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快樂的趙煦

bookmark

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快樂的趙煦

李舜舉笑呵呵地說道:“只要能夠讓百姓得活,哪裡去不是離鄉背井?對他們來說,本來都是一樣的。”

“從兩浙去南海,於冬月之際,實在是太方便了,明潤的政策,對他們真的一點吸引力都沒有。去荊湖都更適應!”

“就連汴京也是如此,要不是陛下裁撤廂軍給你支持,估計那邊的人你也要不來多少。”

蘇油都被老頭的思路整傻眼了,這死太監屁股天然歪,這到底是誰支持誰?

李舜舉繼續道:“也就是蜀中,人口增長迅速,加上有你這老鄉坐鎮,地方官員有大利,方纔得行,現在移居客戶已達三萬。”

“反倒是寧夏三路漢民踊躍,短短兩月,擴出十萬戶有餘,不然我都不知道怎麼跟陛下交代。”

說完嘆了一口氣:“仁宗時承平寖久,勢官富姓,佔田無限,兼併冒僞,習以成俗,重禁莫能止焉。”

“於是用范仲淹等人用法,抑制兼併,結果將國家五百萬頃耕地,‘抑’到了兩百多萬頃,兼併沒有抑制,反而酷烈了近倍!”

“倒是明潤所開的幾次田畝,制度執行得很好,大大減輕了京周與兩浙的兼併情況。”

蘇油笑嘻嘻地道:“舊地我也不敢亂碰,不過我開的新地嘛,當然由我來做主。”

“江南老百姓將我在太湖開發土地的所有權戶冊稱爲‘魚鱗’冊,什麼意思,就跟魚鱗一樣,每一戶的地冊上,都標註了東南西北周圍其餘鄰居的地界,每保還有一個大冊,每鄉有個鄉冊,同時在縣中還有備檔。”

“土地買賣,析分,這些地冊都得做相應的更改,各級官員都要簽字畫押,不作爲這嚴懲。這才增加了兼併的難度。”

“而對於熟地,想要不震動地方,除了利誘,沒有什麼好的辦法。”

“對官誘以利,讓他們有擴戶的動力;對豪強誘以利,讓他們減少對土地的貪婪;對下等戶誘以利,讓他們能夠走出困境。”

“否則,只能是四面楚歌的下場。”

“其實對於國家來說,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稅從地出,統計考量。”

“官戶的優待減免措施,不得以危害國家爲前提,也就是說,這個優待,是有度的,而不是無度的。”

“如仁宗朝那樣,國家一半土地都在免徵二稅之列,其實已經是動搖國本的危險舉措了。範公乃我的偶像,但是沒有能制止此事的發生,在當時受到攻擊,也是無話可說的。”

李舜舉搖頭:“那個時候劉氏後黨猖獗,這也不能全怪範公。”

蘇油說道:“所以攤丁入畝,二稅出於田是對的,大宋商業發達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商雖然是傳統意義上的賤業,但是它對於所有從事這個行業的人來說,相對公平。”

“因爲沒有這樣那樣的減免措施,保護措施,反而得到了正常的發展,不過這又是另一回事兒了。”

“總之趁現在三路還基本算是白紙一張,趕緊將制度訂立下來,否則以後再要糾轉,就跟如今的汴京,兩浙一樣煩難了。”

李舜舉點點頭:“在這件事情上,巢河西可是出了大力,你與他,簡直就是寧夏三路的姚崇宋璟。”

蘇油說道:“這些都是小節,爭奪人心纔是大業,各地學校的建設,還請李宮使你多勞累。我還得去視察三路,檢查產能,興慶府,就拜託了。”

李舜舉笑道:“去吧,南海四路用好一個李道成,翻年大治,我看這個巢谷,比李道成有過之無不及……”

丁丑,呂公著罷。

對於五路舉兵伐夏,呂公著一直持反對態度,趙頊不聽,又苦苦堅持要求選派得力帥臣,直到確定了蘇油爲帥,呂公著才鬆了口,不再固諫。

如今平了西夏,呂公著卻上章自劾,認爲最初阻撓大計,其實有罪,理當外放。

趙頊不準,因爲呂公著其實是大功臣,要不是他的堅持,讓李憲或者王中正做統帥,要贏得蘇油這樣漂亮,那倆貨自己都不敢相信。

但是呂公著堅持認爲自己有過失,正好章惇提拔成了門下侍郎,呂公著便再次上章,請求代惇守邊;

