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

bookmark

當氣氛完全靜默時,李隆基慢慢地睜開了眼睛,滿眼放光地看着眼前這個提着嗩吶的將領,看着他坦然而立的樣子。有句話叫做文如其人,現在這就應該叫樂如其人,能把將軍令創作到這個地步的人,心中定然有浩然正氣,否則怎麼會有如此強烈到穿透力的信念,他聽到這股強烈的信念,一個極有音樂天賦的人見到另一個音樂天才,如何能拒絕對他的好感。

皇帝雙手扶着案几問道:“李嗣業,這是你創作的曲調?果然自有雄渾之氣,令朕大開眼界啊,你的才具直追李龜年,但李龜年未必能創出如此好的曲子。”

李嗣業謙虛地躬身叉手道:“謝陛下謬讚,臣爲了這支曲子也準備很長時間,想在陛下的天長節壽誕上送給陛下,以表對陛下的忠心,李嗣業誓願爲大唐開疆擴土,也誓願皇上萬壽無疆。”

安祿山低着頭頻頻翻白眼,這是等於強行收割了一批皇帝的好感,剛纔的那一刀子沒有捅成,今後恐怕再也捅不成了。而且皇帝也許會因爲此人帶來的衝擊震撼,強行給他升官。

後面的哥舒翰端着酒盞站起來,雙手擎着高聲道:“陛下,臣建議把這支曲和嗩吶傳到軍中去,以代替單一的戰鼓,我剛纔聽到曲子的時候,就有一種全部將吐蕃人踩在腳下的衝動,若是放在軍中以其鼓舞士氣,必然三軍振奮,攻城拔寨無往而不利。”

“臣也有此意。”安祿山雙手捧着酒盞也站了起來,大聲說道:“臣聽到此曲也感覺鬚髮衝冠,若能在兩軍開戰前鳴奏此曲,定能夠使全軍如服了五石散般精神激昂,人馬俱如龍,強敵全不懼。”

“好,好,”皇帝拂動袖子連着說了兩個好字,點點頭道:“下去之後,你們各鎮均可去找李嗣業,派人把他的曲子和嗩吶學到手。李嗣業可不要吝惜。”

李嗣業連忙躬身叉手:“喏。臣一定傾囊相授。”

他揮手命人將演出的鼓擡了下去,命令道柔他們下去等待,接下來還會有別人派上來表演,不能不給其他的人表現機會。

接下來出場的是粟特人安思順,他不但剛剛榮升爲河西節度使,還是安祿山的表兄弟,但此人完全沒有安祿山的投機和圓滑,他帶着幾個粟特漢子下場,親自大跳胡旋舞,由於這個節目與之前安祿山的六十人舞蹈隊重合,又加上李嗣業剛剛用一曲將軍令把衆人的大腦給衝擊了一通,看這所謂的粟特胡旋舞已經沒有什麼味道。

安思順之後是劍南節度使仇章兼瓊,他帶來了一撥來自蜀中的美女,在殿中跳起了蜀舞。這可是絲毫沒有摻雜胡人元素的樂舞,就是那個在三國演義中惹得蜀國羣臣落淚,卻讓劉禪認爲此間樂不思蜀場合的舞蹈。

蜀中特殊的地理形勢使得它不易受到中原戰亂的影響,民族矛盾和民族融合也不易發生,所以許多藝術能夠原汁原味地保存下來,比如從漢時就有名的蜀舞和蜀錦,而且四川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最多的全國之最。

這舞蹈看起來不像其餘舞蹈那麼激烈,但它卻是保留了漢韻最原汁原味的舞蹈,皇帝最喜歡的就是從這類舞蹈中汲取養分,以逐步完善昇華他的霓裳羽衣舞。

蜀舞退下之後,李嗣業本以爲獻舞就要結束了,接下來就該點評全場最佳,也該有綜藝節目那味兒。誰知皇帝一揮手,梨園立部的女舞伎們從各個角落裡鑽了出來,姿態各異立在大殿中央。

哦。原來壓軸還有楊玉環的羽衣霓裳舞。

楊玉環的臉上綻放出光暈和笑容,扭轉嬌軀叉手對皇帝說道:“三郎,妾身早已等不及要上場了,把此舞再一次獻給三郎,恭祝三郎長壽安康。”

李隆基臉上也滿是欣慰愛意,親自提着酒樽給楊玉環倒了一盞燈,親自遞到妃子嘴邊餵給她。這簡直是在給整個花萼樓殿宇中的羣臣們喂狗糧,不過能坐在這裡的衆人,麪皮和心智已經打磨得無比成熟,眼觀鼻鼻觀心毫無動容。

