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姬昌反商

話說子託即位十一年,周方君主季歷被商王拘於塞庫,氣鬱難舒,再加上絕食,不足數日,便氣絕身亡。姬昌把君父的靈柩運回,葬於楚山。

正如當年公亶父預言的那樣,或者說是公亶父精心安排的的那樣,姬昌成了周國君主,世襲商王剛剛賜封季歷的西伯之職。

姬昌繼位後,任用兩位弟弟姬仲、姬叔爲卿大夫、執政大臣。重用同姓叔伯長輩伯達、伯適、伯突、伯忽、叔夜、叔夏、季隨、季騧(guā)。

周庭上,年輕的姬昌端坐正中,每當談及殷商,他都會擰眉立目,眼中流露出冷冷的殺氣,對商王子託的恨,已經深深地紮根於年輕氣盛的姬昌心中,他無時無刻不想爲父親報仇。大臣們更是義憤填膺,紛紛諫言出兵伐商。

“殷商無能,難以平定戎狄,命我君征伐。戎狄得伐,卻害我主性命。商王昏庸,理當前往討伐。”伯適進諫。

“我乃小邦,興兵伐商,恐怕難以制勝。”伯達理智,不願貿然行事。

“王師何懼?他連戎狄都無法清除,何來我師難以制勝?”伯適尚武,一心爲先君季歷報仇。支持伐商,他自有他的道理,王師不能勝過戎狄,怎麼可能戰勝周師?

周君姬昌繼承了父親季歷的尚武精神,當年跟隨父親征戰諸戎,他親眼看到過進入山區的殷商士兵的狼狽,他們既不敢攀登懸崖,也無力登上山包。如此王師能有何戰力?

君母仲任聞聽姬昌要興兵伐商,她勸阻姬昌:“還記得你君父征伐燕京戎嗎?”

姬昌點了點頭。

“他爲何敗戰?”君母繼續問。

姬昌沉默不語。

“那是因爲當時先王新逝,尚未守孝期滿,你君父貿然興兵,有違天時人和。如今你君父新逝,當守孝三年,不可再違天時人和,興兵動衆。”

君母多年的教誨,使姬昌獲得了強大的自我抑制約束能力。君母的話讓姬昌想起當年的君父,燕京戎敗戰後,君父不思茶飯,痛恨不已。他會爲那些滾入山谷、陷入火海的將士傷心落淚。君父是一個戰神,也是一個性情中人。

祖父公亶的話也在耳邊響起:“周族人的命運重擔遲早要落在你的肩上。你一定要遵從后稷、公劉之業,把它們發揚光大。”

他不能因爲一時的仇恨,毀掉周人的前途。想到這裡,他堅定地對君母說:“好,守孝期間,我不回興兵。”仲任聽兒子答應,便放下心來。

姬昌暫且放下仇恨,他要好生經營國家,增強兵力,待三年之後,興兵伐商。

姬昌把同姓叔伯兄弟召集在一起,告訴他們:“我等當尊后稷、公劉之業,承接先祖公亶、先父季歷之法,鼓勵農耕、廣施德政。要在私田之中設置公田,讓庶民耕種,可以收取定額稅賦,郊野九一而助,都城十一自賦,幫助人民富裕;商賈往來不要收取關稅;犯罪不可連坐,罪不及妻子兒女。”

他教導同姓貴族:“人有四戚:同姓、姻親、朋友、同裡,這些都是天然的輔佐。國有五和:國中無惡、國人無隙、同好相固、同惡相助、遠近不薄,這是判別治政的準繩。族人要利用四戚,使國家達到五和,便是治政;若四戚遠離,五和破壞,則禍亂萌生,便是亂政。”

他詔告官吏要珍愛費用:“不可驕縱奢侈,不可太過浪費,不可貪戀華美。屋室樑柱用刮皮原木即可,房頂用茅草便行,要爲民節省費用。”

他命令民衆要保護自然:“山林不到時日,不可砍伐,使樹木好生成長;河流湖泊不到季節,不可下網捕魚,使魚鱉好生成長;狩獵也要有所節制,不殺小羊,不殺懷胎母羊,不食幼獸,不吃鳥卵,讓獸鳥好生成長;保護幼畜,不可讓牛犢拉車,不可驅趕馬駒奔跑。讓天下不失時令,土地不失其宜,萬物不失本性。

