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募兵

bookmark

成都,監牢。

天色透亮,彭羕打掃室內時,虎賁中郎夏侯俊闊步而來,身後跟着一串腳步略顫不知根底的獄卒、獄吏。

“罪官彭羕何在?”

夏侯俊繼承父親夏侯蘭的作風,隨時都板着一張臉,作爲參加過漢口決戰的二代軍吏,他對於戰爭、大兵團作戰有更高的認知、學習能力。

可謂是眼界開闊,算是未來的名將種子。

彭羕放好竹掃把,先在水盆前洗淨面龐,雙手,取出竹蓆鋪在監牢門前,舉止從容,只是頓首時激動顫音:“罪臣在。”

“遷彭羕北府長史,聆詔之日即刻啓程。”

“臣聆詔。”

彭羕起身,雙手接住詔書,詢問:“天使,老朽久居囹圄之地,不知外事久矣。不知赴任北府,可有禁忌?”

夏侯俊微微欠身,面無表情:“彭公,陛下使我宣詔,其餘諸事我皆不知。若說北府禁忌,陳公平日並無忌諱之事。”

彭羕卻難釋然,思索自己應該承擔起來的使命。

漢軍接連不斷的勝利,自己犯的那點事情越發顯得渺小。

就算重新啓用,也有太多職位適合自己,現在卻突然給一個北府長史……這個位置重不重要?

一府之長史,譬如一國之丞相。

作爲深受劉璋打壓的大族領袖,彭羕是劉備得到益州時徵舉的治中從事。

他卻沒能調和益州、荊州、東州之間的矛盾,反而跟翻身做主人的法正一樣,趾高氣揚去看待益州鄉黨,彷彿自己是荊州人一樣。

隨後調任郡守,因不滿就與馬超喝酒時亂說話。

這種事情換到曹操或孫權那邊,死的可就不僅僅是馬超、彭羕兩家人了,誅連下去死多少人都是個未知。

坐過牢的人,因長久的拘禁、獨思,跟坐牢前有本質區別。

彭羕在這裡疑神疑鬼,宛若驚弓之鳥。

那邊荊州的漢軍已開始統戰、策反工作,昔日五郡爭舉,公府同闢的甘述也結束了孝期。

如何任用甘述,直接決定着江夏守將丁奉的態度。

此次戰役總指揮是趙公驃騎將軍馬超,副將是商侯前將軍關平。

馬超驃騎將軍府開府,可對傳統、自覺身家清白的士人缺乏吸引力,所以馬超徵辟甘述……缺乏誠意。

關平的前軍副將是夏侯蘭,護軍是郭睦,司馬是鄧輔;前將軍能開府,可關平並未開府,用的是關羽借調過來的團隊。

而關羽則有三套班子,一個是宋公府,因爲沒有較大的封地,也只是個空架子,多安置退役的老人;一個是大將軍府,人才濟濟;最後一個是荊州牧,也是空的。

最終還是關羽徵舉甘述爲荊州治中從事,之前擔任這個職務的是馬良、潘濬。

換言之,甘述今後在地方上任職,就沒有擔任縣令長的說法,起步就是郡守;這已經是最頂級的士人出仕標準。

江夏堅城值這個價,甘寧的人情值這個價……丁奉和他手裡的五千吏士,反而不受漢軍看重。

這是漢軍戰績決定的心態,也是國際行情走勢如此。

丁奉想要把自己賣個好價錢,必須有特殊的表現才行。

是決定跟漢軍打一場表現自己的能力,還是按部就班舉義?

有戰前舉義,也有臨陣反戈,顯然前後之間也有待遇差別。

而這一仗,吳軍會怎麼打?

田信很關心這場局部戰役,只是又不方便插手。

如果是馬超單方面發起這場戰鬥,馬超肯定樂於分享情報,聽取自己的意見。

可這是給關平、張苞補充資歷的戰鬥,誰都能插手,反而自己不能插手。

關平、張苞也是要面子的人,各自的部屬也是要面子的人,寧肯吃苦打贏這一仗,也不想借助自己的力量。

甚至換個角度看劉備回益州,就是爲了避開自己。

如果把自己帶在身邊,劉備在一天,中軍、後軍還聽劉備的;若劉備不在了,這批軍隊聽誰的?

