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無笑

bookmark

與趙雲簡單會面後,田信就與關姬乘船北上,直奔襄陽而去。

關羽夫婦外出巡查、避暑,唯一相熟的李嚴……也不需要太過親密走動。

舟船航行於漢水,六月的漢水彷彿冬季枯水期一樣,可見河岸兩邊露出的石灘。

田信坐在船首,兩岸景色漸漸向後,手裡握着竹簡不由走神,想起了大前年從戎北伐時的情景。

彷彿田紀、王直就跟在自己兩側,回頭一看,就見關姬撐傘站在一側也在打量四周的景色。

“唉。”

輕嘆一聲,田信垂頭看手裡竹簡,這是一卷名冊,記錄着籌建後的衛軍編制。

這份編制名冊還要經過趙雲的考覈、重編,大體上近半營督、軍正能留任;百人將一級能留任的就更多。

自己給出北府二十營,割夏侯蘭五個營,再由關羽割三軍九個營,算上荊湘郡兵八個營,衛軍組建後會有四十二個營。

趙雲不可能當一輩子的衛將軍,趙雲卸任後,接任的衛將軍如果站不穩,衛軍自然是傾向自己的。

關姬見他回神,詢問:“適才聽左右說夫君見子龍叔父時,氣氛一度僵持?”

“不算僵持,只是我與子龍將軍實屬同類,不願無故做笑。”

田信捲起竹簡扎捆,裝入絲綢筒袋裡,稍稍停頓看着關姬眼眸說:“除作樂歡欣時能笑,餘下時候實不願做笑。展露笑容,示好於人,必有所圖也。”

笑容是一種僞裝,也是武器,可以保護自己,也能攻陷敵人。

比如關姬的笑容,除了玩樂時的率真笑容外,其餘笑容多有目的……或許偶爾想到孩子時,也能露出迷人、純淨的微笑。

田信頗感愜意,轉身落座背靠護欄,脊背感受到船首顛簸推力,閉着眼睛享受落在臉上的太陽。

不需要對人展露笑容……其實是一種權力,也是一種享受,能讓自己心靈沉穩。

就如關羽,他不願意笑,就沒人能強迫他做出笑容;劉備也是,不是喜怒不形於色,也不是故作莊肅……而是真的沒必要去笑,也沒必要故作生氣、放縱怒意去恐嚇人。

田信的話,關姬聽着若有所思,覺得有些道理在。

襄樊戰役前,她見到一些人出於禮節考慮,會施禮做笑,已示親近友好;現在已經沒人能讓她笑臉相迎,也就話題投機時能歡笑幾聲。

這個世上,已經沒有需要她以笑容武裝、保護自己的人。

船至飛虎山,夏侯尚隱居地。

田信引領數人前來拜訪,騎乘蒙多往山深處,可見山南開闢一座簡陋營地,夏侯尚的近千部曲在此開荒屯種,自食其力。

半山腰立着兩座衣冠冢,一座是夏侯尚本人的;還有一座是他夫人曹氏的。

他的死訊傳到洛陽後,曹氏頂不住內外輿論攻訐,自刎而死。

田信經過時一躍跳下蒙多,步行登山,留李衡在此牧馬,餘下幾人皆隨他步行而去。

雖是衣冠冢,基本的敬意要有,非是敬曹氏、夏侯氏,是敬重生死。

爲母親守孝的夏侯玄面容清瘦,目送田信四人步行登山,也只是長嘆一聲,低頭繼續研讀經典。

過衣冠冢後有繞山樑行走一里地,終於看到夏侯尚隱居的木屋。

木屋雖簡陋,卻修建在小坡山坳近側,山坳處有一眼清泉,泉下是開挖、壘砌石塊砂石堆成的水潭,潭水寬闊兩三丈,兩名身子剛剛長開的少女在邊上浣洗衣衫,都黑髮垂在肩背,額頭扎一條孝帶,並穿素色細布衣衫。

察覺他們到來,夏侯尚一對女兒提着衣衫、棒槌避入另一側的木屋裡,這座木屋扎着籬笆,拴着兩條活潑黃犬。

夏侯尚親自來迎田信,可能是曹氏自殺讓他生出許多感觸,情緒低落,眉毛不展:“陳公可是爲關中而來?”

