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塔大殿

bookmark

第四百五十六章高塔大殿

見到骨串,老人似乎被電擊一般,以與年齡絕不相符的靈活,將經筒放到一邊,匍匐在地,一邊行禮,一邊高聲呼喊家裡人。

很快,屋裡,畜棚中,男女老少都趕到老人身邊,一見高高舉着的行杖和骨串,都不由得歡呼起來,一起激動地匍匐到路邊。

路邊的人越聚越多,夷人好彩錦,金飾,路的兩邊,簡直就如同春天到了一般,變得繁花金簇,金銀閃耀。

山谷前的高高的碉樓拋出了紅旗,緊跟着,牛角號的聲音一層層傳遞了進去。

很快馬蹄聲響起,老兵們帶着青壯趕來了。

不少蘇油都認識,在瀘州,在夔州,最近的在渭州,蘇油還曾經與他們並肩作戰,一個鍋裡爭飯菜來着。

老兵們神色嚴肅,右手撫着左胸胸甲上的殺敵印記,這是囤安軍特有的軍禮。

蘇油和赤尊也回以同樣的禮節,這些老兵胸甲上的勳績,在二林這個地方,即便貴如大巫和鬼主,也必須以平禮相待。

隊伍過去,老兵們便一聲不發策馬在後,領着青壯,逐漸形成一支浩浩蕩蕩的擁衛隊伍。

種誼慣在軍中,卻何曾見過這等威勢,望着身後雄壯彪悍,兵甲精良的騎兵,對老師的威望不由得崇羨無比,喃喃說道:“大丈夫當如是也……”

張麒在一邊說道:“誼娃,如果有一天,你能帶給一方百姓富足,安寧;能帶着軍隊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能讓所有人覺得你公正,仁慈;能照顧好他們的老人和孩子……你就是他們的神。”

種誼說道:“這就是你一直願意跟在老師身邊的原因是吧?二哥三哥他們一個個都獨有建樹,你卻一直守在老師身邊,是不是就是喜歡常常看到這樣的情形?”

張麒笑了:“你說對了一半,還有一半就是哥哥們的託付,要看顧好少爺。”

說完看着蘇油的背影:“如今說這個話的人,可是越來越多,阿彌姐姐,阿烈哥哥,程老爺史老爺,八公,大小先生,張學士,趙學士,富相公,大理大宋兩個高侯爺,對了還有你哥……小七肩膀上的擔子,好像也越來越重了呢……”

