶存第675章 太平方是讀書時120.第120章 曹劉第29章 科技樹第664章 不差錢的辛憲英160.第160章 痛擊我的隊友第80章 無愧丞相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第47章 武廟傳世169.第169章 六位帝皇完116.第116章 志若鴻鵠第645章 風流之譽第53章 100010000巨賈糜子仲第97章 協同作戰187.第187章 魏晉風流第779章 雄猜好殺193.第193章 科舉第26章 想當先鋒 先學罵人242.第242章 老將猶勇177.第177章 舊人239.第239章 密信219.第219章 哭錯墳第632章 搖搖擺擺313.第313章 破百濟者好皇孫也第470章 北狩109.第109章 上架感謝218.第218章 怛羅斯之戰第801章 陛下轉階段了355.第354章 準備砲擊207.第207章 南下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第704章 得罪完了370.第369章 幽並爭鋒118.第118章 圓車船111.第111章 治蜀大小事172.第172章 一脈相傳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第585章 舊都洛陽第803章 奉天靖難第10章 三姓家奴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768章 請至華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