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否認

bookmark

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否認

而且這還只是基本,而最好的軍馬需要能夠負重一百四十公斤,一天之內行進一百六十公里。

崇禎二年,皇太極繞道蒙古喀喇沁,從薊鎮長城破口入關。後金軍於當年十月初二從瀋陽出發,十月二十七日破龍井關,共計日程二十五日,中間休整六天,實際行軍十九天,平均每天行程均在五十公里左右。總路程接近一千公里。

破關之後皇太極專門下令,除了羸弱病馬以外,不準給戰馬喂精料,只能只草。

這當然不是皇太極愛護百姓,而是怕豆料裡面被人下毒。但同時也可以看出,長途行軍對馬的影響並不是特別大,不僅能夠堅持作戰,還可以堅持吃草。

所以馬兒其實也並不是那麼嬌氣,但是蘇油捨不得。

抵達蘭州對岸的時候,蘇油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求李憲給馬兒提供精料。

蘭州現在還是靠牛皮筏子過河,李憲給蘇油拖來了幾千斤豆子,幹苜蓿。

蘭州被大宋拿下,與熙州、河州就形成了一個防守三角,大宋對青唐的防禦態勢立即大爲改觀。

青宜結鬼章和篤喬阿公已經匆匆忙忙的回去了青唐,這也導致了大宋第二階段的戰爭大紅利,阿里骨一點都沒有享受到。

因爲董氈已經病危,阿里骨擔心大軍在外出變故,將兩軍撤回了青唐,和宋軍保持距離。

現任熙河路轉運使的趙禼趙老兒,心腸不一定就比王韶白一丁點,不得不防。

趙思忠和包順也回了岷州,帶回去了大量的戰利品。

不過溫溪心與藺逋比卻沒走,此次平夏戰爭,他們也算是很大的受益者,萬多部屬現在變成了三萬多,李憲將他們安置在了卓囉城,那裡位於黃河,湟水,喀羅川三川匯聚之處,在蘭州西面百里,是青唐進出河湟的必經之地,正好與阿里骨打對臺。

那裡也會是青唐和大宋新的榷市所在,對於長袖善舞的溫溪心來說,是絕佳的發揮之地。

隊伍在蘭州修整了三天,新軍的秘密現在已經不再是秘密,如李憲、王中正等其實是最早一批接觸新軍的內官,聽說如今正在和趙頊打報告,要求在蘭州和九原,自己的麾下,必須有一支新軍。

趙頊原則上是同意的,不過大軍中新軍是否歸中官掌握,朝中還在博弈。

蘇油倒認爲這個要求其實是挺合理的,新軍掌握在皇帝最信任的人手中,沒有什麼大毛病。

大宋的文官們自在得太久了,乾的事情也太多了,忘記了他們的老本行其實就是行政。

不過這些跟現在面前這羣人也說不着,李憲手底下還有舊軍將領,也是老相識老部下了,王文鬱。

當年鐵門關上被縣尉穿小鞋的苦逼巡檢,因爲能夠左右開弓,頗具膽略,被蘇油發現,推薦給了王韶,後來治渭州時又有了諸多交集。

陛下親自褒諭,皇宋軍人中武德的代表,王文鬱,現在也成了西軍中的傳奇人物。

兩人的關係完全不用遮掩,這和種詁是不一樣的。

蘇油幾度在西北擔任帥臣,要是和將領們一點關係都沒有,那才真正的不正常。

兩人間的話題也多,蘇油扶起大禮參拜的王文鬱,說道:“鍾兒我已經送去皇家軍事學院了,你也是,事事顧忌,真當自己是聖賢了?看看人家老田,那是有門路就鑽。你這樣會耽誤孩子的。”

王文鬱嘿嘿傻笑。

蘇油將孫能招呼過來:“讓幹臣帶你去看看新軍,試試器械,今後西疆的戰事規劃,肯定是以新軍爲骨幹,舊軍爲協從,相互配合,這次平夏之役就是例子,戰果也非常輝煌。”

“所以你雖然是舊軍將領,但是對新軍必須要了解,知道是怎麼回事兒,知道它怎麼打仗,這才說得到配合上去。”

說完低聲道:“今後新軍的規模肯定要擴大,前兩批肯定要從舊軍將領裡邊提拔,一會兒去我營帳取兩套書,你爭取搭上這趟車。”

王文鬱連連點頭,臉上露出開心的神色。

蘇油忍不住打趣:“你這麼高興幹啥?搞不好和鍾兒還能做同學。到時候考試考不過他,可丟了當爹的臉。”

王文鬱:“……”

將王文鬱打發出去,蘇油才和李憲敘話。

中官是皇帝夾袋裡邊的人,雖然有了大功,但是賞賜渠道和外官有所不同,這次李憲得了個宮觀使的頭銜。

那是內廷的晉升渠道,如今的內官級別最高的就是和蘇油平起平坐的李舜舉,第二梯隊現在變成了李憲和王中正,李若愚因爲沒啥軍功,如今都成了第二梯隊末班,風頭比不上這倆貨。

蘇油這回帶了童貫當監軍,童貫是李憲的徒弟,因此見面又是一番禮節。

李憲現在一身的丘八氣息:“咱跟老王都是因爲辦差勤謹,半路出家到的軍中,全靠國公爺不嫌棄一路輔導,現在料理起軍務,也勉強支應得下來。”

“道夫你就有福氣了,可以到軍事學院系統學習,如果陛下問你志向,你就一定要說操炮!”

