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八章 泰山錄事

bookmark

雨雲漸漸向北,鄴都也瞬間清涼。

何晏乘坐四人擡輿向銅雀園移動,這是他第一次乘坐擡輿,以極高的視線審視、觀察、閱覽鄴都北半城的光景。

頭一次發現,高人一頭的視線,真的能看的很遠,看到的景象、格局跟往日迥然不同。

脊背已然結了一層厚厚的血痂,何晏只能乘坐擡輿出行。

就連擡輿也是特製的,有烏紗遮蔽灰塵,何晏只露出臉頰,雙目轉動,想努力把視線中的一切看得清楚一切。

濘濛細雨裡,讓他格外愜意。

銅雀臺曹丕已陸續召見三省重臣進行單獨會議,何晏來時正輪到蔣濟覲見。

蔣濟雖然是一個有名的貪腐重臣,哪怕鄴都市井已有童謠諷刺……可他依然是大魏的忠臣。

貪腐麼,重臣、能臣的自污罷了,大環境如此,大魏國情在此,要體諒啊。

田信最大的錯誤是什麼?

就是沒有貪腐,沒有自污!

忙着打仗,哪有時間去思索這些東西,弄得名望卓羣,走到了如今只能進,不能退的地步。

當世有這麼個鮮明的例子,難道不值得大家警醒、引以爲鑑?

而蔣濟這個人還有些不同,與衆不同,大大的不同。

因爲他夭折的一個成年兒子,目前在泰山府君那裡擔任鬼吏。

這個傳說來自蔣濟升遷領軍將軍之時,也就是今年年初。

以蔣濟年齡在曹魏中樞重臣裡屬於十分年青的一個,所以蔣濟的實際影響力因爲年齡最低,要比他實際職務要高。蔣濟又有嗜酒誤事的前例,加上貪腐自污,倒也是一個值得放心使用的重臣。

正值壯年、即將步入中年的蔣濟卻有一個早亡的兒子,在他由散騎常侍遷中領軍,再遷領軍將軍時,他的妻子突然做夢,說兒子來找她哭訴。

原來夭亡的兒子在泰山府君麾下的陰軍裡充任什伍長,日子過得十分苦楚。因聽說鄴都太廟之西有一個叫孫阿的賢人,很得天帝喜歡,要徵孫阿爲新的泰山令。

所以託夢給父母,希望蔣濟能囑咐孫阿去了泰山,能給自己一點照料。

可蔣濟覺得只是個夢,不足爲信,不做處理。

次日蔣濟的妻子又夢到兒子,他兒子說原來的泰山令已經升遷,他是來迎接新的泰山令孫阿,現在就住在太廟,就等時候到了迎接孫阿前往泰山擔任新的泰山令。

又再次祈求他母親勸蔣濟,抱着試一試心態也是好的。並描述孫阿的形貌、居住信息,好方便父母找到孫阿。

他的母親又把夢境重述一次,蔣濟沒辦法只好派人去太廟周圍尋找孫阿,果然跟妻子夢中描述的一樣。

於是蔣濟將妻子夢境的事情告訴孫阿,並請求孫阿照顧自己兒子。

孫阿聽說後不覺得驚恐,只覺得驚喜不斷,遂答應這件事情,返回家中安排後事。

蔣濟十分關切這件事情,從軍營到孫阿家中安排軍士,十步一人,以迅速觀察、傳遞孫阿的消息。

果然次日時,孫阿辰時心痛不止,至日中日而歿……唔,差不多是含笑而死。

蔣濟自然大喜,又十分感動,流涕感嘆:“雖哀兒之不幸,見喜亡者之有知。”

後月餘時間,蔣濟的妻子又夢到兒子,兒子前來告訴她……承蒙新的泰山令照顧,他已經升遷錄事。

於是乎,泰山府君姓孫了,泰山府君還有了一個姓蔣的錄事。

現在唯一遺憾的就是泰山不在曹魏控制區域內,否則派人去泰山重修廟宇,立、埋碑文……這樁封神大事就做好了。

可這不重要,反正鄴都周圍傳的神乎其神,許多已經信了,認爲蔣濟有個泰山府君麾下擔任錄事的兒子。

近來兩天皇帝又多夢見鬼神,於是蔣濟就越發顯貴。

曹丕也是熟讀經典之人,自然知道夢見鬼神絕非好事。

活着的英雄豪傑尚且不好敷衍,等成了鬼神……有道是無欲則剛,前來找自己,肯定有重大的事情要求自己。

這種事情,肯定對自己不好。

現在身體狀態又是明擺着的,如果處理不好鬼神的事情,那自己也就要倒黴了。

不過夢見鬼神後,曹丕心中惶恐已經消退大半,目前更多的是不甘心罷了。

只是曹丕詳細闡述鬼神之事時,蔣濟多沉默應對,似有難言之隱,不便深入爲皇帝解釋疑難。

曹丕也大致理解蔣濟的難處,鬼神的每一個細節肯定有深意,自己尚且很難理解,更別說蔣濟了。

現在曹丕更在意的是……夏侯尚。

以夏侯尚的影響力,肯定會躋身前排,最不濟也會出現在武皇帝身邊充任近侍,可夏侯尚不在。

這是不是說明……夏侯尚還活着?