二林部的大山谷,如今變成了一個“現代化”的牧場,沿着山坡的一圈,全是大大小小的畜棚。

畜棚都有編號,每個畜棚都有一條帶圍欄的道路,彙集到一圈類似跑道的大路上。

道路是一個大圈,在山谷中成一條環線。

環線內,是剪毛圈,幹儲倉和青儲倉。

再往內一圈,是精養棚,包括配種房,產房,幼畜棚。

再往內,是規整的牧草種植區,稗草和苜蓿輪作。

最內的一片,還保留着原始牧場,同時也是選種區,種牛種馬種羊的自由活動區,鍛鍊訓練區。

六匹良馬的第一代後代,已經運到了這裡,它們也要在這裡形成種系,還要和當地良種雜交,爭取形成適應地方使用的大牲畜。

這樣的養殖方法,極大的解放了人力物力,如今的大牲畜,都不用翻山越嶺,而是直接通過大路趕往嶲州上船,過河到對岸的宜賓,或者水運到眉山,夔州。

雖然已是冬日,但是牲畜們依舊膘肥體壯,工人們正在草場圍欄上,收穫今年最後一批羊毛。

山坡上層層疊疊的房屋,十年來又擴大了不少,如今這裡已經巍然成爲一座巨大的山城。

山頂上修建了巨大的山塘,幾乎就是一個湖,提供足夠全城的飲用水。

湖畔有一座高高的佛塔,塔頂和每一層護檐,都鋪設了青綠色的琉璃瓦,每個護檐的飛角上,都掛着一枚精緻的銅鈴。

祭殿,就在高塔之下。

塔內的鐘聲悠揚地響了起來,蘇油一行人在石頭城門處下了馬。

石頭城門已經經過改造,城頭上還建起了門樓,巨大的橫匾掛在門樓之下,上面寫着三個大字——歸德門。

城門上,鑲嵌着一塊新打造的石頭匾額,同樣是三個大字——樂於縣。

蘇油能認得出來,這是範先生的筆跡。

城門兩側的牆上,也鑲嵌着同樣石料的巨型浮雕,一邊兩人,是金剛造像。

伴着悠揚的鐘聲,赤尊帶領衆人,開始徒步上山。

青石臺階明顯經過拓寬,這是山城的主幹道。

城中居民們,全都涌出到道路兩側,頂禮膜拜。

過了山城高處的防禦使司衙門,青石板路就變得清幽起來。

再往上行出百十來步,一汪清澈的人工大湖石堤一側,是一個恢弘的建築羣。

建築羣外,是青石鋪就的小廣場,擺放着巨大的鑄鐵香爐,鑄鐵香案。

紅牆琉璃瓦頂的院牆大門下,一邊列隊站立着身穿襴衫的學子,一邊列隊站立着身着紅衣的佛徒。

如今的祭殿,已經成爲集一所儒學和佛學巫法於一體的學術場所。

二林的巫法,在龍昌期的思想影響下,已經如藏傳佛教,大理洱源佛教一般,漸漸與佛法融合爲一體。

蜀學吸納了佛學的很多理論和觀點,除了繼承其因明學的基礎,發展出辯證法之外,思想上也有所借鑑。

蘇油曾經引用關中古文大家,連歐陽修都受其文風影響,曾經也知過渭州的的前輩尹洙的的論述,來解釋爲什麼蜀學論尊崇孔孟的同時,卻不甚排斥佛老。

蘇油贊同尹洙的觀點,認爲佛氏的“博愛”是和儒家的“仁義”是相通的——“樂於佛氏之說,非取其所謂報施因果,樂其博愛而已”。

大門前站着兩人,範先生鬚髮皆白,已經長出了壽眉,只用一支黃楊木釵固定髮髻,身披鶴氅,更顯清癯。

他的身邊,站着一個頭戴烏紗冠,身穿淡青色絲袍的中年人,還帶着一副玳瑁架子的眼鏡,一副學者氣質。

蘇油神情激動,走上前對範先生深深一禮,聲音都有些哽咽:“闊別十年,再見先生萬安,蘇油喜不自勝。”

範先生將他扶起來:“追春捷報銷殘雪,敢信人間換少年。雖然光陰似箭,明潤卻也未讓老夫久等。雛鳳清於老鳳聲,平生最快意事,莫過於此。”

這話下邊的意思,蘇油當然明白,老頭的最快意事,當然是二林部改土歸流,可惜卻不能明說。

沒等蘇油從思憶中回過神來,範先生介紹道:“這是我的學生,白愔,字歸禪。如今幫着我打理祭殿,朝廷任命的嶲州教諭。對了,或者你叫姐夫更親切,因爲他是阿彌的夫君。”

蘇油趕緊見禮,笑嘻嘻地道:“從聽聞阿彌姐姐大婚之時起,我就一直在好奇,這姐夫到底是什麼模樣,卻原來是位文質彬彬的讀書人,還真是出人意表了。”

白愔也還禮:“只聽先生和阿彌說起明潤是如何如何調皮搗蛋,今日一見,調皮搗蛋那些事,也怎麼都和一榜探花,國朝方面重臣聯繫不到一處。”

兩人都是大樂,蘇油對這姐夫的印象頓時大好,介紹過石薇等人後,蘇元貞才上前參見恩師和姐夫。

一通禮節過後,範先生帶着蘇油遊覽祭殿。

以大雄寶殿中庭相隔,左邊是學宮,右邊是經院。

當年被蘇油炸死的大蛇骨架,如今還擺放在一所偏殿當中。

種誼第一次見到如此巨大的蛇類骨架,不禁瞠目結舌,九歲孩童能斬殺如此巨蛇,實在是難以置信的事情。

換到今日,自己見着如此巨蛇,只怕也掉頭就跑,只能說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這……這比司馬大諫砸缸救人可厲害多了好不好!

蘇油翻着白眼:“沒那麼誇張,我那是被鎖洞裡邊了,想跑也沒處跑。”

說完低聲說道:“當時我們爲了讓銅碗飛得更高,已經提純了火藥,正好書箱裡有個銅皮大炮仗,‘轟’!然後就這樣嘍……”

種誼覺得自己都要瘋了,真相比傳說更不科學,九歲嫌火藥威力不夠猛,帶着一幫娃子搞提純工藝,你咋不跟那銅碗一樣上天呢?

蘇油摸着下巴看着湖對面的高聳的山峰:“對啊,以如今我們對風帆的理解,弄個滑翔傘出來也不是不可以喲……”

第四百六十八章 意大利炮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猜測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獎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兇險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河套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龜賊弄潮圖第六十一章 曲榷協議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大亂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夫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四十八章 上表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首詞第八百五十九章 張載逝世第五百四十六章 十大罪第九十四章 去勢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議政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電報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夢中詩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三百零四章 翻譯官第五百八十八章 大餅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殲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文物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 精神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調整第二百六十五章 請解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冊府元龜第九百九十六章 種山藥的道理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朝會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監第六百二十四章 禪師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敦煌遺書第七百八十三章 紫砂壺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理順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遼陽第八百二十四章 條件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涼州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一千七百六十八章 知識產權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後生可畏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涅將軍第七百二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七百二十二章 遺香第二百七十六章 梅堯臣去世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七百二十二章 到任第十二章 牛雜可是好東西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兩賦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求救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光脛轉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禮物第四百三十六章 必須姓蘇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延禧之死第三百五十三章 蔡確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八百七十二章 基地第一百九十三章 雞丁第一千六百六十一章 理順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逝世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故人之子(加更賀新年)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步槍舞第八百二十九章 解決第一千零四十章 字說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復行漢制第七百九十八章 議事第八百三十一章 拐點第二百零八章 心累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一百零九章 幾本書不如二十字第四百七十二章 進京第三百四十九章 實心任事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 磁州窯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搶人第四百一十七章 表面上的不利第四百七十一章 議論第一千八百一十章 收復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赴宴第二百八十九章 救日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第四百六十三章 墓誌銘第三百七十章 演習第五百七十二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七百三十九章 不習慣第七百八十五章 黃魚季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火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瓠子歌》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馱馬第二百四十九章 措施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泡溫泉第四百九十九章 開幕式第一千八百一十二章 壽昌更化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經濟課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幫助遼國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臨終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