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錢孔之間有大恐怖

bookmark

蘭臺,徐庶與幾名御史在此翻閱原始文檔,主要是北府光復關隴後蒐集到許多漢末長安城內儲備的資料,這部分文檔記載了董卓、蔡邕執政時期的朝中各類公文、記錄。

李傕郭汜之亂,三輔大亂時,這個階段的公文損毀、遺失嚴重,但也能看出當時天子、朝廷依舊有詔命關東的措施、影響力。

田信自然不會把寶貴的原始文檔移交江都,他移交的是手抄版本。

如果可以,田信也不想移交這部分寶貴的文檔……這些文檔真的很貴,關係着長安、雒陽這漢室兩座都城海量的銅器信息。

再加上呂布奉命挖墳,挖出的金銀寶玉更是一筆難以估量的財富。

董卓退守貧瘠、衰敗的關中,以劣勢人力、物力,相持數年後反而能壓着關東羣雄打,已經說明這些財富有多麼強大。

先秦、兩漢有逢年過節、遇到什麼事情就鑄造銅器進行紀念的風俗,一座座宮室更是需要雄偉、金燦燦的銅器進行裝飾、鎮壓風水。

普通五銖錢零碎細小,在民間流通過程中漸漸遺失,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可那麼大的宮觀銅器,怎麼可能說不見就不見了?

哪怕董卓鑄造過天下有名的劣錢,可具體爲董卓執政操刀的是蔡邕、王允,蔡邕拿主意,王允的尚書檯負責執行,劣錢數量並不多,又能消耗多少銅?

銅器不翼而飛?

不可能,所以肯定有個原因,讓這些銅器不見了。

這就是徐庶帶人常來蘭臺翻閱文檔的原因,蘭臺是原始文檔;東觀是手抄後經過重新修編的版本,信息會有刪減,或增加一些註解,這跟原始文檔沒法比。

可關中送來的是手抄版,增減信息絕對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管是出於維護董卓主簿田儀的目的,還是醜化關東羣雄……北府送來的手抄本,一定有刪減。

徐庶還是選擇沉心研究,想從其中尋到蛛絲馬跡。

這注定是徒勞的,田信並沒有授意刪減內容,只是把相關的文檔一卷卷的選擇隱藏,沒有進行謄抄。

謄抄再修改,肯定會留下線索,可如果很多卷宗毀於戰火,‘遺失’了呢?

不僅有目的的整卷、整部的隱瞞,還將其他不相干的文檔隨機抽選……只謄抄抽選出來的這一小部分,真能讓江都方面找到線索,那也就認了。

反正這麼多年過去,關中又長期被鍾繇經營,誰能說清楚究竟還能剩下多少銅器?

田信有目的的阻隔信息,徐庶這裡徒勞無功,但也不算無功。

午間用飯時,趙雲也來了蘭臺。目的與徐庶一樣,也關心這批銅器的下落。不像徐庶時間自由,趙雲每日也就能擠出兩三個小時,過來翻閱手抄。

他來時徐庶就在蘭臺外的走廊下用餐,盤坐在草蓆,面前小方桌擺着手抄文檔、茶水、筆墨,食盒就放在一邊。

見徐庶提筆書寫,彼此也只是輕輕打個招呼,趙雲就入蘭臺內了。

徐庶目送趙雲背影消失,稍稍默然,還是繼續書寫:“已閱所抄七千三百餘卷,未見分毫。因能斷定,彼有所察覺,卻不知進展如何。此事會移文少府,由少府遣使去查。若搶先一步,雖無千萬萬,也有其半矣。”

這些銅器本就是帝室財產,少府衙署過問、追查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就看楊少府肯不肯豁出臉面去查。

稍作停頓,蘸墨飽滿後,又書寫:“直百錢、新五銖之別,乃大司農、少府分內之事,公宜與少府楊威公協商議定,以免物價板蕩,奸商豪強居中謀利,使上、下兩傷。”

這是寫給大司農王連的一份信,稍後又給楊儀寫信。

怎麼處理直百錢與五銖錢的關係……這是個容易讓負責人粉身碎骨的問題。

從權限、管轄方面來說,應該由王連、楊儀聯合協商解決,由他們拿出幾個解決辦法,再經過朝廷集議討論長短優劣,最後由關羽選一個。

所以出了問題,責任大頭也不可能在關羽頭上,肯定出在少府、大司農兩個單位,到時候借某人腦袋一用絕非什麼玩笑。

直百錢範圍之廣,鑄造之多,已經成了一個朝廷不願意面對的信用災難。

而直百錢最初的鑄造、管理者,正是王連爲首的這些南陽人。

現在益州豪強手裡有大量的直百錢,這都是支持漢軍戰爭時,由官府用直百錢收購物資時支付的……比起強行徵收,也就給了貶值最少五十倍的直百錢,起碼豪強們還可以安慰自己:畢竟是賣了錢的,不虧。