“正是,也爲履行諾言而來。”

木屋廊檐下,田信側身落座,取出一道帛書雙手遞出:“此零陵白雲茶莊割讓手令,伯仁公遣人持此手令前往,可接掌這處茶莊。莊中舊人明年秋後會隨我遷走,前後一年有餘,足以學習製茶技藝。”

“陳公高義,此物某受之有愧。”

夏侯尚接住細細審視,還是推給田信,語腔低沉:“我背離曹丕,非貪生怕死傾慕錢貨,實乃一腔怒意難平,意在舒張而已。今大仇未報,先夫妻反目,今父子離居……心中頗多愧疚,更不敢受領茶莊。”

說着他勉強做笑,笑容彷徨,眼神迷惘:“興許是當年我過於傲氣,負氣不恤,才使家中妻妾失和,以至於成列國笑柄,更使家國殘敗,左右親友皆難善終。”

田信不由沉默,想到了關姬,想到了龐飛燕,再看看眼前失魂落魄的夏侯尚,也只是發出一聲長嘆表達自己的惋惜之情。

夏侯尚收斂情緒,才取出一封帛書雙手遞出說:“陳公可遣人持此信,我弟自會起兵響應。”

終究是一場買賣。

田信雙手接住,將白雲茶莊的割讓帛書摺疊放在面前:“茶莊已需給伯仁公,伯仁公不爲自家考慮,也該爲山下千餘忠義之士做長遠打算。”

山下的部曲聚而不散,除了感情之外,更是看到夏侯尚、夏侯玄父子未來的發展潛力。

着重於未來,眼前自然能委屈自己吃點苦。

可這近千的部曲,既然來了漢軍地界,就有服從徭役安排、繳納租稅、田租的義務。

見夏侯尚也在爲接收、拒絕而猶豫,田信遂起身辭別:“待我歸來時,會爲伯仁公送來一批丹陽農具。另北府戶曹也會遣人隨同,爲伯仁公部曲健兒搜尋家室。”

對此夏侯尚長舒一口氣,拱手道謝:“陳公仁善。”

跟他而來的人裡,大概三分之二部曲是來尋找親族的,有的是父兄被漢軍俘虜,有的是漢軍北伐時跟着遷移到荊州的。

解決大部分部曲的尋親心病,也減輕了他的內疚感。

人活在世上,不單單是爲了自己,還有家人親屬。

魏軍以控制家屬的方式控制吏士,家屬如果都跑到漢軍治下……那軍隊肯定會潛逃、潰散。

田信也不多言什麼,敗者無人權,此理自古皆然。

沒必要太過關心夏侯尚,他更需要的是清淨,清淨中自有尊嚴在;管的越多,越有踐踏夏侯尚尊嚴的意味。

大漢軍中也沒有夏侯尚的用武之地,其實也沒有夏侯儒的用武之地。

第六百九十七章 熟人第八百四十一章 懷疑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一百六十二章 奪第三百七十八章 糧不足第八百四十四章 就緒第七十章 貫甲馳一第四十三章 關姬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三百八十四章 募兵第五百五十四章 各有準備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八百四十九章 會館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雙第六百一十二章 自薦第七百六十二章 釣魚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第四百八十九章 禁錮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一百八十章 程昱第三百四十五章 刺激第三百四十七章 謀反第三百四十六章 珍重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八百四十章 誰家清白第三百九十六章 三角債第一百七十一章 進與退第三百二十九章 交錯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一百三十三章 請戰第三百五十二章 矛盾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一百六十四章 首戰勝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五百六十七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八十九章 不改初衷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四百一十五章 垂簾第四百五十七章 煙火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六百六十九章 狐假虎威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一百八十四章 使者第八十五章 心結第七百四十九章 孔明先生第二十二章 無法避免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過三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六百三十九章 缺乏信任第三百一十三章 西北風第一百二十二章 舔犢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八百七十一章 虛實之拳第三百八十四章 募兵第九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八百零六章 漸漸明朗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六百九十章 懿旨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十五章 夏收前第六百六十二章 印第四百二十一章 火克木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四百三十二章 良知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一百八十六章 周魴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八百五十三章 兩位孔明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五百五十一章 勝負迷雲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四百三十五章 設計第三百八十一章 肥瘦第一百四十三章 談判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六百八十五章 竊第五百七十九章 進退之際第十六章 後顧無憂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二百四十七章 陳國相第九十九章 人心浮動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四百七十九章 不服第一百八十一章 南郡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二百零九章 潘濬第八百四十三章 動員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二百六十七章 發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