他招募天下仁人、智者、勇士、賢才、藝匠,讓他們爲國所用。他制定工次秩序,敬尊死者,注重男女比例。把從殷商典章中看到的古代聖賢的治國道理,皆用於治理周方。

姬昌的所作所爲,令周人有一種不一樣的感受,這種感受令人振奮,心甘情願地爲國效勞。姬昌告訴他們,這就是文政。

制定每一項國策,他都會詢問傾聽叔伯長輩的意見,諮詢兩位兄弟有無錯漏。

周人進入了一個文治的時代,姬昌見民衆靜心安居、持家樂業,便安心定志,稍作歇息。

一日,周君姬昌說他做了個夢,夢見在日月交輝之時,有光照在他身上,使他光芒四射。羣臣皆稱讚是祥瑞之兆,宣揚西伯將與日月同輝,普照國民。

周君姬昌生活勤儉,衣着樸素,還常常親自耕種勞作,和大家一同平整道路,以身作則。他關心愛護小民,普施恩惠給那些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的人。他整日裡忙於和許多屬邦國君共同推行政事,常常忙得沒空吃飯,他不敢沉湎於遊玩和狩獵。

…………

季歷去世,商王子託一直難以釋懷,他閉上眼睛,便會看見季歷提着戎狄酋首的頭顱出現在他面前。久而久之,他感覺季歷提着的頭顱不是別人的,而是他子託的。原本不開朗的子託積鬱成疾,最後釀成大病,竟然無法治癒。

在他即位十三年那年,駕崩於殷都。

商王死後稱帝,子託得諡號文,日名爲丁,史稱帝文丁,廟號文武丁。有道是平生莫作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

子託去世後,他的兒子子羨繼位,居於殷都。

商王子羨拜梅伯爲司徒,掌管民戶、土地、徒役;拜弟弟子胥餘爲卿士,掌管測天制歷,沿襲封地於箕。拜弟弟子幹爲少師,封子幹於比,今山西省呂梁市汾陽市,史稱比干。封兒子子期於郝,今山西省太原市郝鄉。

箕子受封之後,便履行職責測天制歷。爲了觀天方便,他在封地尋得一道山嶺,這道嶺高聳入雲,植被茂密,風景旖旎,夏日涼爽宜人。嶺上有平臺,箕子常常坐在這裡觀測天象,制定曆法,爲農耕稼穡授時。這道嶺因此得名箕子嶺。

還尋得一處山洞,洞中有清泉流出,幽雅寧靜,冬季溫暖避風。箕子還把觀察到的星象以圖畫記錄在洞壁上,與衆王公探討形象運行軌跡。這處山洞也因此得名箕子洞。

上古時期,民間不知播種收穫時日,不知魚蝦肥瘦季節。中古時期,人們開始觀察天象,參悟星象運行與氣候變化、動植物生長之間的關係,制定四時季節,作曆法,指導農事、漁牧。殷人所制曆法稱爲殷歷,後來引進西方曆法作爲公曆,稱爲陽曆,殷歷便改稱陰曆,沿襲至今。

箕子嶺位於淇水源頭,從殷都向西沿淇水逆流而上便可到達,殷商王公貴族都喜歡到這裡遊玩。箕子便陪同他們遊走各處,觀賞怪石奇峰、深洞峽谷。遊玩期間,他們發現山嶺上遍佈石子,這些石子圓潤光潔、黑白分明,箕子頗爲喜愛,於是躬身撿了一些,收入囊中。

梅伯、比干、王子子啓、康侯、以及南宮修等大臣也常常會到這裡商討國事。閒暇時,他們在洞中或者嶺上,擺弄石子以爲遊戲,雙方對壘以爲博弈。

箕子善於占卜陰陽,制定卜辭格式。商王子羨之前,卜辭簡單,僅包含命辭、卜辭。箕子感其不足,便制定新格式,供商王使用。他將卜辭增加爲敘辭、命辭、卜辭、驗辭,尤其增加驗辭,極具創造性,使占卜成爲閉環,可以驗證應驗概率。

比干幼年聰慧,勤奮好學,熟練兵器鑄造技藝,如今剛過二十歲,便被王兄子羨拜爲少師。

他向商王諫言,大力發展冶煉鑄造,富國強兵。

商王採納,命令比干在靈山山谷建大規模的銅器鑄造爐,生產兵器,後人稱爲銅爐峪。還建造了當時最爲先進的鐵器鑄造爐,與銅兵器相比,鐵兵器更爲鋒利。他還擴建了帝武乙所建的步軍峪和馬軍峪。

沬邑原本就是殷商的軍事基地,經過比干擴建後,成了殷商王朝獨一無二的軍事中心,爲沬邑增添了不少繁華,天下商賈紛紛把各地物產運往沬邑,供王師使用。

沬邑漸漸興起,使商王子羨看到了殷都興盛的希望。

…………

再說歧邑的姬昌,千忍萬忍,終於熬過了父親的守孝期。姬昌便匆匆召見那些被滅國,與他同樣懷恨商王的舊君主公子,邀請他們共商反商事宜。

“依照殷人的交戰方式,都是君子之交,先下戰書,約好交戰時間、約好交戰地點。兩軍對壘,先排兵佈陣,雙方皆準備好後,派大將搏擊,你死我活,而後兵士混戰分出輸贏。如果君主意欲和殷商交戰,可以先下戰書。”最懂的殷商的大臣諫言。

