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

bookmark

蔣濟給不了曹丕想要的肯定答覆或相關暗示。

曹丕又重新把注意力放到何晏身上,濘濛細雨中,兩人在殿內分隔出來的小藥室裡獨處。

室內大桌上擺着許多盛放藥材的器皿,同一種材料可能會有四五種的盛裝器皿,有石雕的,有黑陶、有鐵的,有木盒,似乎器皿材質對藥性也有很大影響似的。

沒辦法,修仙這種事情,就得講究一點。

別說藥材、盛放藥材的器皿,就連服藥的時間都要掐算着點……服藥時的禱告詞語、舞蹈、方位變化這類儀式也是很重要,錯一步都不行。

總之,修仙錯一步都不行,這是需要非常謹慎、認真、細心才能進行的事情……這些都達到了,還要一點點運氣。

何晏忍着背上血痂的不適應,剋制心中激動,儘可能以穩重的姿態揀選五石散的原材。

皇帝相信五石散,對五石散有信心……作爲五石散的發明者、改進者,何晏也有很大的信心。

對於遴選上乘藥材,何晏也是有許多心得的,現在一桌子的原材料,何晏手法嫺熟,甚至不需要用天平,僅僅憑藉手感就能配置出一份份的五石散。

曹丕就在一邊看着,五石散原料或細碎,或顆粒粗糙,被何晏用小勺定量挖取,投入石臼中輕輕搗碎,細細研磨,又混合糖漿糅合成拇指大丸劑。

何晏略遺憾口吻:“陛下,五石散乃土之精粹,形成五色,聚而成藥。臣以爲,五石散之外,應當有五種木之精粹。”

“土精?木精?”

曹丕手裡捏着一枚五石散丸劑細細淺嗅,藥劑學始終是發展、進步的。五石散,何晏最初就是散劑,後來發展爲丸劑。

在五德邏輯,天人感應,和時代始終在發展這些認知觀念裡,五石散之外出現五木散、五水散、五金散……五火散?

曹丕在沉吟、思考,何晏則是早有一套相關的理論,侃侃而談:“是,土者,厚德載物也。臣以爲當服五石散鞏固根本,調理肌理。”

說着他挽起雙袖,他的肌膚白皙細膩、通透,可以清晰看到藍色血管,彷彿體內的污垢已經被排除了許多。曹丕看在眼裡,心中不由火熱。

何晏又說:“天地之妙非人力能參透,修仙乃逆天之舉。故,五石散後,不可服用五金散,應服用五木散。”

曹丕聽着連連點頭,土生金是順,不能吃五金散,五金多有毒性,早早吃了沒好處,應該延遲服用。

所以應該是吃五石散固本,使身體偏向於土屬性,然後服用五木散,借木克土之力,方便木屬性在體內紮根。

可這五木散?

是選取五種顏色最正的藥材?

曹丕思維散發,以五石散來推斷五木散的配方,五石散就是黑白紅綠黃的五種顏色礦石粉;那五木散,也應該是顏色對應的五種草木。

何晏又恰到好處開口:“臣聽聞嶺南、南中、日南多有奇異草木,欲尋真五木,還需與夏王商議。臣以爲夏王必然熟知五石、五木、五金,如今或許正爲五火而爲難。”

稍稍停頓,何晏糾正自己言論:“石乃土之精,臣以爲木之精粹,應是花朵無疑。”

說的很有道理,曹丕心中高興,正好聽到鐘鼓樓鐘聲響徹,細雨中鐘聲都有些潤耳。

不肯耽誤時間,曹丕拿了一枚五石丸劑送到嘴裡咀嚼吞服,口感真的比之前好許多。

何晏見狀,挪動步子小心翼翼爲曹丕取來燙了許久的溫酒,曹丕坦然接受。

只是覺得何晏顧忌背上傷痕小心翼翼的步伐有點礙眼,又想到了秦朗這裡的重要性。

不過曹丕表面毫無反應,閉着眼睛細細感受神仙之力的到來。

何晏也不會虧待自己,坐在下首連續吞服三枚五石丸劑,飲酒後正對着殿外而坐,觀察雨幕、屋檐雨簾子。

他反應來的更快,精神越發高亢,開始繼續思考、推算完整的神仙藥。

神仙藥應該是一個複雜的配方,最少要有二十五種材料;土之精是石,五石散是自己蒙對了;下一步的木之精是花,田信那裡應該有線索。

田信在荊州從戎後才益發強大,應該就是這個期間服用了五木之精。

可金之精是什麼?

