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改變從不經意間開始

林子軒的這本《高堡奇人》和原着有了很大的不同。

原本的那本小說結構較爲鬆散,各個人物之間的聯繫不強,有時候看起來有點莫名其妙。

爲了讓小說的情節更爲緊湊,他結合美劇《高堡奇人》的劇情做出了改動,電視劇想要吸引觀衆就需要有出色的情節。

原着的作者是美國人,在書中對美國人的描寫較爲正面和積極。

寫作的重點在於探討正義與非正義、文化自卑和身份認同,以及法西斯獨裁和種族歧視給人類社會造成的後果。

林子軒則側重描寫了美國人在德國和日本統治下的麻木和自卑。

經過二十多年被殖民的生活,美國人習慣了被日本人統治,產生了奴化傾向。

反抗者只是少數,大部分美國人以爲日本人服務爲榮,替日本人監視和殘害自己的同胞。

這就是林子軒版本的《高堡奇人》,透着一股濃重的悲哀。

他借用了魯訊的風格,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筆調展現了美國人的日常生活。

科爾看的渾身發冷,他無法想象那是一個怎麼冷酷的世界。

美國人要學習日本文化,要奴顏婢膝的對待日本人,日本人可以隨意槍殺美國人,把屍體丟在亂葬崗裡。

他覺得寫這本小說的作者要麼心理變態,要麼就是有被害妄想症。

一般人誰會想到這種故事情節,只是從科幻小說的角度而言,這種背景設定還真是出人意料,新意十足。

書稿有十幾萬字,今天怕是看不完了,他準備帶回家繼續看。

這可是以前沒有的事情,對於新人作家的書稿,他能夠忍着看到三分之一就算不錯了。

下班之後,科爾沒有去華爾街附近的酒吧打聽金融市場的消息,而是直接返回家裡,匆匆吃了晚飯,躺在牀上繼續看小說。

這一看就到了午夜時分。

他看完小說,也弄明白了故事中的一些要點,比如那盤電影膠片。

這本小說中存在兩個世界,在現實世界中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失敗了,而在電影膠片中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勝利了。

是什麼造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科爾回憶了一下書中的情節。

似乎是因爲1933年美國當選的羅斯福總統被槍殺了,然後美國一直沒有從經濟蕭條中恢復過來,實行了保守的孤立主義政策,沒有和歐洲大陸結盟,導致歐洲大陸淪陷。

他不認識這位未來的羅斯福總統,連聽都沒有聽說過。

這可能只是作者杜撰出來的一個人物,包括丘吉爾和希特勒他都沒有印象。

此時的希特勒剛剛出獄,正處在人生的低谷。

丘吉爾被任命爲英國的財政大臣,只是這傢伙帶兵打仗還行,對金融是一竅不通,成爲了英國金融界的笑柄。

科爾只是美國的一名普通人,並不熱心政治。

而且,美國和歐洲大陸之間信息交流滯後,不像後世看看電視新聞,或者到網上搜搜就能知道各個國家發生的大事小情。

所以,他以爲這只是一本具有創意的科幻小說。

他決定明天把這本小說推薦給主編,小說的文筆雖然不怎麼樣,或者說比較差,但就憑着這個設定也有出版的機會。

文筆的話可以修改,創新值得鼓勵。

他放下書稿,關上燈,躺在牀上,準備休息。

但小說中的情節一直在他腦子裡打轉,一想起未來那種恐怖的氛圍,他就毛骨悚然。

科爾起身,來到窗前,望着窗外紐約市的萬家燈火,回想着書中這座城市被德國人統治的畫面,處處都是冒着黑煙的焚燒爐。

納粹德國爲了使人類的後代更爲健康,把所有身患疾病的人都統統處死。

他們還對猶太人和斯拉夫人施行了種族滅絕政策。

那真是一個令人絕望的世界!

科爾如此想到。

第二天,科爾來到出版社,爲《高堡奇人》這部小說寫了評語。

其中充滿了溢美之詞,他甚至認爲這本小說因爲成功描寫了未來社會的一種可能,從而成爲科幻小說的經典。

主編看到科爾的評語,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他了解科爾這個人,科爾的閱讀興趣和市場一向是背道而馳,也就是說科爾看重的書稿都是小衆圖書,受衆面不廣。

何況科幻小說更是小衆中的小衆,經典那裡有那麼容易寫出來。

主編從科爾的介紹中大概瞭解了書籍的內容,寫了未來世界日本和德國瓜分了美國,這種設定不容易被美國讀者接受。

誰願意看自己的國家被人佔領啊,讀者又沒有受虐傾向。

看來科爾還是一如既往的看重這種沒有市場潛力的圖書,或許他並不適合出版行業。

主編隨手把書稿和評語丟進垃圾桶裡,拿出科爾前幾天遞交的辭職信,在上面簽了名字。

科爾沒想到正是因爲自己的原因導致《高堡奇人》失去了一次被出版的機會。

他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沒有什麼想法,在出版社這種事情早已習以爲常,只是爲那本書的作者感到惋惜,希望其他出版社能有人看好那本書。

