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四十七 天行有常(上)

bookmark

蕭如薰的顧慮袁黃也認同,便說道:“此番作戰沒有大量騎兵輔助,的確是有困難的,若有一萬遼東鐵騎,此戰便不足爲慮,但是具爲步卒,就有所難度了,恐怕傷亡不小,難以爲繼啊!現在只能期盼最好不要下雨,如果真的下雨了,季馨,我們就要做好拼死一戰的準備了。”

蕭如薰點了點頭。

“之前在朝鮮和倭寇血戰,火器還是能用的,吳惟忠才以五千兵馬抗衡三萬倭寇,而如今,如果火器不能用,我軍在兵力上就是絕對的劣勢,此戰,就要看誰能把握天時地利了,我對天象略有研究,袁公,你呢?”

“略知一二,之前也聽當地人說起過,此時乃是暹羅雨季,大雨一下就下幾天,還是傾盆大雨,別說火器了,怕是連人都不怎麼好用,難道大家一起窩在水裡面打仗?真到了那個時候,也是休兵罷戰的結局。”

“總而言之,唯有死戰一場了,十萬洞武軍,我們不去找他們,他們自己倒是來了,這一仗若是打贏了,將之全殲,則洞武國之戰就已經結束了,洞武人將再也沒有反抗之力,其國土可一鼓而下,雲南之危立解,南疆必將恢復安定,所以此戰不僅是巨大的挑戰,也是巨大的機遇。”

袁黃看了看蕭如薰,詢問道:“季馨有何打算?”

蕭如薰瞅了瞅袁黃,看了看四下無人,便開口道:“儘量保存自己的實力。”

袁黃眯了眯眼睛,嘴角勾勒起一絲笑容:“季馨和老夫所想的一樣。”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藩屬國又如何?若是我軍消耗太大,之後該如何瓜分洞武國土?若是叫暹羅得去太多,暹羅便會成爲第二個洞武,更兼暹羅乃是大明的不徵之國,到時候免不得朝中掣肘,是以現在就要未雨綢繆,想方設法,叫暹羅人和洞武人死拼,我等坐收漁利,豈不更妙?”

“季馨做何想法?”

“不說還好,一這樣說,我反倒更加期待戰時下雨了,袁公,你覺得我這樣的想法如何,我打算……”

蕭如薰在袁黃的耳邊嘰哩咕嚕了一陣子,袁黃的臉色時而放鬆,時而緊皺,面色變幻不定。

“這樣做,風險未免太大了些,且不說天時地利,單單是這個度若是把握不好,不僅暹羅有滅頂之災,我等也未必能全身而退,而且此番主要敵人是洞武人,並非暹羅人,季馨是否在考慮考慮?”

“袁公,畢其功於一役之戰,沒有下一次的機會了,這一次的機會不把握住,我們就難以遏制暹羅的發展,暹羅將會成爲第二個新羅,失去了洞武的掣肘,暹羅將沒有敵手,此間如此大的土地,全部被暹羅據有,則暹羅不僅僅威脅雲南,而是會威脅整個嶺南乃至於江南!

大明北邊有蒙古有女真,不能再在南疆多出一個暹羅,當年南倭北虜已經鬧得大明夠嗆,難道現在還要再來一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袁公,如薰決不能眼睜睜地看着異族人在我的眼皮子底下強大起來!此番戰事我全權負責,我一人全部把握,無論是時機也好,戰況也好,袁公還請寬心。”

袁黃略有些遲疑的看着蕭如薰,開口道:“季馨,有些時候,老夫也不清楚你到底在想些什麼,藩屬國終究是藩屬國,納瑞宣姑且能幹,但是他的後代未必能幹,南疆之地酷熱,根本不便於發展,與我大明而言,也並非是必需的,你這樣做,萬一被人察覺,後果不堪設想啊!”

“袁公,你還記得在朝鮮的時候我是怎麼說的嗎?”

袁黃一愣,沒想起來什麼東西。

“我說,大明的北疆這些年來越來越冷了,春季來的越來越晚,冬季來的越來越早,這天兒也不似之前那般暖和,而是愈加寒冷刺骨,北地民衆多有抱怨,近年來降雨量越來越少,糧食產量也不復之前那般多了。”

袁黃忽然就響起來了當時在朝鮮的明軍大營裡面,蕭如薰曾經面色凝重的對他說過這樣的話。

“季馨,你到底想說什麼?”

蕭如薰深吸了一口氣,開口道:“袁公,我是想說,天氣如果再這樣冷下去,大明北方,天氣會越來越冷,降雨量會越來越少,河水湖水井水都會乾涸,黃河以北的所有耕地將無法產出糧食,整個大明以北的糧食將絕收!將產生嚴重的饑荒和流民之亂。”

“什麼?!”

袁黃瞪大了自己的眼睛。

“袁公,我曾對華夏曆代的大的災難感興趣,在家便搜古籍,查閱過很多古籍和地方誌,犬戎滅周平王東遷,齊桓公尊王攘夷,秦末漢初匈奴之亂,黃巾之亂,兩晉五胡之亂,唐末五代之亂,元末之亂,以至如今,我看到了一個很令我感到吃驚的事情,這些大亂時期,往往都會一併發生各種旱災,蝗災,農作物絕收,農民起事,還有瘟疫。”

“那能說明什麼?”

