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潼關

bookmark

一直到現在,內閣的名字,也是由‘內閣房’而來,在體制上,並沒有說法,是所有人習以爲常的結果。

這種結果是大家默認的,因爲朱元璋廢除丞相,不許後世再設,因此,首輔這個名字,也是從‘宰輔’演變而來,歷代皇帝也沒有給內閣‘扶正’。

周延儒聽着孫傳庭的話,心裡有些激動,他要是能做大明真正‘宰輔’,何嘗不是一件青史留名的大事!

周延儒知道這裡面有很多坑,還是忍不住的道:“真的由我決定?”

周正一笑,道:“當然。”

孫傳庭接話,道:“下官等正在寫詳細的條陳,也在與其他各部商議,預計三天之內商議妥當,上書元輔,請元輔斧正。”

小皇帝管不了事,司禮監被禁軍包圍,李忠都進不去,玉璽就在周正手裡。

周正居心叵測,周延儒則權慾薰心,這兩人一合作,誰也反對不了。

周延儒看得出周正‘包藏禍心’,內心爭鬥一番,道:“我要兩個閣臣,不,兩個副總理名額,這個改革小組,我也要派人加入進去,範文景,你認識的。”

周正唔了一聲,道:“可以。”

周延儒心裡有些滿足,繼而道:“既然要改,你的徵西廊打算怎麼辦?”

周正想了想,道:“這是因爲剿匪而特殊存在的,一旦西北平定,自然解散,等總理大院建好了,就遷入兵部。”

周延儒看着周正,表情有些晦澀,不乏試探的道:“我要李邦華入閣。”

李邦華是兵部尚書,按理說,應該是禮部或者是吏部先入。

孫傳庭看了眼周延儒,暗道:這位老大人還是不死心啊。

周正看了眼周延儒,故作沉默片刻,忽然一笑道:“李邦華資歷夠了,我答應了。”

周延儒心裡大鬆一口氣,算是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轉向孫傳庭道:“你有什麼麻煩,就直接來找我。”

孫傳庭躬身,道:“是,謝元輔。”

周延儒沒有再說說什麼,起身就離開了徵西廊。

孫傳庭等他走了,看着周正笑道:“大人,咱們這位元輔,還是這麼野心勃勃啊。”

周正也笑着,道:“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要是肯就這麼放棄才奇怪。先將衙門立起來,而後就召集人手,着手立法,有元輔在前面擋着,你們可以放肆一些的做。”

孫傳庭也是這樣想的,道:“是。”

周正這邊磨刀霍霍準備對明朝兩百多年的舊體制發起挑戰,在西北的盧象升,也對潼關不斷的驚醒收網。

曹文詔站在盧象升身側,看着潼關道:“大人,差不多了,潼關的糧草,應該快耗盡了。”

趙率教看了看天,道:“大雨沒有停過,李自成的援軍來不了,咱們水淹潼關,或者佯攻,最多三天就能拿下來。”

盧象升心裡估摸着,道:“湖廣那邊基本上定了下來,四川也趨於穩定,雖然李自成的主力還找不到,但拿下潼關,陝西就問題不大了。”

潼關號稱天下第二雄關,在西北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換句話說,誰掌握潼關,誰就能掌握陝西,而控制陝西,西北就在望。

曹文詔道:“徵西伯的兩萬援軍在路上,拿下潼關,我們可以分兵橫掃陝西,而後兵力向川陝交界集中,將李自成找出來,聚而殲之!”

由於周正的刻意縱容,加上一些變故,李自成沒有像歷史上敗的那麼悽慘,現在還有些力氣。

盧象升琢磨着,道:“雙管齊下,佯攻,而後假裝引水灌城,給他們施加壓力。”

趙率教道:“大人這個辦法不錯,末將就這麼安排!”

明軍這邊迅速動作起來,大軍進攻,一面又要引水灌城。

潼關上一片緊張,本就岌岌可危,人心渙散,此刻更是雪上加霜。

高一功,李過督戰,連殺了上百人,這才穩住城頭。

不過半個時辰,高一功,李過就感覺到危險,必須要想辦法了。

高一功人高馬大,此刻愁眉不展,凝重道:“城內的糧草最多支撐一天,陛下的援軍又被大雨所阻,現在怎麼辦?”

李過是李自成的侄子,決然不會投降,此刻神情堅毅,道:“潼關不能有失,不能守也要守!”

