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遠行要精心籌備

bookmark

李嗣業在家中等待了幾日,做足了充分的準備。從長安到安西四鎮,全長几千里地,自然有一番困苦。

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以這種方式出遠門,在沒有高鐵沒有喝油工具的唐代,這是一場從心理到身體都要做足準備的過程。

壽王府已經把青騅馬送了過來,雖然請專業的馬匹大夫接好了斷骨,李嗣業也無從知道他們是怎麼接的,但在一百天之內不能騎乘,走路是沒有問題。

所以除了馬鞍之外,所有的行李都是李嗣業自己負重,爲了積累出門經驗,他親自把張小敬請了過來,吃酒吃肉的同時,詢問他去往安西這一路上的注意事項,最主要的潛在的危險是哪些?

“你跟着安西都護的隊伍,危險通常是沒有的,但萬一是落了單,需要注意得可就多了,儘量走大道,不怕遭遇狼羣等野獸。武夫們遇到一兩頭狼是沒有問題的,但若三隻以上,你可能就要掛彩了,所以金瘡藥不可少。”

“從長安到敦煌這邊兒,基本沒有什麼問題,但西出陽關之後,大漠上有馬匪和刀客。落單旅人若是不想一路上硬槓過去,就要多準備幾套錢財,藏在不同的地方,好用來應付這些人。不過你也不用考慮這些,安西都護來曜有親衛數百人,都護大旗所到之處,連突騎施等胡族都不敢擢其鋒芒。”

“如果遇到別的突發狀況呢?比如說我染上了病,或者說突發意外落單了。”李嗣業孜孜以求地問道。

張小敬詫異地看了李嗣業一眼:“那就需要另外一番準備了,你雖然離開東宮,但官身還在,最起碼也能做個旅率。唐軍自旅率往上,可自募親兵部曲,配細鱗甲,二等橫刀。這些東西都護自然會給你。”

“如果你擔心突發狀況的話,那就準備七天干糧,在西市上採購蹀躞七事,爲防萬一,再去西市隱市上購買一把勁弩,差不多就齊全了。“

“好。”李嗣業拍了拍褲腿,從地上站了起來,拉着張小敬的袖子說:“我們這就去。”

…………

兩人在西市上東遊西蕩,從隱市商人那裡買來一把唐軍制式弩、一把兩寸長的小刀、礪石、針簡、噦厥、契真、火石袋,還有些筆、紙、一些密封性很好的油脂布。

在磨坊買來一些麪粉,小米粉,米粉。還有裝鹽的青瓷瓶,還奢侈地買了些胡椒粉。

他們路過一家道家物品的專賣店,李嗣業好奇地進去看了看,桃木劍,銅錢劍從大到小都有,還有草人,黃紙,畫符,羅盤。

張小敬又摸不着頭腦了,跟在身後問道:“你怕在路上染上邪穢?都是練武之人……我以爲你不信這個。”

“我不是爲了辟邪。”

他隨手將牆上的一面羅盤拿了下來,銅盤上面刻滿了方位和卦符,這盤子太大,裝在身上太不方便。

“你拿這東西做什麼?出門還要辨風水方位嗎?”

李嗣業羞澀地捏了捏鼻尖,舉着羅盤問坐在蒲團上的身穿道袍的道士:“道長,我想要這上面的定盤針,行不行。”

“廢話,你摘了針,盤我賣誰去?”

片刻之後,李嗣業抱着羅盤走了出來,又在西市上的布鋪中買了幾尺最堅固的蜀錦和火麻布,對於他買這些東西的作用,張小敬一概不知。

兩人重新回到新昌坊,張小敬見李嗣業無事,便告辭離開。

李嗣業回到正堂中,鋪開紙張開始作畫,畫的是一種戰術揹包的形狀,由於沒有拉鎖,揹包的口他設計成穿繩子的束口,連續畫了五六張圖紙後,他招手把家中的一名老婢叫了過來。

“三娘,我聽說你以前在主家做過衣服,你手藝怎麼樣?”

“當然好啊,阿郎,不是我跟你吹,三娘從來沒見過比我手藝更好的人。”

“那就好,我要請你做這麼個東西,你看看,能做嗎?”

老婢把紙張拿在手上有些發懵,這東西挺新鮮,但大抵還是可以縫製的,但需要的手工很多。李嗣業耐心地給他講了幾遍,老婢把它當做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工作,高興地拿着布料下去了。

“對了。”李嗣業探過頭來說:“火麻布和蜀錦用麪粉打上糨糊沾合在一起,然後用掙錢橫豎多縫製幾道。”

“好嘞,郎君你這是要用一輩子嗎,蜀錦和火麻布就夠結實了。”

趁着老婢縫製揹包,李嗣業跑到廚房去炒制炒麪,把三種麪粉放進鐵鍋中幹炒,加入鹽、胡椒粉、和些許羊油炒制,滿滿地炒了一大鍋之後,端出來晾乾。

他特意在鐵匠鋪打造了一個鐵製磨具,寬一寸,長兩寸半,把混了羊油的炒麪填進去,用鐵錠搗實了,倒出模來就是一塊塊壓縮餅乾。

這樣的壓縮餅乾他共準備了六十多塊,基本可以維持一個月的食用。他把這些自制餅乾用裁剪成小塊兒的油脂布包裹起來,以麻絲捆紮。

做完這些後,他把從西市上買來一快銅護身符,用礪石打磨成圓形。買來的羅盤拽下來定盤針,鑲嵌在銅片上,製作成了小型的指南針。

等到天黑時分,老婢已經縫製好了揹包,妥妥一個三級包的形狀,容量足夠大,就算路上殺了人舔了貨,也能夠裝下去。

他正在家中等待信息,日本人藤牧突然找上門來,這讓李嗣業大感意外,以爲他是特意來告別的,前天不是剛吃過餞行宴嗎。

“李郎,有件事情需要你同意,我已經疏通關係,離開東宮,也要到安西去。”

李嗣業吃驚不已,問道:“你一個日本人,就在長安呆着不好嗎,還非要跟着去安西?”

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七百三十六章 西涼王備兵隴右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八百七十九章 成都告急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第七百三十二章 李嗣業平賊策論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五百一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二百二十五章 蓋世陽謀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七百七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五百六十九章 與楊釗鬥嘴第九百一十八章 南朝無將使賀蘭成名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一百七十八章 吃醋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三百八十二章 三個培訓班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八百九十九章 平定遼東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七十二章 馬球賽籌備第八百七十章 雲州城攻堅第五百七十六章 生意就是生意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擊、追殺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三百二十三章 平盧節度得上上第六百六十四章 初次追襲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七百九十一章 洛陽相會時第七百六十三章 白鹿原授首投誠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三百六十九章 原來是化學道士第五百零一章 將軍帶回來的小娘子第七百五十七章 財貨惑人心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五十章 二進宮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八百七十八章 收買崔寧第五百四十四章 雙吏遷至庭州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五十七章 皇帝等吃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四十三章 封大倫識破詭計第七百七十七章 活人變糉子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二百九十二章 全局考慮者第三百零三章 商修驛站第一百七十一章 識匿三百勇士(感謝欲仙飄紅打賞)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六百三十三章 景龍觀再次密會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七百七十二章 安祿山之暴怒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二百九十章 上級矛盾分歧第三十三章 太子李瑛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二百二十三章 千騎破擊突騎施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六百八十三章 米查幹開誠佈公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