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一章 兵禍

bookmark

歷二十四日,王師出雍,風馳電掣。

十餘萬騎浩蕩出關,在原平一帶聚集點卯,隨後高擎王旗,大舉東進。

此地乃平原郡,地屬趙,佔屬秦,遊敵錯節,神出鬼沒。

韓信縱兵明顯變得慎重起來。

爲了防備偷襲,他把軍陣列作梭型,最外圍是陣勢寬鬆的四十旗牧騎,隔五里向內,是破狄軍組成的前後兩軍與王軍鐵騎所成的左右護軍。

四陣緊密,向內又兩裡纔是中軍,除了扶蘇的甲車王旗,就是如金疙瘩一般寶貴的騎中貴族白狼營。

擔任中軍護衛的是鐮鼬營的輕騎,卓青與臼弗各領一部萬騎,卓青在內,隨軍同行,臼弗在外,一曲前出百里,散偵敵蹤,一曲墜後五十,備敵尾襲。

大軍以嚴整之勢日行三百里,每正午暑熱便避入林中復健馬力,晝伏夜出,遇城不入,只四天便到達四郡之交的肥子縣城,這才第一次入城整頓。

佐王親征事關重大,扶蘇雖入城休息了,韓信卻不能有片刻放鬆。

他把幾路領兵大將喚到一處,戳着皺巴巴的羊皮地圖差派任務。

“大軍會在此地休整兩日,補給養,健精神,爲保王駕安危,諸君切不可懈怠。”

衆將皆應諾:“嗨!”

“旦君,肥子城南十四里有羊山,地勢下緩上陡,於巔可窺全城。這兩日你領破狄駐於此山,在山巔建起望臺、烽火,以爲犄角之勢。”

旦擡手抱拳:“嗨!”

“涇陽君,王軍爲城守,近幾日入城棄馬,登城輪值。切記要排好值序,不可使士卒疲累。”

烏鶴敖點了點頭:“嗨。”

“臼弗君,你部連日辛勞,可於松溪紮營,位置……城東二里那處緩丘最佳。”

臼弗亦無歧見。

“左車兄,牧騎不馴,需強加軍紀。你軍扎於城西五里清漳水畔,每兩個時辰遣斥侯八屯探查各方。無事失期者,斬,斥侯擅離者,斬,無令出營者,斬。”

李左車皺一皺眉,待看到韓信嘴角的燎泡,暗歎一聲:“嗨!”

“還有青君……”韓信把地圖攤平,向着邯鄲劃出一條東南向的斜線,“你部入城休整三個時辰,日失起行,前出至信都。待蕩平沿途之後,可入柏人城候軍。”

說到這兒,他想了想,又補充道:“城中有駑馬萬匹,你去尋呂氏商會,支五千起行,以應不備。”

卓青眼睛登就一亮:“駑馬?是公是母?”

韓信微不可查地皺了皺眉:“皆官場優選,六至八歲的產奶母馬,定合所用。”

“產奶的母馬!”卓青大喜過望,“我這便去尋人!”

他說完話拔腿要走,韓信一聲喚住他:“計三十鞭入刑,待入柏人後,你自去尋軍法領罰。”

“誒?”

“將令!”

卓青這才如夢方醒,忙正肅回令:“本部休整三個時辰,沿東南巡至信都,再返柏人入城,罰三十鞭!”

“可願接令?”

“嗨!”

“速去吧,莫忘了領罰。”

“嗨!”

在諸袍澤的嘲笑聲中,卓青灰溜溜掩面而逃。韓信看着他輕挑的背景,越看越覺得難以放心。

“橫兄……”

“上將軍只管下令。”

“勞煩與卓青所部同行,先鋒之職事關重大,我恐他應付不來。”

田橫苦笑,溫言勸道:“青有將才,只是年歲尚輕,不如臼弗穩健……”

韓信擡手止住,冷聲說:“聞小利而失常心,足見其心性不定,尚不可委重任,橫兄莫再多言。”

田橫唯有應諾:“上將軍,若遇敵情,何解?”

“能避則避,散騎而隨。若實在避不了……當盡殲之,不可使大軍行跡走脫。”

“嗨!”

防衛事務如此便算安排妥當了,空等一場的柴武聳聳肩,吹個口哨下令白狼入城。

他們歷來是寶貝,從不參與軍中雜務,只管養精蓄銳,亡命殺敵,這一點,在每個將軍手下都無有例外。

……

扶蘇與衆掛名的莫臣連袂入城,只見城中各門洞開,俱是狼藉,放眼望去,除了臂系各色彩巾,在四下整治物資的商賈民夫,竟是一個尋常的百姓也無。

他大感奇異,隨手拖了個系藍巾的管事,召商事主人前來問話。

不一會,負責肥子城補給事務的主事就來了,居然是身掛六國相印,忙得日理萬機的呂澤本人。

“澤卿,你竟在此?”

呂澤滿臉疲憊近前下揖:“賤民呂澤,見過王上!”

“你如今佩多國相印,爲諸強封君,如何言賤?”

“諸強非正統,王正統也,故澤在大雍爲賈籍,行到何處,亦是賈籍。”

扶蘇大感欣慰,拍了拍呂澤的胳膊:“商賈在大雍亦非賤籍。澤卿,新《戶律》法定各籍等同,不再歧視,你想是還不曾看過吧?”

“當真?”

