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一章 奇怪的戰爭

bookmark

第九百一十一章奇怪的戰爭

“話別說得這麼難聽嘛。”黃永苦口婆心地說道:“明公,舊州不管歸誰,關鍵是,咱的利益,是多了還是少了,對吧?”

“如果歸宋之後,利益比現在還多呢?官職比現在還大呢?”

王珍變得若有所思起來。

黃永繼續說道:“當年魯肅勸孫權迎戰曹操,理由就是臣下皆可降,而孫權不可降,說白了,就是羣臣大賺,孫權大虧。”

“明公,你覺得自己現在的處境,是張昭,還是孫權?”

“會安市舶務,那是多大的流水?以明公之能,就能將局面做到這麼大?我們舊州城,光這兩年擴建的倉儲,碼頭,多掙了多少?這些利益,誰帶來的?”

“如今的局面,就是佔王不拿下舊州不放心,大宋不拿下舊州不死心。”

“明公要是能有如小將軍那樣的氣魄膽識,黃永即便肝腦塗地,也要想辦法給明公縱橫遊說,替明公死保這一州之地。可是明公,你自己分明就不是那樣的人啊……”

王珍摸了摸自己皮甲下肥肥的肚子,不由得嘆了口氣。

黃永說道:“既然事機如此,那就只能順行,不可逆抗。”

“有舊君呼召,不爲失義;有新王不仁,不爲違道;有人心思宋,乃順從民命;有宗主仁德,乃慕仰天恩;有三州舉事在前,不爲首逆;有諸處皆未歸效,不比迫降。”

“明公,如窮蹙投宋,是爲被逼無奈,但是如果戰勝僞王,震動國中,激勵三州,投歸大宋,以首效之功,入天朝版圖,大宋能惜一節度之職?”

“明公乃是做老了生意的,梳理利弊,這不是一目瞭然的事情嗎?”

王珍點點頭:“既然有這麼多好處,爲何都要給我?大宋那邊直接出兵佔了不就好了?我幾次求援,爲何大宋還扭扭捏捏,都不發兵?”

黃永賊笑道:“明公,真當大宋沒有發兵?兩千藍衣軍,你真當是自己飛來的?對面市舶務,如山滿倉的金銀貨品,真當大宋一點都不怕搶掠?”

王珍有些糊塗了:“怎麼這麼多彎彎繞?”

黃永笑道:“大宋作爲宗主國,要的自然是個體面,不能給諸國留下覬覦藩國的話柄。”

說完又道:“這不正好?大宋已經將全部梯子都架好了,就等着明公揚威南海,一戰成名。然後向宗主痛訴藩王無道,順應老王之命,首先投效。”

“此等際遇,正爲明公而設,不得不說是天大的福分!我估計啊,大宋待明公,當不比錢塘錢氏稍差。”

王珍搓着手:“那老黃你趕緊再去江對面,跟那邊說說,看看是不是真這麼個意思,要真是的話,咱就演個全須全尾!”

黃永笑道:“不害怕了?”

“怕!怎麼不怕?”王珍一瞪眼:“不過有大宋在後邊撐腰,怕……也怕得輕些?”

說完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要是真能勝過這一場,那我們再截斷橫山關守軍的歸路……”

黃永一拍大腿:“好決斷!要是能再迫降良保故倫,僞王休矣!更是大功一件!”

不說兩個老奸巨猾的人在廳中商議細節,只說王德氣鼓鼓地來到軍營。

陳田對着他招手:“公子來,我們給占城人設了個陷阱,你看如何?”

王德摘下頭盔:“我那爹膽小如鼠,我就不知道訶黎有什麼好怕的,反正要我再當別人的財產,那我寧願和他拼死在戰場上!”

陳田笑道:“你爹也是爲了你着想,這麼大份家當,考慮得就多,不說他了,公子來看這佈置如何。”

王德湊過頭去,只掃了一眼,便指着州城的西南角:“這裡,有問題。”

陳田笑道:“對,佔軍攻城,兩個城角突出部位,肯定是重點攻擊地區,這裡不好守護。”

王德問道:“那該如何?”

陳田說道:“只有將這兩個角挖掉,變成這樣……”

說完在地圖上用鉛筆畫了兩道曲線:“利用城中屋宇,截斷街道,做成甕城,我們守在屋頂,將他們放進來打!”

王德接過鉛筆,將圈子畫得再大一圈:“東南和東北兩角,穿過街道,一邊進來是校場,一邊進來是普照寺。”

“兩處地勢開闊,能容納不少兵力。待到占人蜂擁而入,我們便在此周圍,射殺他們!”

說完又留下幾處口子:“這裡,還有這裡,待其丟魂喪膽,我可以率步軍突進,予以剿殺!”

陳田滿意地看着王德:“初生牛犢不怕虎啊!你爹要是有你一半的膽色就好了。”

說完一指帳中的武備架子:“那是老夫的板甲和長刀,老夫如今穿着上戰場就是個笑話,便送給公子了!”

