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章 潼關

bookmark

一直到現在,內閣的名字,也是由‘內閣房’而來,在體制上,並沒有說法,是所有人習以爲常的結果。

這種結果是大家默認的,因爲朱元璋廢除丞相,不許後世再設,因此,首輔這個名字,也是從‘宰輔’演變而來,歷代皇帝也沒有給內閣‘扶正’。

周延儒聽着孫傳庭的話,心裡有些激動,他要是能做大明真正‘宰輔’,何嘗不是一件青史留名的大事!

周延儒知道這裡面有很多坑,還是忍不住的道:“真的由我決定?”

周正一笑,道:“當然。”

孫傳庭接話,道:“下官等正在寫詳細的條陳,也在與其他各部商議,預計三天之內商議妥當,上書元輔,請元輔斧正。”

小皇帝管不了事,司禮監被禁軍包圍,李忠都進不去,玉璽就在周正手裡。

周正居心叵測,周延儒則權慾薰心,這兩人一合作,誰也反對不了。

周延儒看得出周正‘包藏禍心’,內心爭鬥一番,道:“我要兩個閣臣,不,兩個副總理名額,這個改革小組,我也要派人加入進去,範文景,你認識的。”

周正唔了一聲,道:“可以。”

周延儒心裡有些滿足,繼而道:“既然要改,你的徵西廊打算怎麼辦?”

周正想了想,道:“這是因爲剿匪而特殊存在的,一旦西北平定,自然解散,等總理大院建好了,就遷入兵部。”

周延儒看着周正,表情有些晦澀,不乏試探的道:“我要李邦華入閣。”

李邦華是兵部尚書,按理說,應該是禮部或者是吏部先入。

孫傳庭看了眼周延儒,暗道:這位老大人還是不死心啊。

周正看了眼周延儒,故作沉默片刻,忽然一笑道:“李邦華資歷夠了,我答應了。”

周延儒心裡大鬆一口氣,算是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轉向孫傳庭道:“你有什麼麻煩,就直接來找我。”

孫傳庭躬身,道:“是,謝元輔。”

周延儒沒有再說說什麼,起身就離開了徵西廊。

孫傳庭等他走了,看着周正笑道:“大人,咱們這位元輔,還是這麼野心勃勃啊。”

周正也笑着,道:“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他要是肯就這麼放棄才奇怪。先將衙門立起來,而後就召集人手,着手立法,有元輔在前面擋着,你們可以放肆一些的做。”

孫傳庭也是這樣想的,道:“是。”

周正這邊磨刀霍霍準備對明朝兩百多年的舊體制發起挑戰,在西北的盧象升,也對潼關不斷的驚醒收網。

曹文詔站在盧象升身側,看着潼關道:“大人,差不多了,潼關的糧草,應該快耗盡了。”

趙率教看了看天,道:“大雨沒有停過,李自成的援軍來不了,咱們水淹潼關,或者佯攻,最多三天就能拿下來。”

盧象升心裡估摸着,道:“湖廣那邊基本上定了下來,四川也趨於穩定,雖然李自成的主力還找不到,但拿下潼關,陝西就問題不大了。”

潼關號稱天下第二雄關,在西北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換句話說,誰掌握潼關,誰就能掌握陝西,而控制陝西,西北就在望。

曹文詔道:“徵西伯的兩萬援軍在路上,拿下潼關,我們可以分兵橫掃陝西,而後兵力向川陝交界集中,將李自成找出來,聚而殲之!”

由於周正的刻意縱容,加上一些變故,李自成沒有像歷史上敗的那麼悽慘,現在還有些力氣。

盧象升琢磨着,道:“雙管齊下,佯攻,而後假裝引水灌城,給他們施加壓力。”

趙率教道:“大人這個辦法不錯,末將就這麼安排!”

明軍這邊迅速動作起來,大軍進攻,一面又要引水灌城。

潼關上一片緊張,本就岌岌可危,人心渙散,此刻更是雪上加霜。

高一功,李過督戰,連殺了上百人,這才穩住城頭。

不過半個時辰,高一功,李過就感覺到危險,必須要想辦法了。

高一功人高馬大,此刻愁眉不展,凝重道:“城內的糧草最多支撐一天,陛下的援軍又被大雨所阻,現在怎麼辦?”

李過是李自成的侄子,決然不會投降,此刻神情堅毅,道:“潼關不能有失,不能守也要守!”

