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湖湘之治

bookmark

如果要給大漢所有道州發展速度排個高低的話,那毫無疑問,湖南道必屬第一,原因也很簡單,底子相對薄弱,在得到有效治理之後,所取得的進步自然是巨大的。

千百年來,湖南都不能用純粹的“楚蠻”之地來形容,沿湘江一線,以潭、衡二州爲中心的核心地帶,這也是一塊寶地,土地肥沃,物產也豐。

同時,也享受了幾次北方文化、經濟南移的福利,在與中原交流聯繫的過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基礎。就近階段來說,在馬楚時期,同其他南方割據諸國一樣,湘潭大地就經歷了一次值得書寫的大發展。

當初馬希範能搞出個“天策府十八學士”,不管其成色如何,多少能夠反映出一些湖南發展的情況。只是,由於江淮、吳越那邊的光芒太過耀眼,再加上馬氏子孫太過不肖,在內部傾軋與外部戰爭中,使得湖南飽受摧殘,使得在諸多人士的印象中,湖南還是那個殘破不堪的窮鄉僻壤。

有經濟潛力,也有文化基礎,因此,入漢之後,制約湖南發展的主要因素,唯有一樣,人口。這也是這麼多年以來,湖南道州府官員們一直努力的事情。

朝廷是乾祐八年收取的,時至如今,也整整八年了。在這八年中,變化最大的,也正是人口的增長,從最初的五十萬人口,發展到現在在籍戶口超過百萬,直接翻了一倍,這是年增長率接近10%的增長速度,可謂十分誇張了。

當然,這並不是純靠自然增長,還得感謝前任執政長官昝居潤,此公到任之後,可謂是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一心一意帶領三湘百姓謀發展。

一開始就深明丁口的重要性,在社會秩序穩定之後,就開始清查隱戶,同時制定政策,招攬難民,吸引各方百姓移居,朝廷平蜀,連續上表,求得朝廷的同意,以川民填湘,僅此一項,就增長了十五六萬人。再加上收編的苗、瑤蠻人,以及養育政策的刺激,湖南的人口增長自然“騰飛”了。

哪怕這樣的結果,比起原屬南平的三州府人口,還略有不如,但並不能否認這方面的成就。人口,是大漢對州縣長官考覈的一項重要標準,在湖南,因之而得到升遷的官吏就有數十人。

此前爲了鼓勵生養,減輕百姓的養育壓力,昝居潤特地從公庫之中出資,以作獎勵。同時,豁出麪皮,向劉皇帝上表,請求朝廷撥款支援,雖然不可能一請一允,但次數多了,考慮到他收拾湖南那攤子不容易,多少也都會給些扶助。

說起來,就在這種來往中,湖南成了與朝廷聯繫最緊密的一個道。在平蜀之後的那一兩年中,中樞那邊只要收到昝居潤的奏表,就有官員忍不住開玩笑,猜測昝使君又要求什麼......

在如今這個時代,人才是第一生產力,當人口的增長得到滿足後,其他方面的進步,也就可想而知了。一享山林之澤,二擁江湖之利,再大興墾殖,鼓勵商貿。

三年之後,雖然還談不上溫飽,但呈現出欣欣向榮之勢。五年之後,治安良好,政通人和。八年之後,對當下的湖南百姓而言,也然稱得上“小康”了,並且可以反哺朝廷了,潘美平嶺南,其中半數的錢糧、七成的丁夫就是由湖南供應的。

在勸課農桑,開道疏渠,興修水利的基礎上,昝居潤還另外發掘了一條財源,那便是礦產的採冶。尤其在南面的郴州境內,像金、銀礦這樣的貴金屬,得到了大力開採冶煉,像規模大一些的銀坑,郴州境內就有三處,到如今,湖南每年歲貢朝廷的銀就達一萬五千兩了,這個數目也不能說少了。

在經濟民生之外,文化事業,同樣得到恢復,這片土地,是有足夠的文化傳承的。哪怕財政最拮据的那一兩年,昝居潤每年都會摳出一部分道府財用,支持學校,扶持讀書人。

宣慰使石文德爲首的一批湖湘士人,再加上一部分遷入潭州的川蜀文才,共同推動了三湘的文化發展。在大漢迎來統一,進入開寶時代之時,在昝居潤的支持下,石文德糾集了一批文士,共同編纂出了一部描繪唐末以來湖南政治、軍事、人文、風俗等歷史與社會面貌的書,取名《湖湘志》,並在開寶大典時,與進貢方物一起獻上,得到了劉皇帝的讚賞。

