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管不管

【岳飛第二次投軍的時候,朝堂上的北宋君臣一如既往的毫無逼數。

靠着“贖買”手段拿到幽州等地區的宋徽宗等人瞬間忘記了兩次伐遼取燕的慘痛失敗,顧盼自雄彷彿自己真的是聖君在世。

統領軍事的童貫受命到太原府巡防,盤算着收回雲中,甚至想要迎接遼國的天祚帝作爲談判籌碼,絲毫不在意河北百姓被敲骨吸髓早已怨聲載道。

同年,北宋末年著名外交家、海上之盟參與者與締造者、傳奇抗金義軍將領馬擴向宋廷發出警告,指出金國很可能在準備南下入侵宋朝。

不出意外這份建議沒有得到任何人重視,甚至一直到1125年六月,北宋的河東河北兩路回傳消息稱金軍已經在雲中、靈丘、飛狐等地大規模集結,宋廷君臣也依然還在做着上國美夢,直至十一月纔想起來遣派馬擴爲使者入金,刺探敵國是否有南侵之意。

實際上這時候說什麼都晚了,金國名將完顏宗翰把馬擴送走之後就正式起東西兩路大軍滅宋。

其中西路軍直接對上的就是太原城,金軍在缺乏攻城手段的情況下對堅城無可奈何陷入僵持。

東路軍見狀選擇了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打法,直接繞過河北州縣直撲汴梁,不到一個月就兵臨城下。

金國孤軍深入徹底撕開了北宋上層的遮羞布:在有堅城憑依且能靜待勤王軍的情況下,徽宗被直接嚇暈,內侍用藥水將其灌醒之後說什麼也不要當皇帝,直接索了紙筆寫傳位詔書,優柔寡斷的欽宗就此登基,改年號靖康。

金軍渡過黃河的消息傳來後,當朝宰輔毫不令人意外地建議棄京都退守襄陽,若非太常少卿李綱是個鐵脊樑啐了欽宗一臉吐沫星子阻止了南逃,金軍恐怕就要不戰而下汴梁城。

不過欽宗也是個會甩責任的,表示李綱你既然抗金之意這麼堅決,那東京留守舍你其誰?

但私下裡,欽宗又將優柔寡斷軟弱無能詮釋了個淋漓盡致,在宰輔們的勸告下又兩次想要逃離汴梁,迫得李綱這個留守一邊要操心防務一邊還要對皇帝圍追堵截。

可就算這樣,還是沒能攔住欽宗和宰輔們派出使者去與金軍商議割地求和。

而且金軍的條件也很有“誠意”:

黃金五百萬兩,白銀五千萬兩,牛馬萬頭,綢緞百萬匹,尊金帝爲伯父,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派宰相親王至金軍爲質。

只要達成以上條件,金軍立馬退兵。

李綱泣血叩首堅決反對,並稱只需派一能言善辯之士與金軍虛與委蛇,只要拖上三五日勤王軍就能到來,必能以戰破賊。

對此欽宗不置可否,只是讓李綱先以防務爲重爲由將其支開,等李綱離開之後便立馬迫不及待答應了這些條件。

自告奮勇站出來願意入金爲質的趙構出發不久後,各地合計二十餘萬的援軍也到來開封附近,六萬餘金軍眼看已經拿到了宋廷在開封城內大索而出的金銀以及邊防三鎮,遂優哉遊哉地退軍。

欽宗倒也不是沒硬氣過,二十萬勤王大軍讓欽宗迅速頭腦發熱與姚平仲定下了夜襲金營的計劃,但早在夜襲的三天前金軍就已經拿到了這份計劃的詳細步驟,可以說非常有意思。

夜襲失敗後的欽宗再次光速認慫,如約派出天使去河北三鎮宣佈割讓事宜,已經拿到不少金銀的金軍見狀也選擇了暫時退兵。

而同時,剛剛度過危難的北宋朝廷也絲毫不管國難當頭,士大夫們遵循傳統又展現了內戰內行外戰外行的特色:有人上表清算徽宗一朝蔡京等重臣的責任,斥爲六賊;有人大書特書說王安石的新法新學是國家危難的禍根;還有人說天使名字不吉利當改;還有人痛陳要嚴懲阻止欽宗逃離汴梁的太學子弟。

剛被皇帝和宰輔們“依法搶劫”過的開封百姓則發揮黑色幽默一般的樂觀精神,編了個順口溜反映諷刺當下時局:

不管太原,卻管太學;不管防秋,卻管春秋;不管砲石,卻管安石;不管肅王,卻管舒王;