那可是二林部的鍛造滲碳鋼甲,還做了烤藍工藝,發出冷幽幽的暗光,王德早就垂涎已久,聞言不禁大喜:“多謝陳公,王德定不辱沒長者厚賜!”

陳田擺手:“來,我們接着商議佈防。”

元豐元年十二月六日,一場激烈戰爭,在東南亞重要港口舊州城打響了。

這是一場奇怪的戰爭,歷代戰爭裡,都未出現過這樣的情形。

會安河上小舟往來,無數的舊州居民,集結了竭盡全力能夠找到的小船,甚至是拆除了自家的房屋,門板,做成木筏,往來不絕,運送物資,傷員。

更多的居民,則聚集在河邊,關注着對岸的戰事。

每當占城軍被打退一次進攻,這邊就歡呼叫好;每當占城軍集結準備攻城,這邊就敲鑼鳴金地干擾,喝倒彩,打擊他們的士氣,弄得占城軍不厭其煩。

幾艘木筏撐了過來,上邊是受傷的軍士,幾隊扛着麻布擔架的漢子衝到水邊,將傷員放上擔架就往鎮子裡跑。

一名傷員直起身子:“我是輕傷!我還能打十個!你們放我回去……”

話還沒有說完,就又被按回到了擔架上。

不斷有居民過來問情況:“城裡頭還頂不頂得住?你們還需要什麼幫助嗎?”

“娃子哪條街的?認識硝皮鋪子李大壯不……”

“哥你那裡還要人不?我跟你回城成不?你看我身子多壯……”

“大叔這是我家煮的雞蛋,我娘說你們都是英雄,要我給你們送過來……”

擔架隊經過街道,街邊不少婦人在漿洗縫補軍服,一些在煮繃帶,一個管事模樣的老頭還在一邊嘮叨:“昨天可是搜檢到衣袋子裡頭有人塞紙條了,各家可管好各家閨女!”

“做事歸做事,動什麼小心思?衣服拿進城你知道穿在誰身上?不一定就是你漢子情郎!哎喲可長點心吧……”

婦人們一邊低頭狠命搓着軍服,一邊滿臉通紅吭哧吭哧地笑。

糧倉附近,幾臺風磨轉得呼呼的,米粉,豆粉,芝麻粉,堅果粉……各種糧食的粉料從風磨眼裡出來。

一邊有一個巨大的鐵轉爐,工人們將粉料按照配比丟進去,不一會料就熟了。

然後在加入蔗糖,鹽,油,還有肉鬆,拌勻之後,壓成一個個的方塊。

這就是乾糧,開水一衝就成香甜可口的糊糊,消化快吸收好,加上水果罐頭,完全能夠滿足士兵們的營養需要。

當然不可能全吃這個,邊上還有一幫大媽們在攤菜葉捲餅,反正氣候不冷,吃點冷食也無大礙,有時候送過去得及時,城頭上的軍士們還吃得到熱乎的。

媽祖廟就是醫院,傷員們都在這裡進行救治。

救死扶傷就沒關係了,所以這裡的醫護人員全是宋人,有天師道的道長,寧海軍的軍醫,還有交州的女護士。

還有律陀羅號召起來的一些占城僧侶,也在這裡跟着學習救治。

整體說來,後勤運轉高效有序,讓城裡的軍隊可以安心作戰。

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昭文相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扎堆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曆計算器第四百二十九章 計相學宮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一百七十九章 雄辯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絕仕第一百五十七章 鬥智不鬥力第一千七百二十四章 都艱難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寶鈔第五百七十章 蘇軾被彈劾第四百三十三章 一類人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二十五章 美質良才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觀量派第一百九十二章 短板第一百三十五章 來訪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五章 血旺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豈止於此第二百七十五章 內官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一百六十五章 第一個承諾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渾脫第一千八百二十七章 老銀幣第八百六十四章 蒲珊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與錯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照會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塢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 三君子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崛起中的帝國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得國第七百八十九章 李士寧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擺事實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龜賊弄潮圖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五泉井第六十一章 曲榷協議第八百零一章 情報分析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壕第四百八十二章 復綏州第三百九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室尚書第三百七十二章 財計第一千零七章 君子小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要求第七百零三章 流民圖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學員斥候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話第三百章 再見張方平第三百一十一章 輸了!第九百五十九章 進取之時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沈括所見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龍筋第五百三十七章 唐介病了第九百零三章 專業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弊病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歧第三百九十九章 擡槓之旅第六百一十七章 湘鄉第三百九十九章 擡槓之旅第六十二章 豆花飯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國力的衰漲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醜話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方夜譚第八百八十八章 輿情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劉猢猻第九百九十三章 論教育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以寫入畫第八十四章 能人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動員第八百九十章 海運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燒曲第九百七十四章 禽獸不如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瑞升號第七百六十七章 章惇的算計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藥局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四百八十章 貨物第六百七十二章 承包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涼州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人性的君王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挨訓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文明之始第四百八十六章 鐵腕計相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搶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兄弟遊園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體驗第九百四十一章 西事第一百零七章 扇翅膀第一千七百四十八章 十一弟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新情況新問題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朝堂清寧第一千七百三十七章 體驗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信就是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