可以說,在昝居潤的治理下,湖湘大地,再度迎來一次大發展。讓人遺憾的是,天下無不散之筵席,昝居潤被調走了,去江浙,如今更是閩浙巡撫,可以算是高升了。

不過,對於湖南百姓而言,卻是一大損失。據說,昝居潤登船離開之日,萬民挽留,長沙城中百姓爲之一空,爭相送別於湘江之畔。或許有些誇張,但百姓們對昝居潤不捨的感情卻是真的,爲了紀念他,特地將接引瀏陽河的一條水渠更名爲昝公渠。

治湘八年有餘,除了留下一份傑出的政績,還有如此名聲,也堪稱的不凡了。嚴格意義來說,論治功政績,在大漢的所有地方長官之中,昝居潤保底第二,但因爲湖南在大漢的地位,着實不高,縱然做出了實在的成績,也不夠矚目。

開寶元年的長沙城,已經看不到當初的破敗,因戰爭所受的創傷,也早已被修復,人口也恢復到了五千餘戶。要知道,早年爲了恢復發展,昝居潤把人都推出去開墾了,城中人口一度跌至不到兩千人......

官署之內,走了昝使君,迎來邊使君,如今,輪到邊歸讜來接手湖湘了,帶領三湘子民繼續前進了。邊歸讜,在乾祐初年的大漢政壇上,還是很活躍的,最高曾擔任過御史大夫,主管監察系統,屢次直言上表,言必有理,切中要害,也十分得劉承祐敬重。

只是,由於後來對武德司的幾番針對,最終惹惱了劉皇帝,被外放爲淮西道按察使。在任期間,嚴肅法紀,清除奸吏,後又調任荊湖道,改知江陵府,如今成爲荊湖南道的長官。

第1784章 結束與開始第155章 南唐來使2第275章 令人絕望的未來第102章 遼國現狀第1728章 惠民新政第67章 滿廷反對亦無效第180章 博弈第149章 天子欲啓河工世宗篇47 封禪第117章 新洛陽城,邙山隱者第144章 兩個選擇第47章 八十萬軍隊帶來的壓力第408章 蠢兒子第33章 西巡結束第73章 紙上談兵第357章 國滅第1801章 還是土地問題第165章 安排,又去一宿將第193章 乾祐五年秋舉第435章 完美的宰相第109章 制舉收尾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275章 王公非善人第344章 打個賭第1718章 太孫之爭早有苗頭第44章 箇中弊端第209章 各執己見第61章 南北之爭第292章 北伐的尾聲1第404章 清清白白李國舅第19章 武夫第1733章 王侁要倒黴了第1809章 餞行第49章 醫政第180章 過鄴都第334章 喜訊傳來第1章 柩前繼位第454章 安東新王第415章 血色將至第133章 延禧驛第171章 東京火災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86章 鬚髮花白第13章 舉城同歡第115章 冬月第131章 和議達成第58章 回師第450章 殺一皇親第169章 王溥的補充第3章 取士不公第39章 連夜南進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108章 先取許軍第126章 再度南征第483章 南巡第76章 王峻用兵第10章 老將出馬第412章 二王第294章 唐粵問題第154章 南唐來使1第131章 東京亂象第2105章 太宗篇52 臨淄王第459章 挫折第109章 在長安第179章 再見郭榮第8章 宰臣間的齟齬第2115章 康宗篇7 太后太妃第383章 扶持完顏部?第11章 劉皇帝的法治思想第217章 李國舅治政第171章 艱難的乾祐二年2第99章 兩個人才第157章 天子狎色,皇后盛怒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92章 欒城之戰(4)第1722章 血色榆林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19章 罷免兩勳貴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第19章 趙匡贊北上第163章皇后染病,儲君人選第157章 《刑統》將成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132章 盧南與袁恪第510章 最後的旅途9第2136章 世宗篇11 政法大學堂第174章 帝崩第21章 捷音已先來第7章 恩賞問題第3章 不宜擴大第249章 如此對手第345章 剝削者第105章 率意南趨以覓食第227章 席捲半島第185章 太子的心理負擔第185章 趙礪案第108章 戛然而止第124章 定難軍事第2135章 世宗篇10 三年端拱第179章 榆林楊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