高一功看着他,道:“怎麼辦?官軍攻城是爲了咬住我們,一旦大水灌城,我們想走都走不了。”

他們的處境其實很明白,要麼死守到最後一刻,要麼就是突圍而走。

死守,出了兵敗身死,沒有其他結果。突圍,還能保存些實力。

結果都只有一個:潼關失守。

李過也久經戰陣了,表情變了又變,道:“潼關一失,官軍就能進入陝西,咱們再無險可守。”

失去了潼關,他們將直面官軍,現今的官軍都來自於遼東,山東等地,是周正多年培養的精銳,加上糧草充足,調配得當,早就不是過去那些雜七雜八,互不統屬的官軍了。

面對是實力強勁的官軍,他們沒有勇氣正面交鋒。

“那,你說怎麼辦?”高一功是李自成的妻弟,倒是比較理智。

李過看着他的表情,想了又想,道:“我知道你的想法,趁夜突圍?”

高一功點頭,道:“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李過沉着臉,心裡計較了很久,道:“帶不走那麼多,你我帶着親信精銳,不動聲色的走。”

高一功眼神痛楚一閃,道:“好。”

兩人商議一定,再次迴轉城頭,一面守城,一面悄悄的調派,將他們的精銳撤下來。

官軍本就是佯攻,盧象升等人在後面,用望遠鏡盯着,雖然無法看穿,卻也察覺到一些不對勁。

雙方各有盤算,謹慎小心的試探着彼此。

不到傍晚,雙方息戰。

止戈之後,潼關城頭的陰雲各種,一股大戰降臨的氣氛,籠罩着潼關。

到了夜裡,潼關裡的軍隊調動頻繁,一支軍隊以‘埋伏、夜襲’的藉口悄悄出城。

他們沒出多久,軍情處的一個官員就到了盧象升大帳,低聲道:“不出大人所料,他們棄城而走,人數不多,可能只有兩萬人。”

盧象升猛的站起來,大聲道:“召集衆將,即刻攻城!”

第四百一十三章 回京第六十六章 急用錢的閹黨第七百二十七章 奏效第三百五十二章 居心叵測的奏本第五百四十一章 一個干將第七百零五章 回京第六百九十五章 憂第五百九十一章 暗箭第十八章 懟御史(求收藏~)第四百五十一章 今非昔比第一百五十九章 窺伺(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八章 亂上亂第一百四十八章 黃臺吉要歲幣第四百二十五章 炮打萊州府第六百九十六章 練兵第六百一十四章 君臣和睦第五百六十一章 未來的路第三百一十四章 來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周方被悔婚第九十二章 舌戰羣儒第六百一十章 黑手第一百七十五章 給老子放人第六百三十九章 交換第三百三十二章 找死第一百零八章 逆勢而上第一百一十二章 這是要決戰啊第四百零三章 殺機浮動第六十章 提督太監李實第三百七十章 壯志豪情第兩百三十八章 連章摶擊第四百四十七章 藩王們齊入京第六百四十五章 黨羽第兩百零三章 商業帝國第一百六十七章 五彪攔路第六章 被閹黨大佬看中?第四百二十五章 炮打萊州府第五百六十二章 鬼胎第二十七章 250定律第六百零八章 慌慌張張第一百五十四章 回京(第四更!)第五百二十五章 託孤重臣第兩百五十六章 捧殺第三百三十九章 軍器局第二章 打人啦第一百二十一章 堂而皇之的構陷第三百九十五章 勸降第三百章 商業帝國第兩百五十六章 捧殺第一百九十五章 弔詭的金鑾殿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戰起第七百三十三章 激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聲奪人第三百零九章 小計策大作用第三百三十五章 建虜來犯第兩百七十三章 找死就成全第五百二十九章 排排坐分果果第四百三十八章 戰端又起第兩百七十八章 沒錢啊第兩百零四章 瞌睡就送枕頭第一百零六章 得天眷顧第四百二十一章 平亂之爭第三百四十二章 明朝備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同鄉會第六百九十章 騎牆第五百三十一章 定大局第四十七章 解決第三百三十八章 欽定逆案第三百零七章 履新第三百二十四章 安定行動第七百四十三章 臨別之言第兩百四十六章 驚動朝野第六百八十七章 沸水難靜第五百六十六章 妙峰山第三百四十六章 拼殺第一百八十一章 面聖第六百六十七章 狗咬狗第兩百一十二章 信王的身影第五百四十三章 權力劃分第一百七十六章 終於來了第三百六十三章 孤臣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聲奪人第七百零五章 回京第四百三十四章 蒞臨東江鎮第七百一十七章 斬殺第二十二章 ‘恭喜恭喜’第六百九十章 騎牆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們不是朋黨第九十一章 站出來第四百三十六章 佈局朝廷第三百七十七章 露出馬腳第一百七十八章 全勝第六百九十八章 大開大合第一百三十章 初試鹽課第一百一十七章 畏戰之風第一百四十四章 弔唁第六百八十六章 內憂外患第六百四十五章 黨羽第三百三十四章 首輔再換第五百二十八章 雞犬升天第四十七章 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