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諸學總彙 六藝之根

東漢時代的大儒鄭玄(鄭康成),他注了一部《六藝論》,曰:“孔子以六藝題目不同,指意殊別,恐道離散,後世莫知根源,故作《孝經》以總會之。”是說,孔門的儒家學人都要學習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六種基本的才能,每一位儒者都必須要學習,而《孝經》是六藝之總彙。

所謂禮,就是禮節,學儒的人,必定要學禮,如果不懂禮,就不能夠稱爲是儒者。樂,就是音樂,古時候讀書人都能夠彈琴。這是以樂來養心,以禮來治身。所以禮樂是對身心的一種調治,儒家用“樂”養心,佛家用禪定來調伏自己的心靈。“射”就是射箭的藝術,古時的儒生,不是文弱書生,都能射箭、騎馬。“御”,是駕馬車,既可以在講堂學習、講課,也可以上陣作戰,所謂文武要雙全。“書”就是書法,要寫一手好文字,包括毛筆字以及文學方面的寫文章,都屬於書這一類。“數”就是數學、曆法,包括天文、地理、易經八卦的算法,這些都是需要精通的。

孔子提倡的六種技藝,題目不同,“指意殊別”,它們的指向、方向都不一樣。因爲學得多,孔老夫子擔心後人學雜了,怕道離散,本來學六種技能最終目的是幫助我們明道。孔子在《論語》中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道、德、仁、藝,最後一個藝,就是六藝。

德、仁、藝都是幫助我們悟道的。道是什麼?宇宙的本體!孔子非常明瞭,學問最終就是明瞭宇宙本體。佛家講的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了。佛就是儒家講的聖人,宇宙間的大聖。所以如果後人學習這些技能,而忘記了學習的目標,志向不專一,就使道離散,後世不知根源,可能只學皮毛,不能真正學到深處、根本,因此孔子作《孝經》以總彙之。

孔子爲什麼要作《孝經》?不僅是總彙六藝,也是德、仁、藝的全部總彙。即整個儒家的學問,都以《孝經》進行總彙。大儒鄭康成,體解《孝經》篇幅雖短,講到六經之根,如此見地,實在是了不起!

以上是《孝經》概要的介紹,我們嘗試用佛教天台宗之五重玄義法分析了《孝經》的體例,是按照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和判教五個方面來研習的。釋名就是解釋《孝經》的名題;辨體就是辨明本經的體性和基本的原理,我們判作是以道爲體;明宗就是明瞭本經所指出的修學方法;論用就是闡明本經的功用;判教,就是判定教學課程地位,我們判定是聖學之根。

《孝經》地位如此之高,所以要非常的重視,它涵蓋了整個儒家學問、整個聖賢的學問。下面我們就以殷重的心、誠敬的心,來一起學習這部無上的寶典。

本經概要講解到此地,如果有不妥之處,請各位朋友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第236章 節制哀情 不傷不毀第64章 述而不作 言必有據第78章 志道修德 迴歸本性第69章 諸侯第208章 謙益滿損 受諫養德第140章 親嚴有度 中庸有立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12章 十一齡童 淺解《孝經》第166章 在醜不爭 和順從衆第233章 聞樂不樂 悲哀在心第88章 老實順親 成功捷徑第219章 孟宗哭竹 至誠神助第236章 節制哀情 不傷不毀第86章 斷惡修善 了凡成聖第146章 悖德悖禮 招感災殃第135章 祭祀先祖 培養孝道第242章 解析精妙 多學善導第131章 敬妻重教 家道綿延第14章 持戒有定 學業早成第50章 宇宙一體 愛人如己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資助學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210章 太宗魏徵 君臣佳話第63章 內若有念 外必有相第58章 媒體工作 治亂攸關第170章 居養有敬 病憂??禱第190章 敬兄弟悅 恭行悌道第137章 助祭尊父 儀禮完備第53章 評選孝子 廣推孝行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第44章 孝親愛民 殉職垂範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20章 歷代帝王 首重《孝經》第113章 衆之本教 敬養慎行第205章 幾諫父母 見志不從第43章 孝無始末 終身奉行第208章 謙益滿損 受諫養德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113章 衆之本教 敬養慎行第165章 爲下不亂 恭謹事上第101章 天時地利 節用孝親第245章 千經萬論 孝爲行門第58章 媒體工作 治亂攸關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229章 氣竭而息 聲不委曲第68章 災難當前 同心祈願第240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1)第95章 尊師敬道 安親立身第130章 禮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82章 言語有失 因果自負第156章 老萊斑衣 存心悅親第111章 廣大無方 塞乎天地第91章 安親盡忠 流芳百世第42章 行孝立德 當下顯親第162章 感念祖德 慎終追遠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第78章 志道修德 迴歸本性第207章 益者三友 損者三友第155章 清苦克己 敬在隱微第186章 人倫有序 盡孝守禮第117章 深廣解析 發明義理第103章 謹身守節 不辱其親第70章 孝德誠信 事業有成第80章 閔損蘆衣 成就孝德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諧第174章 親權處分 治罪不孝第81章 修己安人 不見他過第128章 孝治第115章 三才(1)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209章 諫諍智慧 信而後諫第45章 九旬資教 愛心永存第151章 庭堅滌穢 居敬事親第130章 禮敬之心 德之所聚第220章 修身慎行 不辱祖先第59章 天子庶人 奉親無二第230章 喪親之悲 禮而無容第210章 太宗魏徵 君臣佳話第50章 宇宙一體 愛人如己第12章 十一齡童 淺解《孝經》第174章 親權處分 治罪不孝第246章 點滴孝慈 一生回味第172章 賢母慈悲 捐獻獨子第86章 斷惡修善 了凡成聖第53章 評選孝子 廣推孝行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112章 一事可稱 行成名立第40章 爲母捐腎 感動中國第168章 下位而亂 刑律制裁第235章 喪親哀慼 真情無僞第24章 曾子請益 夫子述作第171章 喪親致哀 祭祀嚴肅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137章 助祭尊父 儀禮完備第157章 海外打工 克己奉親第26章 本經深義 解行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