科爾離開了出版社,投身到了如火如荼的金融行業。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他在華爾街摸爬滾打,成功過,也失敗過,最終賺取了數百萬美元,成就了財富神話。

1929年,成爲富翁的他在午夜夢迴時突然想起幾年前看過的那本科幻小說。

據說這一年美國經濟會陷入大蕭條。

科爾抱着寧可信其有的心態把資金撤出了金融市場,從而在股市大崩盤之前脫身而出。

經歷了這次的劫後重生,他已經分不清那本書中的記載是巧合還是預言了。

這時候,他把目光轉到了紐約州州長富蘭克林羅斯福的身上,如果那本書寫的是真的,那麼這位羅斯福先生會成爲未來的美國總統。

要不要賭一把呢?

在金融市場中浮沉多年,科爾深知投資的重要性,有什麼比投資未來總統更能獲得豐厚的回報呢,就算書中寫的是假的,也值得冒險一次。

此時的富蘭克林羅斯福正在尋求州長連任,科爾帶着全部資產全力支持羅斯福。

在經濟陷入大蕭條的美國,科爾成爲羅斯福連任紐約州州長的最大助力,兩人建立了深厚的私人友誼。

三年後,羅斯福當選美國總統,科爾被媒體稱爲美國總統最信賴的那個人。

第十章 對文藝女青年的攻略第三百零五章 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第五十章 戰況升級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路向北第八十七章 一個在中國的美國女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創造社的困境第三百零九章 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第二百三十七章 生活在歷史之中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三百六十一章名士和狂士第五十三章 這是能在歷史上留名的大事第三百四十六章 白首同心在眼前第四十八章 僥倖之心第三百一十九章 動盪之年第二十三章 爲藝術而獻身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舊文學派系之間的交鋒第二十三章 爲藝術而獻身第七十四章 經典不需要續作第七十七章 《日出》第三百零七章 血色黃昏第三十七章 詩壇風波第九章 穿越流的鼻祖第三十二章 靡靡之音,席捲而來第一百三十章 未來顯赫一時的家族第三百五十三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二百六十七章 中國式英雄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一百一十九章 文名之爭第二百五十五章 等將來你就知道了第二百五十八章 你知道我在等你麼?第十三章 劣幣驅除良幣第三百六十九章 在美國第三百一十一章 這就是莫斯科第一百三十八章 什麼是新文學?第八十八章 百花齊放,良性競爭第五章 再見,康橋第二百五十四章 你究竟給多少女孩子寫過詩?第二百四十九章 電影的黃金時代第五十八章 美國第一位華人律師第二百三十一章 初爲人父第三百四十九章 穿越者就該這麼驕傲第三百二十五章 文化散文第三百六十五章這一刻,他是焦點第一百八十二章 海寧觀潮第一百八十章 文學真正的作用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舊文學派系之間的交鋒第三百章 未來已經改變第二百七十九章 鑽法律的空子第二百一十六章 在北平的是是非非第一百一十二章 中國容不下的泰戈爾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科學家和大文學家第一百零二章 《娜拉走後怎樣》第二百零二章 連女裝也不放過第二百三十三章 東西方文化的差異第一百七十六章 上海灘的一道風景第一百零三章 和完美主義者較真傷不起啊!第一百七十三章 在牯嶺第三百五十一章 甲午風雲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東大地震第二百六十六章 他要去改變世界了第三百五十八章林孟嘗第二百五十二章 一路向北第四章 陰差陽錯第三百二十四章 就從我們開始做起吧!第一百二十六章 有聲電影的時代來臨了!第七十章 一場來自南方的旋風第二百七十九章 鑽法律的空子第二百五十章 城市所承載的文化第三百七十章 一個新的時代來臨了第二百二十章 要有專業精神第一百三十九章 《新文學之我見》第七十四章 經典不需要續作第一百一十九章 文名之爭第二百一十九章 一位北漂文藝青年的人生路第二十七章 穿越時光的歌聲第八十三章 羣雄爭霸第二百四十六章 文壇是非多第一百八十三章 逼我出絕招第三百二十一章 千里姻緣一線牽第一百一十九章 文名之爭第一百四十二章 旁聽生第一百零七章 新時代的女性第一百七十八章 拒絕長大的霍爾頓第一百三十四章 那些年,我們聽過的收音機第二百八十二章 書稿的不同命運第五十八章 美國第一位華人律師第三百零二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三百一十八章 永遠不要低估一位小說家第三百零六章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第三百零四章 滾滾紅塵中,有幸遇到你第四十五章 聯手炒作第三百二十四章 就從我們開始做起吧!第二百四十七章 不是猛龍不過江第二百九十八章 又一個奠基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科學家和大文學家第八十二章 他拍的不是電影,是情懷!第二百八十八章 我愛這土地第二百四十五章 模擬計劃第六十二章 《我有一個夢想》