不管燕山,卻管聶山;不管東京,卻管蔡京;不管河北地界,卻管舉人免解;不管河東,卻管陳東;不管二太子,卻管立太子。】

歌謠聲在殿內迴盪,其中的鄙薄荒誕之意無所遁形,且兼或因後世相距千年的關係,念出來時還帶了些許慨然之意。

但這些對趙匡胤來說難受極了。

雖然從心中明白這欽徽高三賊並非他的子嗣,因而不斷告訴自己勿要因罪責己。

但是想想昨日微服入汴梁所見的慶賀節日的盛景,以及那爲他仗義助拳心念河北的百姓。

趙匡胤就還是很難心安理得的認爲事不關己。

趙普能看到官家雙手負於身後緊緊攥成拳,看起來內心極不平靜。

最終他聽到這位君王兼老友努力壓抑着的聲音:

“務實而不就虛之人,爲官何其難也!“

對此趙普也認同,畢竟如今看起來這金國計策也未必有多高明,兵馬也未必有多強盛,但是遇到了一羣被捆縛雙手的武將,以及一羣遇事就想棄都南逃,割地賣國苟安的宰輔皇帝,這金國就顯得尤其威猛了起來。

稍作思索,趙普也出言贊同:

“變法本意乃是爲國除沉痾舊痼,結果黨爭之風一起,攀附上位者皆爲黨同伐異之徒。”

“舉賢不以才能,謫遷不因政績,阿諛之徒橫行,奉承之輩滿堂,奸佞叢生即使有鐵脊之輩,亦難舒志救國危難。”

隨即這位光速起復的宰輔毫不避諱建言道:

“故而陛下當令人嚴加看管,勿使燭影斧聲之事上演也。“

這話讓趙匡胤沉默,但最終也還是點了點頭。

趙普有時候建議極爲直白,但也如後世所說均乃剖心顯忠之言,以至於有的時候並不是很好聽,但若是想想那羣拽着他袖子往臉上噴唾沫的儒生們嘛……

至於趙光義,趙匡胤已經在思索等滅了南唐之後就該順勢去其晉王號。

不過效法後世史冊中趙光美被貶黜至川蜀荒涼之地的遭遇就沒有必要了,那樣自己反而還不放心呢。

但旋即趙匡胤心中也冒出來一個念頭來,這好弟弟閒着也是閒着,不如精研一下佛法如何?

第655章 Judy自是讀朱標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第799章 雄風猶存287.第287章 大非川第610章 好男兒不豁達第775章 馬球治國217.第217章 李唐家事第444章 照本宣科第783章 創業黃金期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第605章 十世明君第627章 先帝顯靈第795章 林賢案213.第213章 打鳥皇帝第562章 脫胡歸漢第523章 頭風是傳統第30章 二哥/弟成神了!【改封面了】289.第289章 假途滅虢裴行儉第730章 一頓大酒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第716章 明合漢風第697章 我可以解釋第717章 還是甭問第403章 百萬曹公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第679章 秋風漫卷征塵路第424章 一握一帶一同一觀第78章 真名世第52章 江陵之謀357.第356章 還定三秦第434章 十日動天下第544章 管不管233.第233章 蘇定方第538章 人中之龍,聲動華戎第719章 征伐之終第517章 但無能第672章 稚童耍大刀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348.第348章 益州盡平181.第181章 豪強大姓179.第179章 三尺之劍256.第256章 隋唐嘉話第696章 何故咒我第51章 朝菌與蟪蛄(端午節快樂)234.第234章 五丈原營第84章 士元297.第297章 姜維學習筆記第505章 餘壽十七第428章 沒錯,我真的謀反了(感謝roadwin大368.第367章 鐵索連舟第763章 兄弟相會第570章 江寧堅城155.第155章 一騎當千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第50章 水師與推演第83章 抄了!第551章 中興諸將366.第365章 誰識天下英雄276.第276章 滅國如喝水141.第141章 雍涼不卸甲,中原不釋鞍198.第198章 世家跪族第803章 奉天靖難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181.第181章 豪強大姓第676章 三川匯聚爭流第539章 俺大哥愛聽196.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第572章 戰事爲重第475章 多些兄友弟恭第537章 滿川龍虎舉第96章 水軍陸戰254.第254章 味同嚼蠟的軍神283.第283章 新的經驗寶寶第402章 君不見,漢終軍第632章 搖搖擺擺184.第184章 逆版本玩法249.第249章 大唐軍神第594章 退而不休第502章 新長安第813章 秦漢七璽第622章 人君仁君第424章 一握一帶一同一觀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第688章 恰逢好時214.第214章 你又是誰的義父第649章 神國終結192.第192章 世家提刀人第686章 就當我信了吧第99章 隔岸觀火237.第237章 北伐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第603章 耶律約翰150.第150章 漢兒盡作胡兒語第19章 漢中121.第121章 大漢忠良馬滅爸第544章 管不管第736章 皇權不下省242.第242章 老將猶勇第452章 苦一苦兄弟第659章 咱大明國祚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