軍隊的訴求、追求永遠都非常的純粹,喜歡跟強大的人,跟有安全感的人,跟能讓自己做大做強的人。

人越是扎堆,越是缺乏主見,自然也就隨大衆主流去追隨強者。

也不搭理荊州各方面事務,田信與關姬巡視各處茶莊後乘船抵達零陵郡湘關。

將在湘關設立練兵大營,從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四郡蠻夷部族中募選勇士,嚴加訓練。

練好後,這支軍隊將是南下收復廣州的主力,廣州之戰也是磨刀石。

隨着他到來,蠻王沙摩柯緊隨而來。

田信帶來三頭老虎,沙摩柯率領各部酋長、首領、頭人三百餘人來見時,田信正與這些軀體日益雄壯的老虎摔跤、玩耍。

貓爪子尚且能抓傷臉,更別說虎爪。

田信也不敢大意,這些老虎雖然不會咬他,可撲來時卻不知收力。

一頭頭撲來的老虎都被田信躲開,或對撞抱起一起打滾,沙摩柯一衆人頗受震懾。

直到田信吹動銅哨,這些老虎才停下,或趴伏在地,或打滾舒展筋骨,不斷撲咬也是很消耗體力的,都有些累,打着呼嚕。

一側旁觀這一切的龐宏遞來溼布巾,田信擦汗走向沙摩柯,這些部族首領多穿草履、短褲,又普遍短髮、散發,或扎小辮子,頭上羽飾,脖子上掛獸牙項鍊,還有一些喜歡紋身的部族頭人露出胸肌,展示部族圖騰。

五溪蠻譜系頗雜,江夏蠻、長沙蠻被吳軍殺的人頭滾滾紛紛南遷;江東境內的百越也西遷或南遷;南遷的山越又被賀齊橫掃,要麼往福建、東甌跑,要麼去廣州,再要麼還是往荊南跑。

有吳軍這個共同敵人,這些打生打死數百年、上千年的部族反倒暫時擱置爭議,一致對外。

這些頭人、酋長許多也慕名去過武當山兵主廟,一些十幾戶村落的頭人幾乎是帶着全村希望前去祈福的。

兵主廟裡除了兵主蚩尤、兵法、醫術、農耕器具模型外,自然還有兵主蚩尤的相關傳說、典故。

從淵源譜系上來推斷,荊蠻、板楯蠻、五溪蠻都是可以代入的……說不好南中的蠻夷也能接入蚩尤部族,進而納入炎黃部族大聯盟,或東夷體系內。

哪怕是沙摩柯,也只是從部族頭領中推選出來的蠻王,本質上依舊是個部族頭領,而非貨真價實的蠻王。

這跟遊牧部族不同,遊牧部族的內戰更爲徹底;山林部族則是游擊戰,很多事情都是協商解決,包括選一位首領、蠻王去跟官府交涉。

沙摩柯一衆人紛紛跪拜,可謂是爭先恐後。

田信就坐在他們面前,這些人頭人普遍能聽懂漢話……聽不懂漢話,你怎麼當頭人?

待這些人紛紛原地盤坐時,田信不由微微一笑,自己來之前,這些五溪蠻如果盤坐肯定出醜。現在隨着北府內夷兵出身的吏士不斷晉升,影響力也向荊南輻射,這些頭人、首領也算時尚,都穿了輕便短褲。

“陛下使我募兵湘州,意在平廣州吳賊,更在永鎮南中。凡應募吏士,平定南中後,會留在南中世代做村落頭人。”

田信說着伸出食指虛空輕點以強調世襲:“還望各家子弟踊躍應募,功勳卓著者,或爲漢家封君,或爲鄉邑之侯。”

整個南中就是戰利品,徹底瓦解桀驁不馴的南中大族,調另一波人永鎮南中。

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一百四十八章 寸步不讓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八百八十六章 大夢第八百零二章 交接第二百四十章 良心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五百九十九章 三首詩第一百九十三章 三位爺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第七百零六章 西瓜上校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六百六十三章 愚忠第六百九十八章 演技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六百六十七章 麥第七百五十八章 捷徑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八百八十二章 戰前第一百七十二章 決戰前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三百八十七章 染疫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一百零三章 求戰心切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八百二十九章 最重要的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八百三十五章 首陽陵前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可名狀之罪第八百三十三章 總理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六百五十章 本色第三百六十八章 麻木第四百五十九章 天地同力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第二百九十五章 獲麟兒陳公信施背水計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七百五十六章 犏牛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五百五十二章 戰機偏移第七百九十三章 兗豫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五百零八章 孫權第三百一十七章 破釜沉舟第七百六十四章 貂蟬入京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三百三十一章 劉公胤第六十章 戰江陵三第四十二章 委屈第十四章 不見黃龍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誅心第十八章 先登第三百九十一章 姓氏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七百八十一章 轉移支付第六百八十一章 單于第七百五十三章 連環第五百一十二章 不可名狀之罪第六百四十五章 縮編第八百四十七章 糧票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八百一十四章 排除第六百三十四章 楊公三成第二十四章 彩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三百零五章 裂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五十二章 方天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興洲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二百一十四章 備羽飛第八十二章 貓第三百零七章 破家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小之分第七百三十章 主謀第二百二十八章 選士第五百三十三章 信第六百章 缺糧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二十九章 白馬將冖車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七百四十八章 錢窩第三百六十四章 織機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