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從軍實習
在三所學校就讀數年後,徐東先後在新式中文學堂、天津水師學堂、陸軍武備學堂獲得相應的畢業證書,取得了在大清國立足和長遠發展的基礎條件。
在機緣巧合下,徐東在主教官的幫助下,分配到北洋第一鎮(師),第一步科,第一協,統制官曹坤的手下擔任見習排長。手下也有三十來個人,日子過的還算逍遙。
與曹坤的關係不算好,只能是正常的上下級官長。因爲北洋軍官特別的培養方式,部隊裡的官職並沒有配備完整的副職,各級旅、團幹部都是由上級任命。造成正常升遷困難,心腹掌握軍隊等各種毛病。
而目前徐東只是一個小角色,對此毛病毫無發言權,手下有三個班,幾十號人可供驅使,也算是個人物了。
一班長叫王德武,河南項城人,聽說和上頭是有親屬關係,其實就是個大頭兵,一個個吃飽了瞎扯。不過這人人的特點是力氣大,腦子清楚,但膽子比較小。
二班長叫李禾一,山東菏澤人,聽說是逃荒者。因爲經常低着頭講話,爲人和善,脾氣好,故此人稱李稻穀。
三班長叫吳斌達,河北鉅鹿人,農民,聽說家裡人多,吃不上飯,故被忽悠來當兵吃糧。故此得了吃虧後遺症,凡事比較計較,但做人又很粗心,經常和手下的小兵吵架,脾氣差。
徐東有事沒事就約這三人和其他尉官一起吃喝,反正徐東是沒有存錢娶媳婦的打算。故此花錢還是比較大方,與他人吃喝次數較多,人緣還算可以,畢竟散財童子的做派,還是受歡迎的。
由於部隊管的比較嚴,底層士兵是沒有機會吃喝的,徐東的舉動就在某些人眼裡,慢慢的傳到了曹坤的耳朵裡。
爲此沒少被徐東的頂頭上司一連長闕德仁的說教。好在徐東是散財童子,加上說不清楚的背景和目前如此低級的官階,顯然是毫無批評價值。
倒是,闕德仁的說教更像是索要好處,當然這些都不重要,逢年節的,禮物不能闕,伸手不打笑臉人,拿人家的就手軟的道理還是非常吃的開。
由於徐東樂意將個人軍餉共享,在擔任實習排長期間認識了很多名人,比如吳佩孚、李純、 徐樹掙、王佔元、張敬堯等。但與每個人的關係又都不一樣,多數是徐東的官長,故此徐東每次都是交出俸祿,爲各位前輩分擔日常靡費。
在日常帶兵訓練中,徐東是充分重視士兵的日常出操和訓練,加上北洋軍足額的軍餉,個個士兵都是好士兵。一想到這些士兵以後都要交給其他人帶,搞得徐東有點捨不得,把這麼好素質的兵員交出去。
哎,人世間總是有很多失去,所以要捨得,必然要先舍,纔有更好的得。
練兵的日子是充實的,在軍營每天的工作也是定式的,除了業餘時間可以聚聚餐,大多數時間都要吃住在部隊。這樣的日子一過就是一年多。
實習完成,按照訓練規劃是要授予實職。但一直沒有好的實闕職務空出,故此在未來具體工作的安排上處於休息狀態。
據說,上官是有安排徐東等一批軍官,出國深造的計劃,但這些事情目前還沒有落實經費。
在和德國佬的某次談話中,徐東被暗示可能去德國深造,但日本教官的建議是去日本軍校深造。
德國陸軍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也是非常牛的,能去德國學習陸戰,畢業後回國擔任高級軍官是不用愁。至於日本的陸軍大學,也不錯,至少有不少歷史名人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比如蔡鍔、和蔣介石。
由於都還沒有落實,也就當成閒聊或者某種預兆處理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