楊玉環提着裙裾站起來,站在了梨園舞伎們的中央,一幫坐部的樂師們坐在地上,有吹篳篥的李龜年,有抱着羯鼓的李彭年,有手彈琵琶的雷海青,也有橫吹竹笛的李謨,這些人就是皇家樂隊的豪華陣容,是大唐最高水準的樂師。

李嗣業自覺地端正了坐姿,心中萬分期待地等着欣賞代表大唐音樂界最高水平的國樂國舞,霓裳羽衣曲和霓裳羽衣舞,失傳千年被後人視爲瑰寶,也因爲日後安史之亂的發生被人稱之爲喪亂之音,是唐玄宗從政生涯中的污點。

有句話可以這麼說,音樂是無罪的,唐玄宗在作曲方面確實有卓越的才華。大唐李家的音樂細胞確實是一脈相承的,《秦王破陣樂》和《慶善樂》的作者是李世民,《上元樂》和《大定樂》的作者是李治,唐玄宗也作過《龍池樂》。太宗和高宗也是在音樂方面高產的皇帝,這說明了什麼,說明敗家和搞音樂沒有直接的關係,人家太宗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照樣也誤不了作曲。

悠揚的樂器笛聲最先響起,緊接着如細絲般的篳篥音調笛聲中來回穿梭,彷彿是一隻小小的雲雀鑽入了一朵薄雲中,琵琶聲清越的聲音叮咚地響起,使得這雲朵變得厚重起來,逐漸綿延加長,整個碧空之上鋪滿了白色的雲朵,這就是李嗣業聽到樂聲後腦海中的畫面。

舞伎們簇擁着楊玉環,她們襦衣素色白如雲朵,紗裙飄逸搖曳,裙裾底部是桃紅色,而楊玉環穿着紅衣,從遠處看去彷彿是被霞光染紅的雲朵,衣飾的樣式和樂曲所帶來的意境已經融合在了一起。

楊玉環扭動着肩頭向後半躺,圓潤的腰肢也隨着舞蹈後仰,宛若月的圓弧,當所有舞伎跟隨着她一起向後彎折時,彷彿舒捲的雲朵,怪不得李白會說“雲想衣裳花想容”,這是一朵潔白的雲在移動,她們的下面是浩渺的大海,袖子的每一次揮舞都是雲朵隨着風的搖曳而變幻。笛聲的又一次轉折,連同琵琶的聲調都逐漸降低,那些被風攪亂的雲朵重聚,雲的中央聳起了一整座山峰。

這山峰如雲,蜿蜒挺拔,起伏成巒,山頂之上有高臺綠樹,霧氣氤氳。她們羽衣的袖子抖向了空中,朵朵繁花在其間噴薄綻放,深紅與紅層次分明,且在隨時變化往外展現花蕊,這花蕊的繁華中有仙女在隨風跳躍,身披天衣飄曳,遺世獨立,羽化登仙。

玄宗的眼中映出了淚影,這是他多少次夢中的場景,是多少次站在這寒冷宮闕樓牆上遙望天邊的望不可及。眼前的樂舞終究是凡間樂曲,就算是得了仙樂仙舞的形,也無法演繹出仙樂仙舞的神,他終其一生都無法看到真正完美的羽衣霓裳,然而這一次曲聲有了超越,愛妃的舞姿也更添了幾分勁道和仙氣,這是最接近他夢想的仙國最近的一次,日後終究不再會有這樣的機會。

一夢千秋,大音希聲,大道無垠。

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五百零七章 如何韜晦避耳目第七百九十八章 什麼叫黃雀在後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六百五十三章 孤兒寡母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八百零四章 主動變爲被動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佬最後到場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七百零七章 長安不可居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七百七十章 帝王該不該妥協?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任便處突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二百九十四章 磧西驛站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八百五十九章 黃抱節興兵激變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三百八十一章 輿論引導第四百八十九章 植樹綠化磧西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八百四十八章 進逼涼州勸降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一百一十七章 有功當需賞第七百六十七章 君臣相疑易生變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七百零二章 各自下黑手第二百二十六章 霓裳羽衣梨園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八百二十章 蒲津渡大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五百七十五章 利益攸關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六百章 雙重無間道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二百一十三章 他的身份是個謎第五百三十四章 赴任庭州城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九百二十七章 長江水戰(上)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八百九十八章 張志忠身死,牙兵投效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六百五十五章 天寶十二載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三百五十三章 制勝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一百五十七章 購甲第七百四十一章 謀攻扶風郡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七百八十三章 如此迎接太上皇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二百四十六章 恩客牌尋緣青樓女第二百四十九章 打你毫無壓力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食使者神助攻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兒子備彩禮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四百零五章 欲長途奔襲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九十七章 有慧者事竟成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二百九十八章 吐蕃女奸細第二十八章 宵禁水渠遁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六百六十一章 在神廟前審問第五百五十七章 入長安獻樂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