“不可,殷師強大,與他對陣,凶多吉少,不如不宣而戰,入侵殷都。”召國君主連忙上前勸說。

“殷王對我等有罪,何必躲躲閃閃,應該大張旗鼓地前往討伐,爲何要怕他。”

周君姬昌,凝眉沉思,聆聽大臣們各自不同的諫言,入侵、討伐、對陣者各有其人,各執一詞,最後他們將目光停留在姬昌身上,請君主定奪。

姬昌開口道:“我父公季率師西征犬戎、義渠,東征呂梁太行諸戎,戰無不勝,周程畢原對陣,一舉除掉昏君。爲何周師能夠所向披靡,一則憑藉強大,二則憑藉正義。面對大邦,我們豈能失禮,視自身如戎狄。我要胸懷正義,下戰書,與殷師對陣,分出輸贏。”

姬昌講得有理,忠臣皆不再言語。

商王子羨即位二年,姬昌命史官寫好戰書,派使者連夜送往殷都。他要向殷商宣戰,他要挑戰王師,正所謂初生牛犢不畏虎。欲知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33章 建鹿臺倉廩第2章 坎坷的周人先祖第4章 情定周原第19章 姬昌反商第18章 周君季曆命喪塞庫第41章 斬元銑,元姓誕生第37章 酒池肉林第38章 東征人方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22章 帝乙歸妹第16章 戰勝餘吾戎、無皋戎、受封牧師第39章 誅殺理徵,李姓誕生第28章 姬昌訪賢遇膠鬲第46章 諸侯朝周,姬昌宛如天子第33章 建鹿臺倉廩第41章 斬元銑,元姓誕生第5章 營遭岐邑第1章 殷、商由來第2章 坎坷的周人先祖第10章 姬昌誕生第7章 謂水田獵第33章 建鹿臺倉廩第27章 徵人方途遇盂伯反第36章 寵幸妲己第38章 東征人方第45章 有亡荒閱第25章 同胞兄弟分庶嫡第43章 十五祀東征、刨剔孕婦第15章 季歷兵敗燕京戎第20章 周師折翼第25章 同胞兄弟分庶嫡第38章 東征人方第14章 雷劈商王子瞿第30章 姬昌薦膠鬲第10章 姬昌誕生第37章 酒池肉林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33章 建鹿臺倉廩第34章 箕子怖箸第28章 姬昌訪賢遇膠鬲第12章 伯泰讓位於季歷第36章 寵幸妲己第20章 周師折翼第34章 箕子怖箸第37章 酒池肉林第39章 誅殺理徵,李姓誕生第29章 受封三公第32章 八百諸侯朝靈山第46章 諸侯朝周,姬昌宛如天子第26章 子受立爲儲君第1章 殷、商由來第18章 周君季曆命喪塞庫第10章 姬昌誕生第40章 刀刮鬼侯幹嗮鄂侯第31章 商王田獵選賢第38章 東征人方第14章 雷劈商王子瞿第14章 雷劈商王子瞿第11章 商王伐歸敦庸第39章 誅殺理徵,李姓誕生第28章 姬昌訪賢遇膠鬲第23章 太姒生百子第16章 戰勝餘吾戎、無皋戎、受封牧師第24章 聚工商興沬邑第14章 雷劈商王子瞿第13章 滅程、伐義渠、收復豳第17章 戰勝始呼戎、驅除翳徒戎第42章 梅伯被炮烙,梅姓誕生第36章 寵幸妲己第6章 商王辱天射神第17章 戰勝始呼戎、驅除翳徒戎第10章 姬昌誕生第12章 伯泰讓位於季歷第45章 有亡荒閱第4章 情定周原第11章 商王伐歸敦庸第15章 季歷兵敗燕京戎第6章 商王辱天射神第16章 戰勝餘吾戎、無皋戎、受封牧師第28章 姬昌訪賢遇膠鬲第19章 姬昌反商第24章 聚工商興沬邑第35章 郊媒廟祭女媧第22章 帝乙歸妹第4章 情定周原第7章 謂水田獵第40章 刀刮鬼侯幹嗮鄂侯第40章 刀刮鬼侯幹嗮鄂侯第25章 同胞兄弟分庶嫡第6章 商王辱天射神第13章 滅程、伐義渠、收復豳第12章 伯泰讓位於季歷第37章 酒池肉林第25章 同胞兄弟分庶嫡第17章 戰勝始呼戎、驅除翳徒戎第42章 梅伯被炮烙,梅姓誕生第6章 商王辱天射神第19章 姬昌反商第44章 商王子受斷脛視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