“若非在雁門時與遲卿奏對,孤也險忘了新的《戶律》。索性如今記起來了,必無錯漏。”

聽着扶蘇的溫言話語,呂澤感激得熱淚盈眶:“賤……草民謝王上隆恩!”

寒喧完了,扶蘇待呂澤撫平心緒,齊進到處空無一人的酒肆飲茶。

“澤卿,趙地大戰綿延,民皆逃亡,想必對商會的生意影響很大吧?”

呂澤笑着爲扶蘇斟上茶:“影響自然是有,只是生意並非差了,而是好了……”

“如何能好了?”扶蘇不解道,“孤觀此城,空無一人,商人還可賈貨與誰?”

“王上不知啊。”呂澤拱手拜了一拜,正色言道,“兵禍如虎,民皆畏之。雖有我大雍明令交易之法,強止了屠城惡事,然兵禍亦害民苦。僅以趙地論之,刑徒軍、楚軍,以及趙國散兵遊勇肆虐,治軍皆不嚴,多強搶、劫掠之事。士卒乍得財,必揮霍,與我雍商賈酒肉者有之,賈劍甲亦有之,連交易之物也是五花八門,金玉、玩賞,田宅,凡可易者,皆用之賈。”

扶蘇大感?異:“田宅亦可賈?”

“正當來說,似這等未有明錄的田宅商團是不取的,概無官印田契,難保全也。但凡事總有例外。王上東狩,將輜重重任託予商賈,我等商會感激涕零,恨不得效死命。”

“想我等與上將軍議補給事,知沿途需城池兩座供大軍休整蓄銳,便與鄭師小施計謀,只十日便從刑徒軍手上換得。可笑章邯軍紀廢馳,至今仍不知自己已失了城池,又當作何用。”

此話宛如天方夜譚,扶蘇聽得嗔目結舌:“肥子城,要地也!私相授而不知其往,似這等軍匪,豈有勇名?”

呂澤不屑得笑出聲來。

他抿一口茶,清清嗓子,鄭重以答:“王上,敖倉是如何被我等搬空的?刑徒軍非秦之正戍,章邯亦非往日秦將。此軍將佐雖皆名門所出,然名爲國卒,實則悍匪,其勇便勇矣,若論忠、毅、廉、恥,不曾有也。”

第二八一章 才比商君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六零八章 風滿樓第二三一章 官市繁華第四六一章 大朝會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五五三章 呂雉有孕第一零二章 言語折磨第二八三章 鶴鳴九皋第四一八章 齊王建的亡靈第四零六章 全無勝數的考覈第六零二章 農牧之治第七五四章 玉陛第六七三章 發閭左謫戍漁陽第五九一章 孩子不聽話第三四五章 屠睢問計第五九八章 李恪,你不得好死第六九四章 母儀天下第四二零章 齊王墮落了第五四四章 華夏重義而輕生第四五七章 大秦的佞臣們第八章 退禮風波第二十五章 一觴便倒第五一六章 夏子著書第四五六章 扶蘇千秋,則墨千秋第七十七章 舜典有記第六九五章 君子協定第七一六章 馮劫獻策第三七八章 義氣尋仇,屠人滿門第三一六章 得中原者得天下第二四五章 世有墨翟第七零零章 有去無回第三六二章 暗謀第七零零章 有去無回第二十六章 劫匪下山第六七六章 胡亥來晚了第六一六章 雖死地而上命之第七十三章 準備飲宴第五八九章 庫不齊霸主之戰第三七三章 大秦機關術的天花板第三九零章 劍癡與工癡第三三四章 李恪的野望第一二八章 忽悠瘸了第七五二章 香餑餑第七五九章 武關之一,死氣沉沉第四四九章 熱烈慶祝十屆一次墨家大集勝利召開第三二三章 尚需要一個侍女第七四七章 蕭何潁川說張良第一零五章 千斤巨物《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七八八章 澠池會十一,滄海第六四八章 鋒銳如劍第六三七章 各出手段第五七三章 宅男始皇帝救贖計劃之六,孝行第六五三章 戎狄上將軍第二一二章 身在甕中第九十三章 不速之客第二九七章 棋局,命局第五九三章 蠶食第五二八章 金銀二冊,李恪從軍第四五九章 好心辦壞事第三三三章 季布全線潰敗第六四七章 白狼之殤第七九四章 澠池會之終,生機第七一一章 請建太學書第五一五章 星星之火第五八七章 歸北地第一六五章 弈棋之道第七七八章 澠池會之一,邀約第一二七章 熱血青年第二四五章 世有墨翟第一六二章 利慾薰心第一七三章 其名狌狌第六一二章 我欲保扶蘇第六三五章 韓信歸國使咸陽第七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三一三章 最後一題第三八八章 牛頓力學原理實驗第九十八章 待客之道第三章 思維導圖第三三五章 少年營第一三九章 癃展之墨第七五七章 戰,則矣第七一五章 劍指邯鄲第二八六章 夏蟲語冰《盪風雲》卷尾感言第七九五章 二世登基第六六六章 請稱孤第三七九章 楚墨假鉅子之試開始第五六五章 李恪煉仙丹第六零一章 河間郡大建第七十四章 清白坦蕩第三九八章 仙境?還是蒸朋?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一四六章 呂公之憂第六三六章 李恪對大秦的價值第二九一章 三輪車與藏匿處第四二七章 路人臉的三當家第一四三章 胡思亂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