這一刻何晏腦海裡思維激盪,首先採用排除法,從田信身邊一一排除,總之不可能是蒙多這類神駒,那應該是田信那說不清來源的神兵利器、鎧甲。

五金之精,對應的應該是五種兵器,或許有獨特的辦法汲取、吸納五金之精的力量。

長期佩戴、使用,朝夕相處彼此影響,應該是一種可能的辦法。

到五金之精這一步,就應該有田信這麼強大了。

火克金,田信下一步是要吞服五火之精,火是有形無質之物,五火之精到底會是什麼東西?

何晏思維迷失在這個‘形與質’的問題裡,越想越想不明白,可又專注的去想。想多少忘多少,又從頭繼續想。

整個人搖頭晃頭,沉迷其中,不時癡癡做笑,很是快樂的樣子。

曹丕則不然,藥勁發作時站在書桌前,開始向田信寫信。

這種狀態太妙了,平常想說的話因爲顧忌皇帝身份的威儀,不好意思說出來。

現在思維順暢了,大家都是修行中人,半隻腳踩到了神仙領域,哪能用凡俗的身份、禮儀來約束彼此?

而先一步離開銅雀園的蔣濟則心緒沉重,驅車來到西郊太廟。

武皇帝的太廟已經被夷爲平地,周圍視線內是大片的稻田,引漳水河渠灌溉,如今稻田再有大半月就要收割,因此顯得一片旺盛。

淡淡雨幕下,更顯的青鬱。

蔣濟腳踩木履下車,面無表情望着原本太廟所在的方向,心中太多的話想要找人傾訴。

可這話太過危險,只好向冥冥中的鬼神傾訴。

作爲目前大魏中樞重臣裡最年輕的人,年初又經歷了泰山府君事件,現在眼睜睜看着皇帝不問社稷問鬼神,除了感覺惶恐之餘,他不敢勸阻皇帝哪怕一句。

時日無多的皇帝正做着美夢,誰敢擾醒這場夢,皇帝肯定會讓這個人知道什麼叫做人間即地獄。

蔣濟在雨中感慨片刻,覺得有些冷,就準備回家。

只是回去的泥濘路上遇到另一輛冒雨出行的牛車,兩車相遇都放慢速度,秉着會車減速、靠右行駛的原則準備交錯。

可能是車速減慢,蔣濟探頭出來看具體狀況,不想看到對面車上的人也在看他,是高堂隆。

兩車交錯之際,高堂隆將一個沉重的錦囊朝蔣濟拋來。

蔣濟神情漠視,任由錦囊落在車廂內,他自始至終不發一言。

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三百一十九章 被動第七百二十三章 馬超所請第八百二十四章 變故之初第六百二十四章 南北開花第四百三十三章 無心第二十五章 襄陽之戰第八十章 糧食第三百二十一章 譙沛第七百五十二章 變故第七百八十二章 是非立場第一百二十三章 副軍第四百二十章 卦第七百七十七章 又見倀鬼第八百七十四章 不高興第七百三十三章 楊少府第八百五十六章 河北大局第四百章 衛軍第八百四十八章 篡改第三十二章 貪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一章 建安二十四年春第五百三十二章 決意第一百三十二章 相持第二百一十章 變法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八百一十八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零四章 投石問路第七十三章 白日沒第六百四十九章 本末第六百五十九章 斷臂第五百四十章 商談甚歡第二百八十一章 責任第五百四十二章 全力以赴第二百五十二章 致和平第一百三十五章 白兔第九十八章 物有所急第二百四十八章 壓縮軍糧第五百六十六章 連環陣第二百九十三章 謀進退潘承明細說虎狼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三百三十四章 姜維第二百三十四章 元遜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一百二十五章 內因第三百二十四章 相遇第二百零一章 又見斷髮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八百零八章 死結第七百二十五章 體面第五百二十二章 執宰之難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十二章 將相本無種第八百六十章 不想去第七十八章 瘟疫下第一百二十四章 爲難第七百六十九章 不放棄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七百一十六章 絕計第二百五十一章 信任危機第五百五十六章 擇優而選第五百七十三章 看山還是山第一百二十章 理智第五百零一章 嫡系團隊第七百四十五章 妖魔第三百四十四章 調整第七百九十七章 分析第八百四十二章 一條生路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三百四十八章 將退軍第五百零三章 鹿門第一百九十六章 思退路第八百五十四章 花園第六百五十三章 爲難第四百八十章 感情第二百七十三章 忠誠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四百二十九章 糧荒第六百六十四章 寶藏青年第九十章 千字文第二百四十五章 變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八百八十七章 相持廣宗第八百二十五章 洞悉前塵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三百一十八章 徒刑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二百八十五章 性格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代中堅第三百六十章 改制第六百一十章 釘子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五章 年俸第五百四十九章 得要字據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