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1章 危險往往來自背後

劉旻年方而立,作爲一個統帥而言,年紀並不算大,但行軍作戰的經驗,卻是豐富無比,畢竟出道的第一戰便是參與到開寶北伐,親身經歷艱苦卓絕而又蕩氣迴腸的漠北遠征。

十五年的軍旅生涯,早就練就了冷靜的頭腦與堅定的意志,面對困境,始終保持着鎮定,如一座山嶽,巋然不動,率領漢軍積極應付黑汗人。

即便最危急的時刻,眉頭都沒有褶一下,遠征漢軍的士氣雖有所滑落,但統帥的表現都看在眼裡,也都追隨着劉旻堅持着。當然,底層的士卒是盲目從衆,也不得不相信魏王能帶領他們闖過困境,但高層的將校們,卻清楚劉旻堅持的底氣所在。

戰前,劉旻與楊延昭等將帥已經做了充足準備,考慮到天山難越,道路複雜,自南而北進攻,困難太大,即便能一路打到黑汗國都,損失也是難以預料的。

因此劉旻做了兩手打算,他這一路主力,聲勢浩大,一路上打得也轟轟烈烈,但卻是吸引黑汗人注意力,雖是主攻,卻也承擔着佯動的作用。

而除了劉旻這一路軍隊,另有一支精騎秘密行動,選擇走北路,繞過天山主脈阻隔,通過輪臺、張堡,突襲黑汗國。

在安西以北,是大片的荒原沙漠,雖然同樣有天山之阻,但比起南麓,卻又要通暢得多。此前未選擇此路,一是不熟悉,二則是沒有啓動滅國計劃,三則是這種基本只能用一次的計策需求一擊致命。

這是一個比較大膽的戰略,迂迴繞襲的戰法並不少見,但像這樣繞行近兩千裡,深入敵境,就是純粹的軍事冒險了。

而劉旻敢想,也敢做,甚至一度打算親自帶領偏師走北路。不過,被楊延昭、康保裔等將帥勸阻了,用楊延昭的話說,他是大軍統帥,不能棄大軍而走,何況,正面進攻,跋山涉水、破關拔寨,同樣危險,甚至面臨更大的艱難,需要劉旻統率以安軍心。

當然,事實上就是不願意劉旻過於冒險,當年老四、老六這兩兄弟失陷漠北之時,造成的影響,作爲親身經歷者,楊延昭可是清楚得很。

至於北路偏師,自然由楊延昭這個副帥統領,在繞後奔襲這件事上,楊延昭還是很有天分的,也很有經驗。

最終,楊延昭自安西軍中,挑選了六千精騎,約定好時間,稍晚由高昌城出,經輪臺轉向,一路向西。沿着漫無邊際的大漠,順着天山北緣,奔襲上千裡,長驅直入而向黑汗東部邊關阿力麻裡。

阿力麻裡位於伊麗河下游,在河谷西北部,屬於咽喉要道,也是北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鎮。或許是過去大漢從未表露過對此地的野心,也沒有任何北上的意向,因此,對於楊延昭軍的到來,守軍毫無戒備。

即便是經過長途行軍的疲憊之師,不加休整,只一個衝鋒,便闖關成功,輕鬆地拿下阿力麻裡這個黑汗國東門鎖鑰。

其後,經過短暫的休整,恢復精力體力,補充飲水,蒐羅糧草,楊延昭又迅速提兵西進,目標直指黑汗東部大邑乙寄烏骨,同樣沒有多少懸念,乙寄烏骨守軍雖然不乏頑強抵抗者,但迫於兵力不足,且在漢軍兵臨城下後城內發生了一起內亂,不到半月即宣告城破。

黑汗國內的主要精力放在南邊的漢軍主力上,最精銳的軍力也是如此,在東北部地區的實力自然孱弱,楊延昭軍人數依舊不多,但都是漢軍精銳,戰力不俗,也不是當地的黑汗守軍所能抵擋的。

與南面劉旻大軍一路啃硬骨頭,直面黑汗主力不同,楊延昭這一路軍,雖然千里迢迢,行路辛苦,也遭遇過一些意外與風險,但總體而言,還是十分順利的。

畢竟,面臨的對手不同。但是,遠涉大漠,深入敵境,本身就意味着死亡與危險,需要莫大的勇氣與決心。

同時,在北路,楊延昭也做到了以戰養戰的目標,與想象中的沙磧荒漠,不毛之地不同,沿途有不少城鎮牧場,雖比不得大漢的富饒,但物產是不缺的。

而生存在黑汗東北部的,大多是一些臣服的突騎施遊牧部落,他們接受黑汗的統治,納貢從徵。早年之時,隨着黑汗國的擴張,也是獲得了不少好處,打仗總有繳獲。

但是,在東進的過程中,黑汗的中央朝廷固然損失慘重,更爲慘淡的則是這些北方的部族。族人不停地被徵召,填補東征需要,消耗在與契丹、大漢的戰爭中,別說賞賜了,能完整地回來都是奢望。