趙頊見實在挽留不住,乃命呂公著以資政殿學士知定州。

戊寅,蘇油開始巡視三路。

……

小趙煦,過了自己人生中最愉快的一個假期。

大宋的皇子是非常苦逼的,六歲加冠,十二可以出閣,加冠就意味著作爲成年人來要求,出閣就意味着開府建牙,開始參與國家政治生活。

於是羣臣的要求就是,大宋皇子十二歲前應該能夠成爲國家領導人後備人員,這樣皇帝萬一嗝屁國家還有繼承人。

宮廷禮儀制度規矩很大,只看舒國長公主對王彥弼的變態教導就可見一斑,蘇油有時候覺得,差不多都可以給舒國長公主定一個虐待兒童的罪名。

不過好在舒國長公主經歷大變之後,開始反省自己,默認了蘇油的教育方式比自己的高明得多。

關鍵是蘇油還爲這種教育方式賦予了理論依據,那就是蜀學天天呼喊的口號——天理人情。

趙煦的身體不怎麼好,其實說白了,大宋皇室子孫的身體都不怎麼好。

王彥弼的身體就是個典型,這娃要是沒有石薇插手那一番變故,早在三歲就死了。

這也是舒國長公主這當媽的信任蘇油夫婦的原因。

因此這次冬天,小趙煦被他爹傳染後,舒國長公主冒着巨大風險,請求趙頊,將他帶去尉氏調理一下。

尉氏有溫泉,對小孩子身體非常有好處。

趙頊竟然同意了。

這在朝中引起了軒然大波,最後高滔滔出面,以太皇太后身份巡幸兩位長公主的農莊,順便帶上孫兒,這才平息了非議。

所以這個年,趙煦是在尉氏過的。

尉氏新奇的,好玩的,好吃的東西,太多了,對於沒有出過宮門的小趙煦來說,簡直就是天堂一般的地方。

蘇家的小孩都是自己動手習慣了,趙煦覺得哥哥們都好有本事兒,就跟個小跟屁蟲一樣。

在這裡他學會了溜冰,抽陀螺,滾鐵環,認識了各種農莊的動物,從雞窩裡親自摸出了雞蛋,在溫室裡知道了瓜茄、韭黃、豌豆苗……

尤其是姜、蒜、蘿蔔、胡蘿蔔,這些作物地上部分的本來樣子。

除了拔蘿蔔這種快樂的勞動,還有學習和鍛鍊。

都不用蘇小妹出馬,畢觀、扁罐、王彥弼就知道好多的故事和知識,每天上午大家做作業,趙煦也做,包括算術和識字,下午就各種玩耍,傍晚去溫泉游泳,晚飯後在大炕上玩遊戲,早上按時起來鍛鍊。

這裡還有象莊,大象也是孩子們的好朋友,因此王珪蔡確擔憂趙煦害怕西夏人,純屬自己亂開腦洞。

這裡還有好多美麗的金魚,長得就跟花朵一樣,還有一種很小的小魚,叫青鱂。

這種魚好玩之處在於,只要食物充足,在溫水裡就會一直產卵,卵會附着在水草上,漸漸變出眼睛,最後破殼成爲小魚苗。

剛出生的小魚苗,蘇家的哥哥姐姐會用一種稻草泡出的水去餵養,通過那種神奇的顯微鏡,小趙煦發現,原來水裡邊竟然有許多鞋底一樣的小蟲子。

原來剛出殼的小魚苗,就是吃這樣的小蟲子長大的呀。

小魚苗長得很快,一個月時間裡,自己負責的那一罐小魚苗,漸漸長大到了兩個釐米。

據扁罐哥哥說,這種魚最大也就三個釐米,而他們的任務,就是要不斷將具有特殊顏色的小魚挑出來繁殖,漸漸得到一些好看的小青鱂魚。

金魚就是這樣慢慢變出來的,不過扁罐哥哥說,青鱂魚三個月就能夠開始生小魚,所以國公和縣君夫人花了三十年時間育出來的金魚,他們能夠追上。

一年有十二個月,就是四個三個月,因此小青鱂一年可以繁殖四代,而金魚一年只能繁殖一代。

因此養一年的青鱂,就等於養四年的金魚,至於多少年才能追上國公和縣君夫人的三十年,扁罐哥哥抱歉地摸摸自己的腦袋,說這道題一不小心超綱了……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再見沈括第八百四十三章 十三郎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水師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鬼章的謀略第四百七十九章 勸諫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立場第九百九十三章 論教育第九十章 孝心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消耗戰第二百零九章 北極院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人性的君王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遊說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一百零二章 告狀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動腦筋第二百七十七章 解試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一千八百零八章 侄子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深夜報捷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新詩第一千零九十章 和蚨祥第五百四十七章 風波第五百零四章 何爲先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德政連連第二十一章 求字第七十一章 文理第四百五十四章 渡口鎮第三百二十一章 鬧劇第五十二章 賣魚搭檔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九十二章 模棱公第一千零五十章 聖旨第六百九十四章 八公來了第八百五十二章 捕象第四百三十九章 還鄉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婿上門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六百零四章 劉嗣當官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家國天下第一千零九十章 和蚨祥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白災第一千零二章 熱鬧第一千零三章 膨化食品第一千七百六十一章 破屋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蘇頌看藥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獻計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沙子細第四百四十四章 洞房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小戰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複雜成因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跑第六百零七章 芭夯兔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悲歌第三百八十章 學問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石府的變化第十九章 蘇家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閱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小詩第六百二十五章 蘇方第一百六十三章 對策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沈括入門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 不宜語及第八百一十九章 處處烽火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真道理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朝堂清寧第七百三十八章 誰剽竊誰第四百八十二章 復綏州第七百七十六章 夜戰第四百三十五章 兩宮之意第七百二十七章 日本鬼開個感言吧,一百五十字寫不下。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東西皆戰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議政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盤子第五章 血旺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樑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爛的世界第八百零三章 見面禮第一千六百章 代筆第一千七百七十九章 鐵甲艦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培養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照相機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七百八十五章 黃魚季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演武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戰計劃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發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理由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居延海第八百七十一章 平爐和高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