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先禮後財 天下息爭

《正義》曰:“案《禮記·鄉飲酒義》雲:‘先禮而後財,則民作敬讓而不爭矣。’言君身先行敬讓,則天下之人自息貪競也。”

《禮記》教導我們,如何做人,做人要“先禮而後財”。這個“財”,如果把它放在第一位,那就會產生競爭,大家都爭這個財;爭財的過程中,就忘了禮了;忘了禮,就忘了德了,那就叫缺德。我在美國、澳洲的大學教過書,而且都是在商學院任教,每個大學商學院都是最爆棚的,人數最多,學費也最貴,大家都來讀商學院,因爲都想發財。如果一個大學,要開一個專門教禮的課程,會有幾人去讀?我們現代的教育,特別是外國,都已經倒過來了,先財而後禮,所以問題越來越多。“先禮而後財,則民作敬讓而不爭矣”,大家都能夠互相尊敬、禮讓,就不會競爭。如果先財而後禮,那就倒過來了,民作競爭而不敬讓矣。會出現爭名逐利、損人利己,社會不公,怨氣很多等等各種現象,這些都是缺乏了禮義的教育。

“言君”,“君”是領導人,“身先行敬讓,則天下之人自息貪競也”。要改變社會風氣,最有能力的是領導人。作爲一個領導人,他自己先做出敬讓的好樣子,尊敬人、禮讓人,那被領導之人,都能夠息滅貪心,不求競爭,都講禮讓,這就會有太平盛世出現。

《正義》雲:“案《禮記》雲‘樂由中出,禮自外作’中,謂心在其中也;外,謂跡見於外也。由心以出者,宜聽樂以正之;自跡以見者,當用禮以檢之。檢之謂檢束也,言心跡不違於禮樂,則人當自和睦也。”

這段議論,解釋唐玄宗的“禮以檢其跡,樂以正其心,則和睦矣”。《禮記》說“樂由中出”,“中”就是心,所以用樂來治心。“禮自外作”,“外”就是指我們身體的造作,造作出來的言行要符合禮,所謂“中,謂心在其中也”。這是講調心之法,用這些藝術,用這個樂,沒有邪思的這些藝術,幫助我們提升心境,提升靈性。“外,謂跡見於外”,這是講我們的造作可以看到,這個“見”,古音讀“現”,“見於外”,這是外在表現,可以讓人看到的。“由心以出者,宜聽樂以正之”,因爲樂是由心出,所謂藝術都是心顯發出來的一種表現形式,所以看一幅藝術作品,就能體會到創作者的心態,因爲藝術是由心而出。

真正聖賢人的心,他們做出來的樂一定是最美的。《文王操》這首曲子,孔子聽了很久,悟出只有文王的德行,才能寫出這樣教化人心的音樂。聽這種音樂,心當然就正了。“自跡以見者,當用禮以檢之”,這是講到“禮”幫助規範自己的身行。“檢之謂檢束也”,就是約束。本來“禮”,是我們的本性本善,現在我們放逸久了,就要用“禮”來規範我們的身。規範久了,習慣成自然,跟本性相應了。所以一開始會有約束感,久之就自然了。“言心跡不違於禮樂,則人當自和睦也”,身心都符合禮樂,這個人身心都健康、和睦、和諧。

十一、引用《詩經》重申章旨

本章最後一句,引用《詩經》:【《詩》雲:“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玄宗皇帝《御注》:“赫赫,明盛貌也。尹氏爲太師,周之三公也。義取大臣助君行化,人皆瞻之也。”師尹,是指周朝三公,所謂“太師、太保、太傅”,三公之首叫“太師”,那麼“尹”是太師的姓,所以叫“師尹”。三公,是幫助君王推行教化的大臣,是全國人民的榜樣,作爲三公之一,地位是很顯赫的,所以大家都在看着,“人皆瞻之也”。“民具爾瞻”,“民”就是人,“具”就是皆,“爾”是你,“瞻”是看,就是大家都“瞻之”,都看着你、學習你,所以你要做一個好樣子。

三才章最主要講教化,就是自己要做好樣子,然後才能夠教化大衆。所以“先之”很重要,“先之以博愛”,纔要去說,纔有“陳之於德義”,再“導之以禮樂”,然後“示之以好惡”,這樣才能夠真正幫助國家得到大治。

三才章我們就學習到這裡,有講的不妥之處,請各位朋友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48章 遊學海外 懷親念親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230章 喪親之悲 禮而無容第16章 恩師導引 志存高遠第95章 尊師敬道 安親立身第93章 憂樂爲公 聖賢示範第35章 領袖德教 愛民大孝第83章 禮法道德 約束媒體第69章 諸侯第67章 哀悼國難 親安鬼享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129章 家之概念 古今不同第204章 諫諍第203章 敬事愛物 行成名立第25章 成書宗旨 時代背景第34章 契入境界 當機受益第139章 父嚴遠子 問一得三第108章 貴賤尊卑 不患不及第193章 舜王至德 感化天下第83章 禮法道德 約束媒體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66章 母慈子孝 立志聖賢第189章 愛敬存心 推及其親第32章 恭敬老師 尊重道業第9章 慈孝存心 行而有德第236章 節制哀情 不傷不毀第119章 隨順性德 效果顯著第34章 契入境界 當機受益第1章 孝經第69章 諸侯第113章 衆之本教 敬養慎行第174章 親權處分 治罪不孝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117章 深廣解析 發明義理第160章 孝女至誠 啞父講話第138章 榜樣示範 德教推行第217章 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第71章 基金如子 報恩不溢第158章 文王侍父 行色有憂第188章 天下興亡 我的責任第199章 中華文化 家教爲根第11章 幼承母教 孝道紮根第103章 謹身守節 不辱其親第57章 天子匹夫 爲仁由己第110章 孝無終始 超越時空第24章 曾子請益 夫子述作第126章 修德遵義 助我歸真第80章 閔損蘆衣 成就孝德第48章 遊學海外 懷親念親第7章 宇宙本體 自性爲道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第1章 孝經第61章 愛敬己親 推及天下第77章 遵法之言 心存禮義第164章 居上不驕 謙敬臨下第31章 先王大舜 孝道圓滿第13章 爲報親恩 效法範公第94章 博士重孝 節儉舍受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復禮第150章 紀孝行第115章 三才(1)第229章 氣竭而息 聲不委曲第189章 愛敬存心 推及其親第131章 敬妻重教 家道綿延第197章 師長慈光 至德化人第158章 文王侍父 行色有憂第112章 一事可稱 行成名立第181章 媒體同仁 推廣孝道第211章 諫而盡誠 正氣浩然第13章 爲報親恩 效法範公第15章 事業有成 孝爲本源第106章 繳稅利國 庶民有責第179章 遵循法則 迴歸本善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69章 諸侯第138章 榜樣示範 德教推行第45章 九旬資教 愛心永存第45章 九旬資教 愛心永存第14章 持戒有定 學業早成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186章 人倫有序 盡孝守禮第102章 德能兼具 落實孝親第235章 喪親哀慼 真情無僞第128章 孝治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第72章 恢復古寺 養親之志第97章 蔡順拾椹 孝感盜賊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親第222章 至誠孝悌 無所不通第161章 守喪三年 定期祭祀第108章 貴賤尊卑 不患不及第144章 悖道得志 君子不貴第111章 廣大無方 塞乎天地第158章 文王侍父 行色有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