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昺的序文:“按《漢書·藝文志》雲:夫孝,天之經,地之義,民之行也。舉大者言,故曰《孝經》。”這是引用《漢書·藝文志》,來論述爲什麼這部經叫《孝經》。
“天之經”,經就是常,恆常不變。就像太陽,每天早上必定會起來,到晚上必定會落山;月亮,晚上必定會起來,早上必定會落山。正如日月星辰的運作,都恆常而有規律,所以“經”就是常。
“地之義”,義就是利益萬物,大地默默承載着萬物,不管是山川河流,還是動物植物,還是我們人類,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全都承載,毫無私心,毫無偏執,利益一切人、事、物,這是“地之義”。
這是天地無私的品德,聖人效法天地之德的行爲,就是孝。
“民之行”,民就是人,每個人都應該行孝,因爲這是本性本善,本來就應該這麼做的,不用問爲什麼,就應該這麼做,跟天地一樣。所以經就是恆常,永久不變。
例如,古代聖賢大舜行孝,父母虐待他,甚至千方百計要把他害死,可是舜沒有因此而對父母有一點不好的顏色,心裡也沒有一點抱怨,還是這樣的承順,最後感動了父母,也感動了天地。感得大象都從山裡跑出來幫他耕耘,小鳥也來播種,堯王知道了舜的德行,聘請他出來治理國家,最後把王位也讓給他。不僅孔子、孟子讚歎大舜,四千年後的今天,我們講到這個故事,依然對舜的德行肅然起敬。
三千多年前的周文王,每日三次向父母親問安,父親有病了,他很擔憂,一定要把父親治好,才能心安。每天去問候,天天如是,終生奉行,這就是所謂的“文王三省”。
二千多年前的漢文帝,母親薄太后因病臥牀,文帝三年侍奉於牀前,對母親竭盡全力的孝敬、安慰。這些故事儘管是幾千年前的事情,可是到了今天,人們依然在傳頌,真正有識之士,依然在效仿。可見古人行孝,今人也要行孝,孝真是恆常不變的大道。
我們摘抄了邢昺序文的一些重點的文句來學習。“皇侃曰:經者,常也,法也”,這是解釋經的意思。皇侃是南樑的學者,是一位大儒,也曾經註解過《孝經》,叫《孝經義疏》,現已失傳。他解釋經,是常、法兩個意思。爲什麼叫常?因爲這部經就是聖賢的教誨,聖賢的教誨我們要荷擔,不能只把它當作學術來研究,研究得再好,沒有落實到自己的生活,那不能叫成就。所以孔子勸我們行仁、行道,任重而道遠。祖祖相傳、代代相傳,我們要把古聖先賢的道統荷擔起來,傳承下去,這是古代儒士真正所希望的。時代雖然有變遷,哪怕是金石都可能被銷燬,但是孝親的德行是永遠不能夠變遷的,所以叫常。這是從聖賢教誨來講。
“法也”,“法”就是這種方法。方法是什麼?剛纔我們提到《孝經·開宗明義章》,孔子說的“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現代講,就是實現幸福美滿的人生,構建和諧安定的社會,共建和諧和平的世界,這種方法、這種教育就稱爲法。所以我們的講題稱爲——古代帝王和諧世界的法寶。“經”的義理,確實是很深。
二、辨體——以“道”爲體
辨體就是辨明本經所依據的原理。這部經依據什麼爲體?用什麼做原理?我們把它判爲以“道”爲體。所以“道”就是它的本體。這麼判,有經文的依據,孔夫子在開宗明義章就說到:“夫孝,德之本也。”這裡講的孝是德行的根本,即德的本體就是道。德是道的相,道是德的體,孝是德的本,那孝不僅是德,是根本的德,自然是以道爲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