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

bookmark

邢昺《正義》:“又言孝行非唯不毀而已,須成立其身,使善名揚於後代,以先榮其父母,此孝行之終也。”

行孝不是隻停留在不毀傷其身、不毀傷其德,還要進一步的提升,所謂“成立其身”。這是什麼?立大志,做聖賢。立身行道才能使善名發揚於後代。像我們現在提起孔老夫子,沒有人不讚嘆、沒有人不恭敬,都知道這是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也是父母所生,講到孔子必然會想到他的父親叔梁紇,必然會提起孔母。還有孟子,孟子是亞聖,孔子是至聖,孟子效法孔子,他也做聖賢了。提起孟子,自然也會提起孟母。所以,讓父母得到光榮,這是孝行之終。

因此,真正大孝叫顯親,讓父母名譽顯耀於歷史。這不一定只有帝王才能做得到,平民百姓都能做到。《二十四孝》裡面有帝王,像舜帝、周文王、漢文帝,這些是皇帝;也有平民,像老萊子,身爲七十多歲的老人,還能夠爲了悅親,故意扮成小孩子的樣子蹦蹦跳跳,討父母的歡心,真是至孝,這是平民盡孝;曾子也沒有做大官,也不是帝王。所以,真正能夠把孝道做到了很純,父母的名聲照樣能夠得到顯耀,甚至比帝王的名聲更爲顯耀。

我們看完一部歷史,能夠記得起的皇帝的名字並不多,除了少數政治清明德澤天下的,大概只會記得每個朝代開國的皇帝和最昏庸的末代皇帝。但是講到《二十四孝》的孝子,我們不僅知道他們的名字,必定還會提起他的父母,這就是讓父母得到了光榮,這叫揚名。

邢昺雲:“若行孝道,不至揚名榮親,則未得爲立身也。”所以行孝,必定是要讓自己的德行達到圓滿,才能夠真正做到揚名榮親。如果達不到德行圓滿、揚名榮親,那不可以稱爲盡孝。爲什麼?因爲立身沒有圓滿。我們看儒、道、釋三家的聖人,孔老夫子、老子、釋迦牟尼佛,他們都不是皇帝,也不是大官,他們都是教育工作者。孔老夫子曾經周遊列國十四年,很希望謀取官職,來推行周公之道,未能如願,最後他自己收取學生,教化大衆,成爲大教育家。老子更是淡泊名利、歸隱山林,留下一部《道德經》垂世。釋迦牟尼佛本來是太子,可以做國??,但他棄位出家,教化衆生四十九年,講經說法三百餘會,即辦學講經三百多場。

這三家的聖人都爲我們昭示,聖賢教育的工作,是真正的行大孝,是最利益大衆的一種工作,是立身、立德都達到圓滿的工作。

《禮記·祭義》雲:“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歸之。可謂孝矣。不虧其體,不辱其身,可謂全矣。”意思就是我們的身體是父母所生,很完全的身體就要完全的迴歸天地。讓身體得以保全,這叫孝。這是從身體上講“不虧其體”,可是德行比身體更重要,不辱其身,這叫做全。所以全而生之,父母不僅生我們的生命,而且隨着生命的產生,同時就有了慧命。慧命就是我們德行、道德的生命,我們靈性的生命,我們也要懂得保全,不能夠虧辱。

第8章 德爲道相 道爲德體第183章 君能孝悌 臣民效法第244章 實學活用 如法教化第71章 基金如子 報恩不溢第162章 感念祖德 慎終追遠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247章 源頭活水 此母此子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第245章 千經萬論 孝爲行門第246章 點滴孝慈 一生回味第147章 言行謹慎 三思後行第55章 多行恕道 克己復禮第122章 邢昺《正義》總結《御注》第114章 聖德不遠 我欲斯至第93章 憂樂爲公 聖賢示範第242章 解析精妙 多學善導第214章 天性本有 人人具足第67章 哀悼國難 親安鬼享第79章 有恥“不敢”成聖成賢第210章 太宗魏徵 君臣佳話第11章 幼承母教 孝道紮根第179章 遵循法則 迴歸本善第119章 隨順性德 效果顯著第231章 痛惜哀傷 言語無文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231章 痛惜哀傷 言語無文第74章 金融詐騙 導致滅亡第241章 三年之喪 中庸有度(2)第148章 立德行義 大衆效法第113章 衆之本教 敬養慎行第69章 諸侯第92章 岳飛秦檜 果報迥異第237章 覺悟生死 毀不滅性第217章 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第201章 愛親敬人 大孝爲民第217章 誠則明矣 明則誠矣第100章 孝悌相感 捐資助學第85章 淨意戒心 改變命運第164章 居上不驕 謙敬臨下第204章 諫諍第238章 哀毀過情 傷生虧孝第225章 退而省思 忠諫改過第215章 曾子至孝 感應道交第235章 喪親哀慼 真情無僞第163章 齋戒沐浴 恭敬赤誠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諧第8章 德爲道相 道爲德體第74章 金融詐騙 導致滅亡第239章 聖賢制禮 旨在教化第43章 孝無始末 終身奉行第223章 事君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諧第175章 倡立“孝法”以法護孝第160章 孝女至誠 啞父講話第87章 士第147章 言行謹慎 三思後行第152章 陳毅元帥 赤子事親第232章 服飾華麗 內心不安第39章 有機素食 大孝國民第209章 諫諍智慧 信而後諫第120章 常德立教 不肅而成(1)第228章 喪親第196章 師志己志 不疲不厭第195章 網絡教化 衆生受益第112章 一事可稱 行成名立第189章 愛敬存心 推及其親第146章 悖德悖禮 招感災殃第222章 至誠孝悌 無所不通第105章 公賦充盈 私養不缺第84章 再三述及 謹慎言行第159章 菏澤孝子 創造奇蹟第174章 親權處分 治罪不孝第126章 修德遵義 助我歸真第216章 禮敬自然 順應天地第62章 修己安人 世界和諧第111章 廣大無方 塞乎天地第239章 聖賢制禮 旨在教化第37章 身德並重 揚名顯親第141章 慈母親愛 有禮有節第139章 父嚴遠子 問一得三第170章 居養有敬 病憂??禱第24章 曾子請益 夫子述作第145章 正己化人 孝治聖治第125章 上行下效 貴在力行第159章 菏澤孝子 創造奇蹟第242章 解析精妙 多學善導第87章 士第119章 隨順性德 效果顯著第17章 回首前路 慈母舵手第67章 哀悼國難 親安鬼享第243章 孝無終始 人初一體第53章 評選孝子 廣推孝行第203章 敬事愛物 行成名立第131章 敬妻重教 家道綿延第78章 志道修德 迴歸本性第87章 士第162章 感念祖德 慎終追遠第182章 海口監獄 教化顯著第234章 哀痛悲咽 食旨不甘第142章 親而有禮 愛漸成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