高一功看着他,道:“怎麼辦?官軍攻城是爲了咬住我們,一旦大水灌城,我們想走都走不了。”

他們的處境其實很明白,要麼死守到最後一刻,要麼就是突圍而走。

死守,出了兵敗身死,沒有其他結果。突圍,還能保存些實力。

結果都只有一個:潼關失守。

李過也久經戰陣了,表情變了又變,道:“潼關一失,官軍就能進入陝西,咱們再無險可守。”

失去了潼關,他們將直面官軍,現今的官軍都來自於遼東,山東等地,是周正多年培養的精銳,加上糧草充足,調配得當,早就不是過去那些雜七雜八,互不統屬的官軍了。

面對是實力強勁的官軍,他們沒有勇氣正面交鋒。

“那,你說怎麼辦?”高一功是李自成的妻弟,倒是比較理智。

李過看着他的表情,想了又想,道:“我知道你的想法,趁夜突圍?”

高一功點頭,道:“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李過沉着臉,心裡計較了很久,道:“帶不走那麼多,你我帶着親信精銳,不動聲色的走。”

高一功眼神痛楚一閃,道:“好。”

兩人商議一定,再次迴轉城頭,一面守城,一面悄悄的調派,將他們的精銳撤下來。

官軍本就是佯攻,盧象升等人在後面,用望遠鏡盯着,雖然無法看穿,卻也察覺到一些不對勁。

雙方各有盤算,謹慎小心的試探着彼此。

不到傍晚,雙方息戰。

止戈之後,潼關城頭的陰雲各種,一股大戰降臨的氣氛,籠罩着潼關。

到了夜裡,潼關裡的軍隊調動頻繁,一支軍隊以‘埋伏、夜襲’的藉口悄悄出城。

他們沒出多久,軍情處的一個官員就到了盧象升大帳,低聲道:“不出大人所料,他們棄城而走,人數不多,可能只有兩萬人。”

盧象升猛的站起來,大聲道:“召集衆將,即刻攻城!”

第五百七十九章 動手第四百八十三章 決裂第四百四十四章 陽謀第兩百九十七章 我要做大明第一鹽商第六十九章 聞聲變色第兩百八十六章 步步緊逼第三百二十八章 降服第七百零二章 不了局第兩百零八章 地有多大產第四百一十四章 留在朝廷第五百二十六章 分贓大會第兩百三十九章 慌了慌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降服第四百一十一章 作死就得死第六百四十六章 混亂第一百七十章 抓到人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粉墨登場第七百一十五章 壓迫第四百三十四章 蒞臨東江鎮第一百五十四章 回京(第四更!)第四百三十九章 孫傳庭第五百二十九章 排排坐分果果第五百二十四章 大家都是戲精第一百七十五章 給老子放人第三百二十章 躊躇滿志第六百七十九章 環遊第一百二十四章 辭官吧第六十四章 不大不小的警告第兩百四十一章 真的是狠第五十二章 登聞鼓響了第一百九十二章 廷前威脅第兩百五十四章 兩百萬也不夠第四百六十章 襄陽之戰第六百三十八章 妄念第三百二十三章 定商稅第六百九十九章 巡視第四百二十一章 平亂之爭第三百二十章 躊躇滿志第一百二十二章 有我無敵第六百四十五章 黨羽第五百七十八章 盛世大明第兩百八十七章 不知死活第三百三十二章 找死第三百六十三章 孤臣第一百三十二章 欽使又如何第兩百零七章 人有多大膽第六十七章 原來是大嫂第三百六十二章 不知死活第三百二十二章 訓話第四百二十九章 攻入城內第七十七章 風情一腳(求收藏~)第四百八十四章 內監與閣臣孰輕孰重?第五百五十六章 金鑾殿行刺第六百二十七章 一個開始第七百零三章 九重天第六百四十一章 表演第四百章 烈火之後第五百二十九章 排排坐分果果第一百六十七章 五彪攔路第四百二十一章 平亂之爭第五十六章 一場烏龍第七十六章 第一次家庭會議第二十七章 250定律第一章 罵人,打人我都行第六百三十九章 交換第六百四十一章 表演第兩百六十一章 見新皇第七百零六章 兩場第四百八十二章 圖窮匕首見第七百一十四章 不定第一百八十章 去見天啓第一百六十一章 這些人到底要幹什麼第五十九章 試皇帝的水第兩百五十四章 兩百萬也不夠第五百三十章 暗戳戳的交易第四百四十一章 叛逆到處有第一百二十三章 塵埃落定第一百零九章 李恆秉出手了第五百零四章 李定國第六百八十八章 手段第兩百四十三章 宮裡來人第四百六十章 襄陽之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有骨氣的範文臣第四百零八章 大獲全勝第二十四章 危機第四百四十七章 藩王們齊入京第七百章 你會做首輔嗎?第三百八十五章 要權第三百三十九章 軍器局第兩百三十六章 要被嚇死的崔呈秀第三百三十四章 首輔再換第三百九十章 首輔與大太監的表演第一百五十二章 周正出招(求訂閱)第兩百七十章 滅頂之災第四百一十四章 留在朝廷第一百五十八章 動了鹽商的奶酪第六百七十八章 巡視第一百二十七章 話不投機第五百零四章 李定國第七百二十一章 無以爲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