曹丕語氣斟酌,沒急於詢問夏侯尚之事,這件事情越少人在意就越好,巴不得所有人都忘掉夏侯尚,不要去探究夏侯尚死了,還是假死脫身,更不要探究夏侯尚之所以患病的原因。

現在曹丕在意的是田信的身份,自己是病重、體衰狀態時吞服仙藥,才見到鬼神與之問答。

可田信何德何能,能見鬼神,並向鬼神學習?

要麼是田信真的在山中遇到仙人,還看到了五龍出世……只是爲了漢室顏面做考慮,只敢承認當時見到了四條龍,故意忽略了黃龍。

正因有這番仙緣,田信才得以向鬼神學習,或許教導田信學業的不是普通漢家博士,可能是古之聖賢。

這……實在是太過驚駭、恐怖。

再要麼就是田信不是人,是鬼神。

這個推論更恐怖,宣揚出去,這仗就沒法打了。

蔣濟有一個在泰山府君麾下當錄事的兒子,所以今年以來鄴都市井就再無孩童敢唱蔣濟貪腐‘欲求牙門,當得千匹;五百人督,得五百匹’之類的歌謠。

有個當鬼吏的兒子,蔣濟就成了不可討論的人物。

如果推論、並證明田信本人是鬼神,那還怎麼打仗?

除非有證據能證明吃田信一口肉,能返老回童,能長生不死。

曹丕神情疲倦,腦海中一閃而過的思維也就那麼閃過了,沒等他抓住,新的想法又生出,整個人恍惚、愣神。

想要追憶,又不知從何而起,蔣濟見他停止敘述,又不敢打擾。

這種靜默中,爲何晏通報的小宦官越發不敢吱聲,靜靜等候曹丕回神。

第五百三十六章 叛徒第八百八十八章,終第一百八十八章 橘林館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見仁第一百三十八章 反擊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五百八十五章 啄木鳥第五百六十三章 應對第五百一十四章 休養第五百七十章 先下手爲強第三百零一章 思路第二百五十七章 推演第七十九章 成者阝第三百四十章 易手第三百四十二章 逃脫第二百三十七章 夏侯仲賢第七百七十六章 關羽與貂蟬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六百五十六章 再無退路第七百二十六章 緊咬第三百六十六章 釣魚第五百三十章 遷都第一百七十三章 卯時第三百七十七章 瓷第五百七十七章 耐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狼煙第八百一十三章 整編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魏忠良第一百九十四章 山民第十一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六十二章 退無可退第七百五十九章 威逼利誘第四百九十四章 造紙第八百二十七章 秘籍逆練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四百零九章 命數第八百六十九章 關東改編第三百六十一章 調整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第四百七十三章 意在長遠第七百一十七章 仁者見仁第三百四十一章 總攻第四百六十二章 不妥協的結果第四百章 衛軍第一百九十五章 夏侯第四百零三章 北府記第一百七十七章 追逐第二十三章 待發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光宗耀祖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五百七十四章 白色手套第六百五十四章 權第五百六十九章 炮製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籌劃第二百九十一章 投滍水張俊義阻流第五百三十七章 唯死而已第六百三十六章 四共主張第一百七十六章 石灰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三百九十三章 二謙之爭第五百九十三章 各有想法第八百五十八章 婚事爲先第一百一十三章 煙第三百一十二章 空印第六百八十二章 尋覓戰機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第六章 聞雞起舞之人第三百九十八章 將門有將第八百五十章 天命不在牛第四百二十八章 不滿第二百九十七章 非敵手進退兩難第五百零六章 當面第五百一十章 再嘔血第四百三十一章 反彈第三百零三章 合流第三百六十二章 智囊第八百零四章 意在拖延第七章 夷營督第八十八章 郡制第六百零四章 緊迫第二百五十三章 鷹第六百四十三章 家宴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四百零二章 廷尉第五百八十章 戰術重現第六百一十八章 畫第二百三十五章 糧票第四百三十四章 鐵山第四百七十二章 致良知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第一百九十七章 無當飛騎第五百一十章 再嘔血第四百一十五章 垂簾第一百四十七章 升遷第七百九十二章 大公無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