童貫表示不服:“可是我更喜歡騎軍,霍驃騎他……”

“我揍死你個小狗日的……”李憲氣得擡腳就踹:“天山童姥的名號都叫出去了,叫老子想在陛下那裡糾轉都費力……國公你不要拉着我,看我打死這不長進的東西……”

內官中的師徒,因爲師父不能生兒子,其實更類似父子。

所以李憲對童貫,就類似老子揍兒子,沒毛病,完全不用客氣。

蘇油拉着李憲坐下:“人家道夫也是當襄統的人了,正帶一萬新軍,這回我帶的兩軍,人家帶得好好的。”

“今後襄統所帶的一萬新軍,稱作一師,必然配備一個炮兵團。我們這一路過來,其實就是練習輕重協同,車騎協同,炮騎協同,所以你放心,指揮炮團,也是師級統帥的必修課。”

李憲頓時樂了:“這科目是新的吧?之前沒聽說過啊。”

蘇油說道:“這是此次平夏大戰之後,根據戰爭需要總結出來的新科目。”

李憲拱手:“朝廷當中,能不將咱中官當做外人的,大抵就只有國公爺了,童小子不知國公爺是在培養他,還傻不愣登的呢。”

蘇油笑道:“軍人嘛,科目熟練,聽從指揮就行了,有時候想太多了反而是壞事。道夫其實很適合當軍人。”

幾人說笑了一場,李憲才道:“西夏這盤棋,我到現在都沒想明白戲法是怎麼變的,家樑……巢谷那十萬大軍,簡直就是一通瞎忙。”

“事後我覆盤,越琢磨越不對勁……國公你看啊,我大軍出涇原,家樑先是退往涼州,讓出蘭州,讓我們得以輕易渡河,是吧?”

“後又藉口馳援興慶保障後路,退往休屠,再次讓出了涼州,對吧?”

“之後又留在白馬強鎮,一直等到國公爺取了興慶府,大局底定,他才南下處賀蘭山,圍了攤糧城,對吧?”

“這老小子,打我們出兵起就憋着投降呢!圍攤糧城,不過是增加要價的籌碼而已!”

蘇油哈哈大笑,李憲能從戰略大局看到這些,說明他的眼光也已經很高了。

笑完之後,蘇油卻擺着手否認:“太尉沒有去興慶府,沒有看到僞樞密院的文書,因此纔有了這番推斷。”

第三百二十六章 佈置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思路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肅州第五百五十四章 貸與賑第七百零九章 下雨了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挽救章惇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防遼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種鄂的方略第二百八十章 寫文章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軟模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來人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測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發現第三百二十二章 老堂哥開炮第三百八十章 學問第一百三十三章 銅鏡(求推薦票)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賀蘭石第八百四十二章 王韶醒了第七百一十一章 離京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一千零五章 島礁和泡沫第七百八十七章 文會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逝世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黑汗第五百二十二章 橫有橫的資本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新義之爭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新轉般倉第一千七百五十七章 舉措第八百四十八章 廖恩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得計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談判第四百五十五章 樂於縣第九百二十四章 解封卷子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高家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勸和第八百九十九章 軟糖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我亦作不得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方略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括戶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課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風雲再起第九百零九章 董大官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風雲再起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翁翁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興亡第八百八十六章 硨磲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青岡峽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豐年第六百零九章 衝擊相府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新轉般倉第五百零八章 新宮殿第四百二十六章 姐妹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臘第四百二十五章 紅旗猶帶冷梅香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消耗戰第九百零五章 人民戰爭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二百三十二章 蘇伯純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昌第四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七百五十四章 咖啡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傅賢妃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共同利益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凍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第七百九十七章 朝廷知聞第六十章 仿宋體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少給臉不要臉第四百九十九章 開幕式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比爛的世界第一千六百零一十七章 嫁人的問題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東西大工藝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打魚摸蝦第三百八十四章 羊毛第九百五十四章 突發事件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家國天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詩人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範鎮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盛事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話第七百八十章打魚摸蝦甲天下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兩百零二章 燒白第四百零五章 環慶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孝奕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五百五十六章 荊湖建議第一千七百四十五章 蘇油的背鍋俠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燒了第七百一十章 爲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