“那能說明歷朝歷代的大亂之爭並非僅僅是人禍,還有天災在其後作祟,袁公,一個最淺顯的道理,如果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百姓會做亂嗎?”

“那自然不會,但是風調雨順並非是每一年都會出現的,這要看……”

袁黃忽然停下了自己的說辭,他似乎注意到了什麼。

“這要看上天是否願意,對嗎?袁公,你有沒有想過,爲何我們不能每年風調雨順,爲何我們不能一直風調雨順下去?爲何每年我們不能一直豐收下去?如果可以的話,會少掉多少作亂之人?”

“天行有常,不因堯存,不以桀亡,豈是我等凡人可以揣度?”

袁黃只能這樣吱吾着。

“對啊,袁公你都說了,天行有常,天行,是有常規的,是有其規律的,冥冥之中,天有他自己的規律,如果我們發現了這個規律,掌握了這個規律,並且運用這個規律,就能避免很多的災難。”

“這如何可能?那是天啊!”

袁黃指着自己的頭頂,瞪大了眼睛。

“袁公,二十四節氣難道不是天行?我等觀天象,預測下雨下雪晴天雨天東風南風,難道不是因爲掌握了天行有常?若是沒有掌握天行的部分規律,我們如何確定一天的十二個時辰?如何區分一年四季?如何確定春分夏至?這都是天行,是古人掌握的天行,既然天行能被掌握到這樣的地步,自然可以再往裡面繼續鑽研,掌握更多的天行之道!”

袁黃瞪着眼睛張着嘴巴,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二百零九 被驚醒的人們七百五十八 那一日四百三十四 喪心病狂(下)九百五十八 我就不再追究了四百五十七 菲律賓海戰(一)一千二百七十五 爹啊,您把我害苦了啊!三百四十六 焦土一千零五十七 建州兵崩潰一千二百三十九 岌岌可危的暹羅六百 悲哀的抉擇九百七十五 樂不思蜀的徐弘基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八百八十 不一樣的鉛彈三十二 炸城牆?!六百九十一 袁黃的擔憂(上)六百九十九 殺心三百六十一 雙雄爭鋒(下)七百七十七 退一步,萬劫不覆,進一步,海闊天空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八十八 心安樂,才能身安樂三百八十三 身份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三百六十一 雙雄爭鋒(下)三百五十五 今非昔比七百一十四 亂臣賊子一百六十五 時代的腳步二百二十三 特殊的軍隊一千一百三十一 有何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啊!一百一十八 李如鬆血戰開城(上)一千 朱應槐圖謀造反一千一百七十七 百僚未起朕先起(上)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八百九十八 故人重逢一百二十五 冷卻三百一十 重新開始五百八十二 背叛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一千三百一十三 真正的開國封賞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三百八十八 緬甸正在如火如荼的發展着四百二十二 心底最深的野望八十四 談判專家三百四十五 王的抉擇(下)八百五十八 李汶的反應很快二百零六 大明日本互助友好條約一千一百四十二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一百一十四 九世猶可以復仇乎?六百八十九 鎮南軍大獲全勝五百三十 爲何不去挑戰?不去超越?一千零三十五 一定要回來!一千三百一十一 他只是皇帝(上)六十 必敗九百七十 彈冠相慶的前明舊臣二百二十八 明軍集結二百一十二 最後的會面八百二十一 特殊且大膽的想法五百三十一 蠱惑人心五百四十七 爲了活命(上)一百一十八 李如鬆血戰開城(上)一千零二 陛下聖明八百四十六 由衷的笑容一千三百四十七 大秦已經做好準備了一千零八十七 父子三百九十二 三年(下)六百五十六 赫力圖的動搖九 訓練鳥銃隊一千零六十五 權慄很崩潰一千一百三十五 孫時泰無能爲力九百四十一 大明還有如此多的忠臣良將一千二百八十二 陸海之爭(上)一千一百六十一 猜忌三百八十六 凱旋(下)四百五十一 討個公道回來二百七十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千一百三十八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一千一百五十五 多麼美好的劇本一千二百四十九 絕對的忠誠一百六十四 盛大的接風宴一千一百八十九 接風晚宴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九百九十一 多俊俏的少年郎啊九百三十七 他不怕我死掉?三百零六 暹羅(下)二百二十三 特殊的軍隊七百九十五 開動的戰爭機器(上)八百零八 沈一貫是極其詫異的一千二百六十七 大忌諱一千一百四十五 治蝗(上)三百八十七 簡單的軍人一千一百六十二 畫餅二百六十八 王錫爵並未就此認命七百二十四 迎刃而解五百九十八 權力六百九十二 袁黃的擔憂(下)七百三十九 朱翊鈞畢竟也不是省油的燈一千零二十八 有軍事天賦的蠻夷八百九十二 夜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