益州的物資支持了漢軍最初的連續征伐,雖有仕途方面開放的名額,可海量直百錢就壓在益州豪強的手裡。

重新推行五銖錢,意味着益州豪強手裡的直百錢最少貶值五十倍,或貶值百倍。

這個倍數很好計算,漢末糧食一石三百個五銖錢;亂世裡物價飆升,錢幣本就貶值,所以一石糧食折算一千個五銖錢;可用直百錢去買,十枚直百錢就能買。

賣糧食的自然不願意,所以針對直百錢,物價會幾十倍的瘋漲……再漲,也追不上直百錢、五銖錢之間百倍的差別。

這是官方交易留到豪強手裡的,豪強再通過僱工、購買土地、原料之類的方式,讓直百錢流落到民間。

同時官方另一個直百錢的流出大頭是……軍餉。

這意味着所有的漢軍,除了那種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吏士,其他吏士手裡肯定握着積攢的軍餉。

這可是賣命錢,如果直百錢徹底崩潰,那……

比起軍心來說,恢復正常的貨幣、經濟,也顯得很重要;要經濟恢復,還是要軍心、要豪強之心?

執政的大將軍肯定什麼都要,那總得有人要倒黴。

直百錢的鑄造者、總負責人王連就首當其衝,這麼大的責任,已不是王連一個人的腦袋能打平的,最少還得加上一些人的腦袋,才能勉強平息直百錢引發的動盪。

至於鑄造足額的直百錢,跟民間通兌,以保證劣質直百錢的信用……抱歉,直百錢鑄造的實在是太多了,鑄造技術也算不得上乘,真拿巴掌大、銅鏡大小的足額直百錢去換鵪鶉蛋大的劣質直百錢,那你有多少足額直百錢,民間就能製造出更多的劣質直百錢。

直百錢因爲劣質化,其實是已經當着五銖錢在鑄造、使用。

可終究是官府鑄造的百倍面額錢幣,如果真的跟新發的新五銖錢通兌……

徐庶不敢深想其中的問題,自己作爲一個外行人,都感覺到其中有着巨大恐怖。

更別說王連這位專家,現在王連患病,很大程度是驚懼、惶恐使然。

直百錢如果信用崩了,那丞相還怎麼穩住益州?

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四百九十章 禁錮下第五十四章 互賣第二百六十二章 天命第四十五章 千鳥第六百四十四章 制度第三十六章 烏頭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七百四十二章 丞相計較第八百一十章 西線無戰事第八百五十七章 事項第五十三章 血與火第六百八十四章 服之第四百五十五章 深謀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八百七十三章 攻守之道第二百零五章 興滅繼絕第三百一十五章 繞擊第三百五十六章 交割第七百二十四章 期期艾艾第二百三十六章 財富第二百八十四章 地道第三百六十九章 葫蘆第一百六十章 進攻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六百八十五章 竊第六百三十一章 畫家第四百七十一章 賬目第一百九十二章 湘州第五百七十六章 吳質的憤懣第一百三十六章 疲憊第六百三十三章 拒絕第四百六十八章 怨言第六百八十九章 神仙藥第九十七章 樂鄉翁主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同第七百八十八章 掙扎乞活第四百七十七章 鬼車第八百二十三章 核心第八百三十八章 瘋女第六百二十七章 趕時間第三百五十五章 釣魚第五十五章 丘八臨城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謹慎第八百四十三章 動員第一百一十四章 削髮第四百四十九章 嬉戲荒唐第一百零二章 太極三巴第六百六十六章 出京第二百八十二章 秋冬之雨第四百三十八章 烏鴉第三百零二章 劉曄第二百一十六章 青華第六十三章 欲相持一第八百八十三章 前哨第四百一十二章 上策第四百二十章 卦第六十六章 欲相持四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雨第四百四十三章 南中第八百三十一章 麥城舊政第六百九十三章 分割第三百四十九章 出身第七百七十五章 關鍵與樞紐第七百三十五章 藍溪夜談第十七章 試刀石第六百零三章 疲軍沒資格拒絕第三百零九章 序幕第五百七十八章 毌丘第二十一章 攻沙洲第七百六十章 池水第四百七十章 五龍第六百二十三章 仁第四百三十七章 惠子第二百七十七章 溼布巾第二百九十九章 叛徒第八百七十九 明確認知第一百二十九章 翼第一百七十章 張遼第四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四百四十五章 相府應對第六百二十八章 錢第五百四十八章 五年之約第五百八十六章 馬超的推演第八百零三章 要害第二百二十章 龐巨師第四百九十六章 無語第一百一十八章 火起第三百一十六章 斬第五百九十二章 講故事第五百九十章 死國可乎第十九章 再進冖車第五百三十一章 杜恕第四百二十五章 懸疑第八百五十五章 太和第四百六十三章 功大於過第四百九十九章 衛公第三百三十五章 變數所在第四十六章 婚事第五百一十七章 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