越到後期,情況就越嚴重,事實上,在最近幾年,黑汗對於這些僕屬部族,已經是壓榨性暴力統治,諸部早有不滿,甚至發生過幾次叛亂,只是因爲實力不足,被鎮壓下去了。

但黑汗對東北部地區的統治,早已是搖搖欲墜,那些被黑汗殘酷統治的部族心中早已充斥着怒火,漢軍的到來,則將之徹底釋放出來了。乙寄烏骨城的失陷,就是有這麼一批人,積極反正,殺人奪城,然後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北路軍進展的順利,完全出乎了楊延昭的預料,不過,他自然是樂得如此。戰情如火,爲了策應劉旻大軍,也爲了分擔其壓力,在乙寄烏骨城略作停留,便帶領新徵召的幾千突騎施部卒,馬不停蹄地繼續向西南進發。

事實上,乙寄烏骨城陷落後,黑汗國都八刺殺袞便已經暴露在漢軍的兵鋒之下了,兩地只相隔四百餘里,中間只隔着一道伊麗河可爲屏障,堪稱一馬平川。

而無數戰例證明,要想守住河防,需要有充足的準備與足夠的實力,而這兩樣,都不是時下的黑汗國具備的。

因此,漫長的伊麗河,也沒能擋住北路軍,爲其輕鬆突破,兵鋒直抵碎葉河畔的八刺殺袞。一路上的招降納叛,兵叩敵都之時,楊延昭軍人數不減反增,已達一萬三千餘人,因精銳齊出,南下禦敵,八刺殺袞的守軍,只有不到兩千。

依靠着山河形勝,八刺殺袞還是給漢軍進攻造成了一些麻煩,但空虛的敵都,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抵抗都是無力的,最終也沒能逃過陷落的結局。

由於消息的滯後,在南線,黑汗主力正與劉旻大軍纏鬥。當得知北路也有漢軍,並且在向八刺殺袞挺進之時,黑汗大汗阿里木薩整個人都懵了,不得不從殲滅漢軍的美夢中醒來。

迫於後方緊迫的形勢,不得不放棄戰果,匆匆西撤。黑汗人的反應,自然引起了漢軍的注意,爲免中了敵人的詭計,劉旻初時也沒有急於追擊,但是,經過幾次試探性的追擊戰,最終斷定情況。

有了判斷之後,劉旻就不客氣,開始發力,全力追擊,兩方之間,攻守再度異勢。只是這一回,黑汗人要更加狼狽,結果也更加慘淡。

在漢軍的糾纏下,黑汗大軍堅持了半個多月,待撤至距離八刺殺袞百里的集勒小城之時,國都失陷的消息終於傳來了,黑汗人終於支撐不住了,陷入崩潰。

一場摧枯拉朽的戰鬥後,黑汗主力大部被殲,大汗阿里木薩也亡於陣中。

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2章 父母兄弟第190章 治不好了第380章 投漢第434章 重任在肩第174章 互揭其短第339章 不登宰堂,終爲人所制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318章 皇子們漸漸大了第218章 皇帝未至,廝殺已烈第339章 走向“詞帝”之路第14章 外戚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65章 劉皇帝的猜忌第115章 冬月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第128章 東路進展第4章 西南事務第93章 欒城之戰(完)第382章 契丹盡失東北第414章 雲消日出第66章 朕要親征第2096章 太宗篇43 大漢陰影下的世界(上)第362章 新齊與新楚第382章 朕知道你們不滿第70章 安東大開發1第126章 第一個被殺的宰相第17章 原來這是筵席第56章 腹心之談第164章 重返晉陽第123章 孔氏之疑第141章 祭關公第369章 找上門來第271章 將威脅消滅於萌芽第137章 終於埋了第360章 主持善後第1章 揚州的風波第34章 亡國之族第57章 耶律阮:我在第五層第294章 北伐的尾聲3世宗篇46 北定漠北第397章 鹽事暫定第330章 最後一次東進第261章 冒進追擊第329章 西域風雲第195章 遼帝第109章 大相國寺第396章 天花板第199章 潞州來客第253章 其他戰場第111章 歷史的偶然與必然第107章 飄飄然的李相第36章 盡伏東北第397章 指點第301章 武德使愈不自安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475章 吃人的河隴備災第1709章 心猿意馬世宗篇50 花落誰家第375章 少林寺第2110章 康宗篇2 輔政時代第104章 餓狼相爭第2090章 太宗篇37 新時代下的大漢(中)第198章 轉折點第240章 城塌了第3章 田畔問對第5章 天子尤愛楊業仁宗篇4 範公秉政,苦苦支撐第287章 反擊從野狐嶺開始第20章 屯務廢改第145章 了結世宗篇25 宗藩新約第46章 契丹異動,後顧之憂第104章 來點日常第126章 問罪第11章 局勢變化於未測之際第171章 耶律璟選擇保守第189章 還繼續走嗎?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125章 頌公亭第191章 北巡結束第225章 遼國的應對第187章 大漢的軍事官僚地主第166章 一座莊園第281章 憂國憂民範相公第175章 被刺激到的遼帝第49章 安東都督府第456章 剛愎的劉皇帝第45章 心情不佳劉皇帝第412章 二王第195章 楊邠案(3)第40章 開拓之志第43章 大公主回來了第64章 郭威支持穩第322章 針鋒相對第31章 送行第30章 收穫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89章 君恩之重,令人惶恐第326章 劉皇帝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